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開會中途休息,隱隱出現派係,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江南山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劉伯瘟的‘滿臉溫和’以及‘好心相勸’,讓那個聲稱要求死的大戶渾身泛寒。

偏偏周縣尉立馬配合,笑嘻嘻的補充起來,道:“這種汙濁之家,全家私通亂倫,本官身為涇縣縣尉,豈能不予以整治肅清?所以為了保住涇縣的清良名聲,本官無奈隻能把你們全家都搞死。”

玩惡的,明著來!

想用求死嚇唬我倆,借以索要‘賣糧’款項,媽了個巴子的,我們賒賬的時候就沒打算給。

既然膽敢求死,那就全家都死。

我倆專門想出了一個說法,你們一家人需要整整齊齊,畢竟黃泉路上比較遠,全家奔赴才能照顧嘛。

不得不說,惡人自有惡人磨。

涇縣這十七家大戶,其實也都是惡人,如果不是幾十年上百年的盤剝,年年月月吸取老百姓的血,怎麼可能積攢到糧倉萬石,甚至倉裡的穀子發黴爛掉。

然而即便倉裡的穀子爛掉,這些大戶也不願意接濟貧苦,反而趁著災荒年月下狠手,逼著百姓們賣田賣地給他們家。

一畝田地價值十兩,他們買的時候隻給幾十文……

甚至幾十文都不給,因為要抵充高利貸。

盤剝的方式很輕鬆,災荒年月放貸而已,老百姓青黃不接的時候借錢度日,大戶們放錢的時候已經盯著地……

如此經過幾十年的盤剝和作惡,整個涇縣幾乎全是十七家大戶的地。

無論荒山,無論荒地,上至良田,下至菜園,凡是能種能收的地方,凡是能灑下種子的地方。全都屬於十七家大戶,涇縣百姓早已無田。

這種土地兼並的情況,在古代王朝末年很常見,天下各地都是如此,不止涇縣大戶這麼乾。

反正大家都在惡,都吸老百姓的血,吸血而自肥,何樂而不為。

唯一讓十七家大戶倒黴的,是他們盤剝的地方處於涇縣,而涇縣某位秀才為了籌糧,動用了縣令和縣丞兩位嶽父。

這兩位嶽父都是官,自古官字兩張口,問你家買糧食你敢不賣嗎?賣的時候打個白條沒問題吧?

至於後續的付款時間麼……

兩個擅長賴賬的惡棍負責談。

惡人自有惡人磨,十七家大戶躲不掉。

……

宋老生的第一項解說,糧食的開支讓人震驚,然而大家更震驚的是,這麼多糧食竟然弄來了。

不服不行!

這是本事!

隻不過……

這種籌糧的辦法還能用多久呢?

大家不免有些憂心忡忡,再大的大戶也扛不住這麼造啊,涇縣終歸隻是個小縣而已,全縣大戶總共隻有十七家。

恰好這時候楊一笑宣布,開會中途大家休息一番,可以不用嚴肅,相互閒聊商談。

閒聊?

大家沒興趣!

但是對於事務商討,人人都顯得熱衷。

既然是宣布中途休息,那麼就不屬於正式開會,這時候即便旁聽之人也能開口,問一些自認為可以表現自己的問題。

比如,顧老六這個貨。

顧老六的性子最為焦躁,忍不住衝著唐縣令開口,急急問道:“唐老叔,縣裡那些大戶還能活下去嗎?你們這麼狠的盤剝他們,我估計他們快要破家了吧?”

對於他的這個問題,唐青雲隻是淡淡一笑。

很明顯,沒興趣回答。

畢竟這問題問的實在太膚淺了,堂堂縣令如果回答豈不也顯得膚淺,所以唐青雲隻是淡笑,假裝沒有聽到這個詢問。

偏偏顧老六是個二貨,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毛病,這貨發現唐縣令不搭理他,於是又眼巴巴看向王縣丞:“喂喂喂,王老叔,要不您跟我說一說,那些大戶還能不能撐住?”

結果王縣丞也是滿臉笑眯眯,根本沒有搭理這個二貨的意思。

顧老六頓時怒了,忍不住大聲叫囂,道:“拿我不當回事嗎?信不信我當場翻臉……”

可惜翻臉還沒來得及翻,腦門上猛然被人抽了一巴掌,隻見顧老大滿臉怒容,厲聲嗬斥道:“想死不成,敢跟長輩這麼說話,從現在開始你再敢吭聲,休怪哥哥我大耳刮子抽死你。”

顧老六滿臉不服,猛然仰頭‘吱’的一聲,得意挑釁道:“我沒吭聲,我是吱聲,大哥你能把我咋樣,你沒說吱聲也會打。”

對於這個貨的性子,眾人全都沒有辦法,無奈翻個白眼,人人不予搭理。

唯獨劉伯瘟比較奇怪,似乎十分袒護顧老六,竟然主動開口,解釋剛才的問題。

“老六兄弟,你聽我說,涇縣這十七家大戶的家業,可比你想象的還要豐厚許多。”

“這麼跟你說吧,你聽過一個詞麼,縣之豪紳,糧倉萬石,形容的就是這種縣級大戶,每一家都擁有萬石的糧倉。”

“而所謂的萬石,其實隻是個代指,既可以是一萬石,也可以是十萬石,對不對?”

劉伯瘟的解釋很通透,明顯是為了照顧顧老六能聽懂。

果然那貨色聽了之後立馬狂喜,眼珠子幾乎都開始往外冒光,興奮道:“照你這麼說,還能繼續刮?每家都有幾萬石的糧倉,咱們明年的糧食仍有來路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