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張家口市《赤城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赤城縣,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地處河北省西北部,處於東經115°25′18″~116°27′33″、北緯40°30′37″~41°23′26″之間。它東鄰承德,北靠壩上,南與北京山水相依,縣域麵積達5273平方千米 ,在張家口市麵積排名第一,在河北省位列第四。截至目前,赤城縣轄9個鄉、9個鎮,440個行政村,1318個自然村,戶籍總人口29.3萬人,常住人口19.8萬人(“七普”數據),其中農業人口23.6萬人。

赤城縣地勢西北高、東西低,處於冀北山區,白河上遊,屬於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中溫帶亞乾旱區。這裡春秋季乾旱少雨,晝夜溫差較大;夏季溫暖濕潤,降水集中;冬季天氣寒冷漫長,乾燥、晴朗且少雪。

一、鄉鎮概況

(一)赤城鎮

赤城鎮作為赤城縣政府駐地,位於赤城縣西南部。其東與龍門所鎮接壤,東南和樣田鄉相鄰,南連雕鶚鎮,西挽炮梁鄉,西北與鎮寧堡鄉相連,北靠雲州鄉。這裡是赤城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商業繁榮,集中了眾多的行政機構、學校、醫院和商業設施。鎮內既有現代化的建築,也保留了一些具有曆史韻味的老街巷,見證著赤城的發展變遷。

(二)龍關鎮

龍關鎮曆史極為悠久,可追溯到黃帝時期,曾是古縉雲氏的居住地。唐以前名為鬥辟縣,唐長慶二年屬新州並置龍門縣,因境北有龍門峽而得名。遼時增置望雲縣,明改望雲縣為龍門衛,成為軍事防禦重地。清康熙三十二年改龍門衛為龍門縣,1914年龍門縣改名為龍關縣,龍關之名沿用至今。1952年龍關縣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專區,1958年12月撤銷赤城縣並入龍關縣,1960年5月又將龍關縣改稱赤城縣。坐落在龍關鎮中心的重光塔,始建於唐代,原為華嚴寺的一部分,毀於元末。明正統十四年重建寺院,並改名普濟寺,同時重修該塔,取“收複塞北山河重光”之意,改名重光塔。如今的龍關鎮,在保留曆史文化遺跡的同時,也在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是赤城縣重要的經濟鄉鎮之一。

(三)獨石口鎮

獨石口鎮是曆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位於赤城縣北部。它地理位置重要,處於交通要道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鎮內保存有部分長城遺跡和古代軍事設施,見證了往昔的戰火硝煙。如今,獨石口鎮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發展畜牧業和旅遊業。這裡的草原風光優美,每年夏季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體驗草原風情,感受曆史與自然的交融。

(四)其他鄉鎮特色

雕鶚鎮以農業種植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其農產品品質優良,部分產品還遠銷外地;龍門所鎮則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傳統的廟會、民間藝術表演等活動在這裡十分盛行;白草鎮位於赤城縣東北部,畜牧業較為發達,同時憑借其獨特的山區風光,逐漸發展起生態旅遊產業;東卯鎮與北京接壤,借助地緣優勢,在商貿往來和生態旅遊方麵發展迅速,成為赤城縣與北京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大海陀鄉因大海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聞名,這裡生態環境優美,是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和自然生態愛好者的天堂;後城鎮以其壯觀的四十裡長嵯等自然景觀吸引遊客,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文旅融合發展之路;馬營鄉地處赤城縣西北部,東鄰雲州鄉,南接鎮寧堡鄉,西與崇禮區交界,北靠沽源縣,區域總麵積315.22平方千米,在農業種植和特色養殖方麵有著自身的產業特色;鎮寧堡鄉則在曆史文化傳承和生態保護方麵做出積極努力,致力於打造寧靜、和諧的鄉村環境。

二、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赤城縣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這片土地上便有人類活動。考古發現,境內曾出現紅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燕文化、漢文化等不同文化類型,反映了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變遷和文化特征。

西漢時,這裡設置女祁縣,治所在今雕鶚村,並駐東部都尉。北魏設立禦夷鎮,唐置龍門縣,遼置望雲縣,元升雲州,當時這裡是大都至上都的皇家禦道。明朝時期,赤城縣軍事設施眾多,設衛、所、堡,軍事設施居宣府之首,是京畿屏蔽,縣境內設2衛3所30堡,明長城現存285公裡 ,敵樓、戰台、烽堠近千座,常駐守軍萬餘。清朝時改衛為縣並置獨石理事廳,與張家口齊名,康熙帝經此三征葛爾丹,留下諸多詩篇和動人傳說。

民國初期,赤城縣屬直隸口北道,後屬察哈爾省。解放戰爭時期,曾分為赤南縣和赤北縣兩個解放區,1948年4月赤城縣城解放,1949年9月恢複原名赤城縣,1952年以後一直隸屬於河北省。赤城縣在曆史上一直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交融地,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文化交流與碰撞的前沿,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這裡的民間藝術、傳統習俗、建築風格等都蘊含著不同民族文化的元素,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