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滄州市《海興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探秘海興縣:渤海之濱的多彩畫卷

在河北省東南部,渤海灣西岸,有一座充滿魅力的小城——海興縣。海興縣總麵積868平方公裡 ,它北依京津,南接齊魯,處於環渤海經濟帶和京津冀都市圈內,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彆樣的風采。

海興縣現轄5個鎮、2個鄉,還有3個國營農場以及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197個行政村 ,人口約23萬 。讓我們走進這些鄉鎮,領略它們各自的獨特魅力。

- 蘇基鎮:作為海興縣的縣城駐地,蘇基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熱鬨的集市、繁華的商業街,處處彰顯著縣城的活力。街道上車水馬龍,店鋪琳琅滿目,從日常生活用品到特色手工藝品,應有儘有。鎮內不僅有現代化的商場和超市,還有傳統的農貿市場,清晨,新鮮的蔬菜、水果擺滿攤位,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 辛集鎮:辛集鎮曆史悠久,在過去,它曾是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如今依然保留著那份繁榮的商業氛圍。這裡的漁業和魚粉產業尤為發達,辛集鎮的魚子魚粉產業年銷全國20餘品種,有著“海興魚粉走天下”的美譽 。走在辛集鎮的街道上,能看到許多魚粉加工廠,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魚鮮味。除了魚粉,這裡的海鮮產品也十分豐富,新鮮的魚蝦、貝類等海產品,每天清晨從漁港運往各地,為人們帶來大海的饋贈。

- 高灣鎮:高灣鎮以其特色農業而聞名。鎮內擁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種植著各種農作物,其中冬棗是高灣鎮的一大特色。4萬畝冬棗林在秋日裡綴滿了“紅寶石”般的果實,這些冬棗酥脆甘甜,營養豐富,被譽為“活維生素丸” 。每到收獲季節,棗農們忙碌在棗林間,歡聲笑語回蕩在田野上空。遊客們也紛紛前來體驗采摘的樂趣,品嘗新鮮的冬棗,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

- 趙毛陶鎮:趙毛陶鎮有著獨特的鄉村風光和豐富的民俗文化。這裡的村莊錯落有致,田野一望無際,是典型的北方鄉村景象。在民俗方麵,趙毛陶鎮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習俗,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表演、元宵節的花燈會等。村民們身著盛裝,齊聚一堂,共同慶祝節日,熱鬨非凡。此外,趙毛陶鎮的傳統手工藝也彆具特色,如剪紙、刺繡等,這些手工藝品精美絕倫,充滿了濃鬱的鄉土氣息。

- 張會亭鎮:張會亭鎮的工業發展較為突出,尤其是管道裝備製造業,是該鎮的支柱產業之一 。鎮內有多家規模較大的管道裝備製造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優良,遠銷國內外。在工業發展的同時,張會亭鎮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鎮內的工業園區規劃合理,綠化麵積充足,現代化的廠房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得益彰。

- 香坊鄉:香坊鄉地處九河下梢,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它東南與山東鄉鎮隔河相望,西接辛集鎮,北靠大口河鹽場,距海興縣城20多公裡,距黃驊港僅十公裡 。香坊鄉曆史悠久,清朝末期屬於海豐縣北區,1984年改成香坊鄉,1995年朱王鄉並入 。全鄉麵積65.2平方公裡,下轄19個行政村,大約人口2.1萬人 。這裡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荒窪地、濕地與灘塗 。海豐村是純漁民村,傳承著濃厚的漁業文化,漁民們出海捕魚的場景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此外,香坊鄉交通便利,沿海武港364省道穿鄉而過,建成的沿海高速進一步提升了交通優勢,借助黃驊大港,成為投資熱門地 。產業多元化,特色種植、畜牧水產養殖、船舶修造、漁網加工、勞務輸出等蓬勃發展,基層電子年創產值1.2億元 。在美麗鄉村建設上,自2013年起,香坊鄉投入6400餘萬元,開展環境整治,成為海興縣首個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的鄉鎮,營造了適宜居住、適宜創業的好環境。

- 小山鄉:小山鄉因境內的小山而得名,小山是滄州境內唯一的一座山,形成於2 - 3萬年前的火山噴發 ,被列入省級文化遺跡自然保護區 。這裡擁有獨特的火山地質景觀,山體由六層火山碎屑構成,頂部棕紅砂礫記錄著遠古噴發的熾烈 。山間古井如甘露寶瓶神秘莫測,如今這裡化身地質公園,漢闕門、木質棧道與迷宮般的古隧道成為探險愛好者的樂園 。小山鄉不僅自然風光獨特,還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古老的傳說和故事在這裡代代相傳。

海興縣的曆史沿革充滿了歲月的痕跡。1965年,它析河北省鹽山縣、黃驊縣部分公社、生產大隊及1964年由山東無棣縣劃入河北區域置海興縣,取“靠海而興”之意得名 。在這之前,今海興轄地分屬鹽山二區(舊城)、四區(羊二莊)、五區(高灣)、六區(崔口)及無棣縣辛集區、埕口區;也曾分屬鹽山縣六區(高灣)、七區(趙毛陶),無棣縣四、五區及黃驊縣二、三區 。1961年6月恢複滄州地區,1965年3月27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海興縣,6月26日海興縣在小山正式建立,以原屬鹽山、黃驊2個縣各一部分行政區域及由鹽山縣暫時管轄的區域為海興縣行政區 。具體包括原屬鹽山縣的趙毛陶、蘇基、郭橋、高灣4個公社及明泊窪、新生、鹽山縣農場(農場所屬劉武莊、東和樂莊、西和樂莊仍歸鹽山縣,鹽山縣農場同時改稱海興縣農場)和崔家口公社四女寺減河左岸的豆腐營等16個村,計104個村;原屬黃驊縣的丁村公社和楊莊公社的盤窪村,計25個自然村 。以上共計13個公社、3個農場,180個自然村為海興縣行政區域,縣政府駐地初擬定小山,後確定駐蘇基 。1993年6月1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滄州地區,海興縣歸滄州市管轄 。在曆史的長河中,海興縣不斷發展變遷,融合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脈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