第4章 運城市《稷山縣》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運城市《稷山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稷山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北端,北依呂梁山,南接峨嵋嶺,汾河自東向西穿境而過,境內流長41.4千米。其國土麵積686.48平方公裡,耕地麵積57萬畝,人口約31.6萬。截至2023年10月,稷山縣下轄5個鎮、2個鄉,分彆是稷峰鎮、西社鎮、翟店鎮、清河鎮、化峪鎮、蔡村鄉、太陽鄉。以下是對稷山縣的詳細介紹:
鄉鎮簡介
- 稷峰鎮:全鎮東西長28公裡,南北寬5.2公裡,總麵積151平方公裡,擁有44個行政村,10.8萬人口,是運城市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這裡交通便利,侯西鐵路和108國道等多條交通乾線縱橫貫穿。稷峰鎮曆史悠久,3000多年前就已設村建鎮,自隋開皇十八年在此設置稷山縣治,至今1400多年縣名未改。鎮內盛產稷山板棗和優質葡萄,是全省最大的板棗生產基地、全縣最大的禽蛋生產基地。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有稷王廟、青龍寺、宋金墓等多處文物保護單位。
- 西社鎮:西社鎮東莊村是羲和故裡,是稷山古八景之一“羲陵晚照”所在地,現存有原羲和廟遺存的石碑、石獅子等文物。鎮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工業基礎相對較好,以焦化、冶金等產業為主導,是稷山縣重要的工業鎮。
- 翟店鎮:翟店鎮是稷山縣的經濟強鎮,以造紙和包裝產業聞名。鎮內擁有多個工業園區,吸引了眾多相關企業入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翟店鎮也是農業重鎮,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特色水果種植等產業也逐漸興起。
- 清河鎮:清河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這裡的小麥、玉米產量較高,同時畜牧業也有一定規模,是稷山縣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之一。鎮內民風淳樸,鄉村文化活動豐富,保留了許多傳統的民俗風情。
- 化峪鎮:全鎮共有29個行政村,8700戶,餘口人,是個半山區農業大鎮,棗糧間作麵積餘畝,養雞存欄80萬隻。化峪鎮礦產資源豐富,有石英、鉀長石等多種礦產。人文曆史悠久,是中華“華族”的發祥地,有朱元璋幼時習文演武的“八寶金禪寺”,還有列入稷山八景的“文洞飛雲”“仙掌擎月”等旅遊勝景。
- 蔡村鄉:位於稷山縣,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鄉鎮,主要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近年來,蔡村鄉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蔬菜種植、水果采摘等產業逐漸興起,同時畜牧業也有了一定發展,為當地農民增加了收入。
- 太陽鄉:由原太陽、修善兩個鄉合並而成,麵積112平方公裡,轄29個行政村,餘口人,是全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太陽鄉交通便利,西靠省道台運線,環鄉公路十字交叉。南有稷王山,是後稷教民稼穡之地,北有玉壁古城遺址,鄉駐地太陽村是五、六十年代全國衛生模範村,塢堆村是稷山縣最大的自然村,還是清末探花王文在故裡。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稷山春秋屬晉、戰國屬魏,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涼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稷山縣,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它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華農耕始祖後稷曾在此樹藝五穀、教民稼穡,開啟了華夏農耕文明的先河。這種農耕文化深深植根於稷山的土地,影響著當地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孕育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傳統技藝。
曆史人物
稷山鐘靈毓秀,人才輩出。中唐名將裴耀卿,為唐朝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元初名臣姚天福,以剛正不阿、鐵麵無私著稱,是曆史上著名的諫官。清代欽點“探花”王文在,學識淵博,文采斐然。近代國學大師姚奠中,在學術領域造詣深厚,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付出了畢生精力。此外,還有金末著名諫官陳規、明代書法家“神筆”梁綱等,他們都在不同曆史時期閃耀光芒,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必遊景點
- 稷王廟:位於稷峰鎮步行西街,是全國祭祀後稷最大的廟宇,也是我國曆代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一處專祀農耕始祖後稷的廟宇。廟宇坐北朝南,始建於元朝,現存的過亭、薑嫄殿及東西垛殿仍保留著元代建築風格。其“三絕”——精湛的石雕、奇妙的木刻、華麗的琉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大佛寺:位於縣城東北1公裡的高崖之上,始建於金代皇統二年,原名清涼院,因寺內依崖而雕的巨型土佛聞名,被譽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曆經元明清三代修繕,雖經曆了18次地震與戰火的摧殘,大佛仍巍然屹立,2013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 青龍寺:唐代古刹,坐西向東,占地約3000餘平方米,現存殿宇十八間。寺內保存有元代壁畫,內容屬水陸畫範疇,藝術價值極高,可與永樂宮壁畫相媲美,部分壁畫已在北京故宮太和殿西廡展出多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