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臨汾市《曲沃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曲沃縣,地處山西省中南部,坐標介於東經111°24''—111°37''、北緯35°33''—35°51''之間 ,是臨汾市下轄的重要縣域。它北依塔兒山(崇山)、橋山壚頂山與襄汾縣相鄰,南靠紫金山(絳山)與絳縣接壤,東和翼城縣相連,西北隔汾河與襄汾縣相望,西南和侯馬市毗連。縣域麵積437.9平方公裡,南北長29.5千米,東西寬15.4千米,雖地域麵積不大,卻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文化,素有“桐葉封唐地、三晉發端處”的美譽。截至2023年,全縣約有21萬人口,現轄5鎮2鄉,包括樂昌鎮、高顯鎮、史村鎮、曲村鎮、裡村鎮、楊談鄉、北董鄉,以及8個社區、114個行政村。

一、曆史沿革

曲沃的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其名始於西周初期。據《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成王初立時,唐地(今山西翼城、曲沃一帶)有亂,周公滅之。約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2年),“成王與其弟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於是封叔虞於唐地,此即“桐葉封唐”的由來 。公元前1020年前後,叔虞之子燮父繼位,將國號改為晉,自號晉君,在晉水入澮之處建新都,取名翼(今曲沃縣與翼城縣接壤地帶)。

西周穆王年間(約公元前10世紀),晉成侯徙都曲沃(今縣城西南1公裡處),曆經成、厲、靖、厘、獻五世。公元前811年,晉穆侯將國都遷於絳,後世稱“故絳”(今曲沃縣中東部和翼城縣西部一帶) 。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晉昭侯封其叔成師(桓叔)於曲沃,號“沃國” 。此後,曲沃曆經桓叔、莊伯、武公三世,逐漸成為晉國當時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代晉成功,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聚邑曰絳”(此“絳”在原有“絳”的基礎上擴大了範圍,今天的曲沃約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內),次年遷都於此,曆經獻、惠、懷、文、襄、靈、成7公。公元前636年,晉獻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即晉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馬東部),晉國由此拉開了稱霸150餘年的序幕 。公元前585年(簡王元年),晉景公遷都新田,亦稱絳,後世稱“新絳”(今曲沃西、侯馬東)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曲沃屬魏。

秦代,設置絳縣,曲沃屬之;西漢時,同樣設置絳縣,屬河東郡;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絳縣改為絳邑縣,仍屬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絳邑縣改為曲沃縣,屬正平郡,此後縣名曆代未改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正平郡,曲沃縣改屬絳郡,十年後徙至今樂昌鎮;唐朝時屬絳州;宋朝時屬絳州絳郡;金初屬絳州,興定初年屬晉安府;元複屬絳州,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改屬平陽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屬平陽府;清末屬河東道;中華民國時期直屬山西省;1949年屬臨汾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58年11月,撤縣並入侯馬市;1963年5月,恢複曲沃縣,縣址駐侯馬鎮,仍屬晉南專區;1970年屬臨汾地區;1971年侯馬市析出,恢複曲沃縣,縣政府駐城關,此後曲沃行政區劃無變更。

二、鄉鎮簡介

1. 樂昌鎮:作為曲沃縣政府駐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商業繁榮,基礎設施完備。鎮內有眾多曆史遺跡與現代建築相互交融,像古老的四牌樓(望母樓)就承載著深厚的孝文化,它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因形製獨特而聞名,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樂昌鎮不僅保留著曆史韻味,還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擁有大型購物中心、商業街,教育、醫療資源也較為集中,為居民和遊客提供著便捷的生活服務。

2. 高顯鎮:位於曲沃縣北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同蒲鐵路、108國道穿鎮而過。高顯鎮工業基礎較好,形成了以鋼鐵、建材等為主的產業格局,擁有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在縣域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農業發展也頗具特色,依托當地的自然條件,種植了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還發展了蔬菜種植和養殖產業,農產品供應周邊市場。

3. 史村鎮:地處曲沃縣東部,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鎮內有許多曆史遺跡,如周代遺址等,見證了曲沃悠久的曆史。史村鎮以農業為基礎,是曲沃縣的糧食主產區之一,小麥、玉米產量可觀。近年來,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種植了葡萄、草莓等水果,發展采摘園等鄉村旅遊項目,促進了農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此外,史村鎮還注重文化產業的挖掘,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傳承和弘揚當地的傳統文化。

4. 曲村鎮:位於曲沃縣城東北,其前身為六個小村,元大德年間因地震,退休高官靳用將六莊重建為一鎮。曲村鎮東與翼城天馬村相鄰,著名的曲村 - 天馬古墓葬遺址便在此處,遺址麵積近11平方千米,有周代墓葬800座,晉國諸侯及夫人墓葬19座,發掘各類珍貴文物餘件 ,是研究晉國曆史的重要考古發現。村內還有大悲院等古建築,大悲院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是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