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苟樹的李狂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晶脈鑄鋒,東望瀛洲,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喜歡苟樹的李狂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金剛山的深處,冰骸守護壁壘要塞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巨大的冰晶穹頂宛如蒼穹倒扣,一座巧妙依托天然冰裂穀,完美融合了尖端科技與古老晶脈能量的鋼鐵堡壘已初現崢嶸。冰藍色的能量護盾恰似倒扣的無垠巨碗,其上流轉著由冰骸合金精心鑄造的守護符文,將呼嘯肆虐的暴風雪與一切潛在的窺探惡意徹底隔絕在外。要塞內部,晶脈之心所散發的幽藍光輝,宛如永不熄滅的希望火種,成為整個要塞的能源核心。這股純淨而強大的能量,順著粗大的能量導管奔騰流淌,驅動著龐大複雜的機械有條不紊地運轉,無微不至地滋養著要塞的每一寸角落。

指揮中樞內,全息沙盤上,金剛山礦脈的三維模型散發著溫潤的藍光,仿佛一片夢幻的星瀚。無數數據流如璀璨星河般流轉不息,代表著礦脈儲量、能量節點、合金精煉效率等關鍵信息的數值不斷跳躍刷新,每一項數據都足以令舊時代的任何勢力為之瘋狂覬覦。

“司令,初步整合報告!”允禾的聲音裡透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難以抑製的興奮。她輕輕揮動指尖,沙盤旁瞬間展開數道光屏:

1. 晶脈開采:在晶脈之心的主動協同下,一級礦脈的開采效率已然飆升至設計峰值的300%,每日能夠收獲高純度晶脈能量核心120單位,以及冰骸合金原礦300噸!如此驚人的開采成果,宛如為即將到來的征程注入了一股澎湃的動力源泉。

2. 壁壘要塞:主體結構已完成85%,核心護盾憑借晶脈供能與冰骸符文的雙重加持,其實測強度已達到行星護盾次級標準(SS級)!匠魂小隊正有條不紊地將繳獲的北美“鬣狗”機甲殘骸融入外圍炮塔群,進一步強化要塞的防禦火力。

3. 戰力修複與升級:

- 晶盾壁壘(秦蕾):消耗800噸冰骸合金順利完成主體修複工作,並為湮滅粒子相位盾加載了“晶脈折射”模組,使得防禦效能大幅提升40%,目前已進入最終調試階段,預計12小時後即可投入實戰。

- 玄凰戰機(蘇嵐):次元折躍引擎成功完成與“霜脈冷卻”係統的深度整合,尾翼凍傷問題得到完美修複,戰機機動性恢複至105%,同時新增“晶輝閃避立場”,可在關鍵時刻生成短時晶脈能量護盾,為戰機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 磐石小隊:逆戟鯨機甲全員換裝冰骸合金抗蝕裝甲(基礎版),有效控製了凍傷減員情況,小隊重組圓滿完成,士氣空前高昂,猶如一群蓄勢待發的猛虎。

- 鷹隼小隊:在晶脈輻射環境的滋養下,小雨的精神力恢複速度顯著加快。配合“深淵之眸”掃描係統,小隊的滲透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如同隱匿於黑暗中的利刃,更加鋒利致命。

4. 特殊資源:

- 晶脈抗體(允禾):借助晶脈核心能量與冰骸守護符文的共鳴效應,成功大幅縮短共生菌培養周期,獲取了首份“高純度晶脈抗體濃縮劑”。此藥劑具備強大功效,可用於緊急壓製深淵同化現象,或淨化高濃度汙染,堪稱應對深淵威脅的一大有力武器。

- 冰骸守護者殘骸(匠魂小隊發現):在深層礦脈中,匠魂小隊驚喜發現三具巨大的冰封骸骨,疑似遠古冰骸守護者。它們散發著強大的寒冰法則與守護意誌波動,目前正在謹慎解析中,潛力無限,或許將為未來的戰鬥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

陳末靜靜地站在沙盤前,熔岩色的瞳孔如深邃的熔爐,逐一掃過每一項數據。刑天機甲左臂的冰晶符文隨著晶脈能量的湧動微微發光,仿佛在傳遞著穩定而強大的力量。金剛山一役所帶來的豐厚收獲,遠遠超出了預期,為即將開啟的遠征奠定了無比堅實的物質基礎。

“很好。”陳末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同洪鐘般在指揮中樞內回蕩,“資源向以下方向傾斜:”

- 鸞鳥號行星護盾充能:果斷調撥30%的晶脈能量核心,全力確保其作為遠征基地的絕對防禦能力,使其成為遠征艦隊堅不可摧的移動堡壘。

- 炎煌號主炮維護升級:即刻命令匠魂小隊攜帶冰骸合金樣本及晶脈能量數據,迅速返回炎煌號。他們的任務是優化“終焉之刻”規則貫穿算法,最大程度降低主炮過載風險,為即將到來的戰鬥提供更強大、更可靠的火力支持。

- 海軍力量重建:“立刻啟動‘鎮海’計劃!以大連、旅順遺留船塢為堅實基礎,充分利用冰骸合金與晶脈護盾技術,全力打造新一代破冰 - 突擊戰艦!首艦命名為——‘定東瀛’號!”這一聲令下,仿佛吹響了重建海軍力量的激昂號角。

- 情報滲透(倭國):派遣鷹隼小隊攜帶微型深淵信號模擬器,率先秘密滲透對馬海峽,在那裡建立前哨監聽站。他們的目標是精確繪製倭國深淵節點及彌賽亞勢力分布圖,為後續作戰提供關鍵情報支持,如同在黑暗中為艦隊點亮一盞明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末世神機:從爆裝係統開始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