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朔州市《山陰縣》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朔州市《山陰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山陰縣位於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中心位置,是雁門關外第一縣,全縣總麵積1651平方公裡 ,轄5鎮7鄉,包含玉井鎮、北周莊鎮、古城鎮、岱嶽鎮、廣武鎮、吳馬營鄉、馬營鄉、下喇叭鄉、合盛堡鄉、安榮鄉、薛圐圙鄉、馬營莊鄉,共計197個行政村和10個社區,總人口約25萬人。桑乾河貫穿全境,不僅為這片土地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也孕育了獨特的文化和生態環境。
一、各鄉鎮簡介
(一)玉井鎮
玉井鎮政府駐玉井村,下轄18個行政村。這裡地勢較為複雜,多山地和丘陵,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開采在經濟中占據一定比重。當地農業以種植玉米、小雜糧等耐旱作物為主,畜牧業也有一定發展,村民養殖牛羊等家畜,依托山地的草場資源,形成了獨特的農牧結合發展模式。境內自然風光優美,有一些未被過度開發的自然景觀,如蜿蜒的山間小道、清澈的溪流,吸引著一些戶外探險愛好者前來。
(二)北周莊鎮
北周莊鎮轄18個行政村。地處平原地帶,交通便利,多條公路穿鎮而過,這使其在物流運輸和商業貿易方麵具有優勢。農業以種植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為主,灌溉條件良好,是山陰縣重要的蔬菜種植基地之一。鎮內工業也有一定規模,有一些小型加工廠,涉及農產品加工、建材等領域,吸納了部分當地勞動力就業,推動了鄉鎮經濟的發展。
(三)古城鎮
古城鎮政府駐古城村,有21個行政村。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古城”之名由來已久,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這裡是傳統的農業大鎮,土地肥沃,主要種植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同時奶牛養殖業發達,是“北方奶都”山陰縣的重要奶源供應地之一。鎮內有一些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和傳統民居,反映了當地的曆史風貌和建築特色。
(四)岱嶽鎮
作為山陰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岱嶽鎮轄23個行政村和10個城市社區。基礎設施完善,教育、醫療、商業等資源豐富。有現代化的學校、醫院,還有繁華的商業街和購物中心,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交通樞紐地位顯著,多條鐵路、公路在此交彙,方便了人員和物資的流動。城市建設不斷推進,高樓大廈林立,同時也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建有多個公園和休閒廣場。
(五)廣武鎮
廣武鎮地處恒山山脈翠微山腳下,南依代縣,西臨朔城區,東與應縣毗鄰,屬雁門關農牧交錯帶核心區,全鎮轄24個行政村 。區域麵積218平方公裡,基本農田麵積12.6萬畝,主要以玉米、小雜糧、蔬菜種植為主。全鎮共有現代化奶牛養殖園區21家,奶牛存欄1.5萬頭,是天然宜農宜牧的純農業鄉鎮。坐擁明長城、漢墓群、舊廣古城三大國寶,旅遊資源豐富,依托這些資源,當地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按照打造靈秀古城、建設新韻山陰的總體目標,依據南部康養文旅度假區的精準定位,依托一園一路雙城三區總體布局,古色文旅發展之路走得又快又穩。
(六)吳馬營鄉
吳馬營鄉政府駐吳馬營村,轄12個行政村。位於山區,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較高,有豐富的林業資源。農業生產以小雜糧種植和畜牧業為主,由於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所產的小雜糧品質優良,口感獨特。當地的畜牧業以放養牛羊為主,肉質鮮美。此外,鄉內還有一些小型的農產品加工作坊,將本地的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七)馬營鄉
馬營鄉的自然環境多樣,既有山地,也有部分平坦的河穀地帶。農業以種植玉米、豆類等作物為主,河穀地區灌溉便利,農作物產量穩定。鄉內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有煤炭、石灰石等,礦產開采和加工在經濟中占有一定比例。同時,馬營鄉還注重生態保護,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開展植樹造林等生態建設活動,努力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八)下喇叭鄉
下喇叭鄉地勢起伏較大,多山地和丘陵。由於地形限製,交通相對不便,但也因此保留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艱苦,主要種植一些適應山區環境的農作物,如土豆、穀子等。當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有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和傳統節日,如民間剪紙、社火表演等,體現了當地人民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
(九)合盛堡鄉
合盛堡鄉轄12個行政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山陰縣的糧食主產區之一,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設施農業發展迅速,建起了許多蔬菜大棚,種植各類反季節蔬菜,供應周邊市場。此外,鄉內的養殖業也有一定規模,以養豬、養羊為主,形成了種植與養殖相互促進的農業發展模式。
(十)安榮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