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唐山市《遵化市》
學海無涯樂作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唐山市《遵化市》,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學海無涯樂作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探尋曆史與自然交織的多元之城
遵化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燕山南麓,由唐山市代管,總麵積達1521平方千米。這裡不僅地理位置優越,北倚長城,西顧北京,南臨津唐,東通遼沈,處於京津唐承秦腹地,素有“畿東第一城”的稱號;還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曆經數千年歲月沉澱,見證了無數的興衰變遷。如今,遵化市下轄13個鎮、9個鄉、3個民族鄉 ,各個鄉鎮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遵化豐富多彩的地域風貌。
曆史沿革與文化脈絡
遵化的曆史可追溯到久遠的年代,早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創造文明,丁各莊古人類遺址便是那段曆史的見證。商朝時期的箕國、春秋時期的無終國、戰國時期的燕國,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人類生產生活的痕跡。
公元前221年的秦朝,遵化屬右北平郡的俊靡縣,開始有了縣治。西漢時,這裡設有徐無縣和俊靡縣,西晉時徐無縣為北平郡治,不過到北齊時被廢除,俊靡縣則在東晉時被廢。
“遵化”之名始於五代後唐,從玉田縣分出設遵化縣,隸屬薊州,其含義為“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此後,遵化的行政歸屬曆經多次變化。遼重熙年間在縣置景州清安軍;宋宣和五年金國將薊州等6個州還宋,遵化隨之歸宋,宋改名灤川郡 ,靖康元年北宋亡於金,遵化又屬金中都薊州;元代時隸屬大都路薊州;明代隸屬京師順天府薊州。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建清東陵,遵化升為遵化州,領豐潤縣;乾隆八年(1743年)升為直隸州,統領玉田、豐潤兩縣,隸屬直隸布政使司,由通永道分轄,成為區域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中華民國2年(1913年),廢州府,遵化改為縣,隸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17年改為河北省屬縣。抗戰時期,縣境被分成幾塊,分屬於豐玉遵、遷遵興、薊遵興等聯合縣;抗戰勝利後,各聯合縣撤銷,仍為遵化縣;1948年劃為冀東區行署直屬縣。
新中國成立後,遵化屬河北省唐山專署;1983年撤唐山地區,遵化劃為唐山市管縣;1992年設立遵化市(縣級市),由唐山市代管;2005年遵化市成為擴權縣(省轄縣級市) ,從此踏上快速發展的新征程。
各鄉鎮風貌與特色
遵化鎮
遵化鎮作為市政府駐地,是遵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便利,商貿繁榮。這裡集中了眾多現代化建築和商業設施,展現著遵化的現代氣息。同時,遵化鎮也保留了一些曆史遺跡,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堡子店鎮
堡子店鎮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鎮內有多處曆史建築和古跡,見證了歲月的變遷。當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傳統的民間藝術如剪紙、皮影戲等在這裡代代相傳。堡子店鎮還是重要的農業產區,農產品豐富多樣,品質優良。
馬蘭峪鎮
馬蘭峪鎮地理位置獨特,西、北、東三麵環山,北靠明長城、東臨上關湖風景區,馬蘭河穿村而過,西鄰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清東陵。全鎮均為滿族,2012年被評為省級曆史文化名村,2017年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在這裡,古老的城牆、影壁、古井與新修建的“八旗文化廣場”相互映襯,村四周近千米的圍牆、古門樓、影壁、照壁、古井等保存完好,村北還有教軍場、點將台、東西營等曆史遺跡,遊客可以深入體驗滿族皇家特色文化。
平安城鎮
平安城鎮以其平安祥和的氛圍而得名,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鄉鎮。這裡的居民以農業和小型工商業為生,生活節奏相對緩慢。鎮內有一些傳統的集市,每逢集日,熱鬨非凡,各種農產品、手工藝品琳琅滿目。
東新莊鎮
東新莊鎮是農業與工業協同發展的鄉鎮。農業方麵,特色農產品種植頗具規模;工業上,一些小型工廠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同時,東新莊鎮注重生態環境建設,村莊周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
新店子鎮
新店子鎮的沙石峪村遠近聞名,這裡有著悠久的紅色文化基因,是生態村。20世紀60年代,周總理先後兩次陪外賓到沙石峪參觀視察,給予很高讚譽,沙石峪陳列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如今,遊客來到沙石峪村,不僅能感受當年的愚公移山精神,還能在風光旖旎的公路兩側采風拍照,體驗鄉村旅遊的樂趣。
黨峪鎮
黨峪鎮自然資源豐富,山巒起伏,森林覆蓋率較高。這裡盛產各種水果,如蘋果、桃子等,每到收獲季節,漫山遍野果香四溢。黨峪鎮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采摘,體驗田園生活。
地北頭鎮
地北頭鎮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吸引著遊客。鎮內有一些古老的村落,建築風格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當地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如傳統的廟會等,充滿了鄉土氣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華夏攬勝:走遍神州總攻略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