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苟樹的李狂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5章 歸墟故地·燼語重構日冕,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喜歡苟樹的李狂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躍遷通道內的顛簸終於緩緩平息,那狂暴的流光也逐漸褪去。舷窗外不再是廣袤無垠、星光璀璨的宇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痛心疾首的“殘骸墳場”。

曾經那顆美麗的藍色家園,已徹底不複往昔模樣。地球,如今隻剩下一具被巨大晶化結構無情貫穿的殘骸,仿若一顆破碎的玻璃球,散落於宇宙之間。環繞在它周圍的,不再是那皎潔明亮的月球,而是一塊塊被晶化病侵蝕得徹徹底底的巨大碎塊,呈現出詭異的幽藍光澤,仿佛在訴說著末日的悲涼。火星、金星……內太陽係的諸多行星大多難逃厄運,像是被一隻冰冷且無情的巨手肆意捏碎後又隨意丟棄。目光投向更遠處,木星那標誌性的大紅斑區域,此刻已赫然變為一個緩緩旋轉的巨大漩渦,由無數晶化六棱錐堆砌而成,恰似一隻通往深淵的恐怖巨眼,正冷冷凝視著這片死寂的世界。

“太陽係……我們的家園……”蘇允禾忍不住捂住嘴,淚水潸然滑落。儘管眾人早已從情報中得知太陽係遭受深淵侵蝕的噩耗,但親眼目睹這末日般的淒慘景象,那股衝擊力依舊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撕裂著每個人的心臟。艦橋內,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死一般的寂靜沉重地彌漫開來。

“警報解除?不……是信號被屏蔽了!”金雪莉的聲音打破了這份令人窒息的沉寂,話語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驚惶,“太陽係內部存在著一股極其強大的能量乾擾場,所有外部探測信號都被無情地扭曲或吸收!我們就像是……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靜默領域’!”

此時,智庫的界麵劇烈閃爍著,艱難地投射出一係列分析結果:

環境分析:

- 空間結構異常: 太陽係空間曲率被未知力量強行固化,常規躍遷通道無法建立(逃生路徑封鎖)。

- 能量場特性: “淵寂晶化輻射”濃度極高,物質晶化速度是外太空的百倍以上。護盾能量消耗激增300%。

- 乾擾源定位: 核心乾擾源位於木星晶化漩渦(大紅斑轉化區)及地球殘骸核心。

- 伏羲信號: 檢測到微弱但獨特的伏羲文明能量特征,源頭……指向水星軌道附近。

“這裡是伏羲預設的‘最終戰場’,同時也是一座‘囚籠’。”陳末的聲音冰冷而沉重,他緩緩指向水星方向,“零號預案的密鑰,或許就在那裡。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陷阱。”

燼語成真·日冕重構

就在眾人沉浸在悲痛與擔憂之中時,被蘇允禾緊緊護在懷中的陳燼,突然伸出小手,指著舷窗外那顆光芒已然黯淡、表麵大片區域被詭異晶斑所覆蓋的太陽,用稚嫩的聲音小聲說道:“太陽……好臟。要擦亮它。”

他的聲音輕柔得如同微風拂過,但在這寂靜的艦橋內,卻好似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泛起層層漣漪。更為詭異的是,隨著他話音落下,他額頭上佩戴的認知過濾器臨時替代品——一個略顯簡陋的能量抑製環,突然“啪”的一聲,裂開了一道細微的縫隙!

“燼兒!彆亂說!”蘇允禾的心猛地一緊,下意識地立刻伸手想要捂住他的嘴。

然而,一切已然來不及了。

一股無形的、難以言喻的神秘波動,再次以陳燼為中心,向著四周擴散開來。這一次,它並未直接攻擊任何目標,而是如同輕柔的撫摸,緩緩拂過遙遠的太陽方向。

刹那間,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

太陽表麵一片相對“乾淨”的區域——尚未被晶斑完全吞噬的部分,其散發出的光芒亮度陡然提升!這並非是能量的爆發式增長,而更像是一個蒙塵已久的燈泡,被突然擦亮了一角。一道原本被晶化輻射扭曲、散射得極其微弱的光束,此刻竟奇跡般地穿透了重重乾擾,筆直地照射在“星火搖籃·方舟模式”的外殼之上!

嗡——!

方舟外殼上由林小刀緊急刻畫的、用於吸收恒星能量以補充護盾的伏羲碑文陣列,瞬間被這道“純淨”的日光激活!原本黯淡無光的符文,此刻如同注入了鮮活的生命,流淌起璀璨奪目的金紅色光芒!方舟護盾的能量讀數,竟在短短幾秒內,迅速回升了5%!

“太陽光……變‘乾淨’了?能量吸收效率提升了……根本無法計算倍率?!”負責能量係統的劉盼盼,驚訝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燼兒他……居然把照射到我們這裡的‘陽光’這個概念……進行了局部‘淨化’?!”金雪莉的聲音因難以置信而微微顫抖。

與此同時,智庫的警報聲瘋狂閃爍,核心處理器幾乎因過載而燒毀:

規則層麵擾動確認!

局部空間區域‘光傳播效率’參數被臨時修改!

修改源:個體陳燼(規則解構者)!

警告:持續擾動可能導致未知宇宙常數偏移連鎖反應!

靜默獵場·伏羲疑蹤

這突如其來的奇跡所帶來的震撼還未完全消散,刺耳的警報聲再次尖銳地響起,這次是短促而急切的主動探測警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