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晉中市《和順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山西省的東部,太行山中段,有一座寧靜而充滿魅力的縣城——和順。和順縣總麵積達2250平方公裡,是晉中市版圖最大的一個縣。全縣轄5鎮3鄉1城區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76個行政村 ,不同的鄉鎮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和順豐富的地域風貌。

鄉鎮簡介

- 義興鎮:作為縣政府駐地,義興鎮是和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省道董榆線橫穿東西,207國道縱貫南北,是連接和順與外界的重要樞紐。鎮上人口密集,商業繁榮,高樓大廈與古樸街巷相互交織。漫步在義興鎮的街頭,既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便捷,又能尋覓到曆史的痕跡。街邊的小店琳琅滿目,傳統的手工藝品與現代的商品在這裡和諧共處,展現出獨特的生活氣息。

- 李陽鎮:李陽鎮位於和順縣北部,是一個以工業和農業共同發展的鄉鎮。它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工業發展頗具規模,為當地經濟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李陽鎮的農業也獨具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這裡的自然風光也毫不遜色,山巒起伏,綠樹成蔭,山間的溪流清澈見底。值得一提的是,李陽鎮還是石勒的故裡,石勒這位在西晉後期十六國時後趙的開基者,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濃厚的曆史底蘊。

- 鬆煙鎮:地處和順縣東南部的鬆煙鎮,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是一個天然的綠色氧吧。鬆煙鎮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這裡的傳統村落保存完好,古民居錯落有致,展現著古樸的建築風格。每年舉辦的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體驗。此外,鬆煙鎮還盛產優質茶葉,茶香四溢,聲名遠揚。

- 青城鎮:青城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有許多曆史遺跡和傳統建築,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鎮內的前虎峪村是戶部尚書王佐的故鄉,王佐一生耿介忠直,在朝為官功勳卓著,他的故事在這裡代代相傳。青城鎮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山水相依,景色秀麗,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 橫嶺鎮:橫嶺鎮位於和順縣西部,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它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農作物種植廣泛,尤其是特色農產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橫嶺鎮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也有一定儲量。這裡的鄉村生活寧靜祥和,田野間麥浪翻滾,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

- 平鬆鄉:平鬆鄉自然風光旖旎,有許多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境內的合山村東南50米處的臥虎崗下,坐落著著名的懿濟聖母廟。這座廟宇曆史悠久,據重修碑記載“宋朝建至,宋金兵劫火焚之餘”,元代重修,曆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現聖母殿仍呈柔和絢麗的宋代建築風格,元代斜梁彎材的建造特點。平鬆鄉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漸興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

- 馬坊鄉:馬坊鄉地理位置獨特,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相傳戰國時的軍事家樂毅曾隱姓埋名,隱居於此,現在馬坊鄉有樂毅村,村後的樂毅廟遺跡猶存。這裡的自然風光原始而壯美,山巒連綿,森林茂密,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馬坊鄉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民俗文化,當地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

- 喂馬鄉:喂馬鄉有著獨特的曆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鄉內的東喂馬村西有一座榮華寺,唐代創建,明代重修,曆代均有修葺。主體建築為長方形四合院,東有禪院,占地麵積700平方米,有殿堂禪舍30餘間。正殿內3尊石雕佛像立於蓮台,通高5.22米,唇厚、目長、鼻高、頤豐,一掌朝上,一手複下,頗有雄壯氣魄,為北魏所塑。喂馬鄉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每逢節日,村民們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熱鬨非凡。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和順曆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春秋時期,那時它名為蓋與,為晉大夫梁餘子養封邑。戰國時期,這裡改名閼與,先屬韓,後屬趙,隸上黨郡。秦王政十一年(前236),成為秦國領地,仍屬上黨郡。西漢時,為上黨郡沾縣、涅氏二縣地;東漢為涅縣之閼與聚。

北魏孝昌二年(526),閼與改名為樂平縣,屬樂平郡;北齊更名為梁榆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590)改為和順縣,因縣東北有古和順城得名,此後縣名一直沿用至今。唐武德三年(620),又分置義興縣,與和順縣同屬遼州;平城改屬榆州。武德六年(623),廢義興縣並入和順縣,仍屬遼州。

北宋熙寧七年(1074),廢遼州,平城、和順2縣入遼山縣;元佑元年(1086)複置2縣,仍屬遼州。金貞元二年(1154)廢平城縣;貞佑四年(1216)於平城故治置儀城縣,屬遼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廢儀城縣,並入和順縣,屬晉寧路遼州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