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保定市《容城縣》,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探秘容城:雄安之畔的千年古縣

在華北平原的腹心地帶,有一座承載著悠久曆史與深厚文化的小城——保定市容城縣。它地處京津冀的核心區域,是雄安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容城縣縣域麵積314平方公裡 ,雖地域不大,卻轄有5鎮3鄉,分彆是容城鎮、小裡鎮、南張鎮、大河鎮、晾馬台鎮、八於鄉、賈光鄉、平王鄉,127個行政村 。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歲月的痕跡,每一個鄉鎮都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一、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容城曆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千年古縣”的美譽。早在7000餘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便已有先民穩定居住。從境內發現的上坡新石器時期“磁山文化”“龍山文化”遺址,足以推斷出當時這裡的人類活動已頗具規模,逐漸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古村落。

自秦置縣以來,容城開始在華夏曆史舞台上嶄露頭角,初名“桑丘”或“宜家”,屬上穀郡。西漢時期,漢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設容城侯國 ,此後,容城的行政歸屬曆經多次變遷。在漫長的歲月中,容城始終處於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交融地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質。

唐朝時期,容城縣時廢時置,但治所不變,仍在容城北部的城子村。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複罷上穀郡改為易州,容城縣隸屬河北道易州,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改容城隸雄州。五代十國時期,容城先後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政權。

宋朝時期,容城屬雄州。宋遼時期,此地為宋遼對峙的前沿地帶,軍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留下了許多關於宋遼戰爭與和平交往的曆史故事和遺跡。元朝時期,容城屬保定路。明清時期,容城屬保定府,在這一時期,容城的經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湧現出許多仁人誌士和文化名人,“容城三賢”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容城三賢”指的是元代學者劉因、明朝諫臣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劉因天資聰穎,飽讀詩書,受家學影響,對孔孟之道情有獨鐘,年少時便作“鴻鵠淩雲誌,燕雀安能知”以明其誌。他一生著作頗豐,文學方麵有《靜修集》傳世,收入各體詩詞八百餘首,在元初詩壇獨樹一幟。楊繼盛自幼勤奮好學,雖家境貧寒卻誌向堅定,嘉靖年間以科舉入仕途,官至兵部員外郎。他為人剛正不阿,疾惡如仇,不畏權貴,因冒死彈劾奸相嚴嵩而被譽為“明代第一直臣”,其“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精神激勵著無數後人。孫奇逢生於官宦世家,常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一生經曆豐富,前期以膽識才略著稱,在亂世中挺身而出,組織地方武裝保衛鄉裡;晚年則專注於治學立說,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儒學大家,培養了眾多優秀的學子,對後世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民國時期,1913年屬範陽道,1928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同時廢道,容城直隸屬河北省。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容城人民積極投身抗日鬥爭,這片土地成為冀中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狼牙山五壯士中的胡德林、胡福才就出生於容城,他們在反抗日寇侵略的戰鬥中,英勇無畏,寧死不屈,用生命譜寫了壯麗的篇章,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容城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為了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奮鬥。

1948年秋,中共容城縣委、容城縣民主政府正式建立。新中國成立後,容城縣的行政區劃也經曆了一些調整。1958年底並入徐水縣,1962年5月複置容城縣 。1982年1月,成立容城縣人民政府,屬河北省保定市領導 。2017年4月,隨著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容城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所在地和眾多央企、國企及重大項目疏解落地的聚集地。

二、各鄉鎮簡介

(一)容城鎮

容城鎮作為容城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縣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交通便利,多條公路在此交彙,使得容城鎮與周邊鄉鎮以及外界的聯係緊密。這裡商業繁榮,擁有多個大型商場、超市和商業街,滿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容城鎮的教育資源也較為豐富,有多所中小學,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文化方麵,容城鎮保存著一些曆史遺跡和傳統建築,如古老的街道和民居,這些建築風格獨特,承載著容城的曆史記憶。同時,鎮上還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民俗表演、書畫展覽等,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小裡鎮

小裡鎮位於容城縣西南,距離縣城9千米,南與安新縣三台鎮接壤,西與徐水區崔莊鎮為鄰,東接容城鎮,北連南張鎮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28千米,總麵積35平方千米 。這裡的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農作物為主,蔬菜種植也頗具規模,大白菜、白蘿卜、黃瓜、西紅柿、大蔥、韭菜等都是當地常見的蔬菜品種。畜牧業則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工業方麵,鄉鎮企業涵蓋服裝、食品加工、洗毛毛、紡梳絨、運輸、建築等多個行業,鎮內的王村化纖布市場頗具規模,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小裡鎮交通便利,徐水、安新、容城、小裡等公路在此交彙,為貨物運輸和人員往來提供了便利條件。鎮內的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事業也發展良好,有幼兒園、小學、初中等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門診部(所)能夠滿足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鎮文化站、村級文化站和各類圖書室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境內的燕長城遺址位於黑龍口村,作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見證了燕趙兩國的曆史分界線,具有較高的曆史文化價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