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6章 出資50萬助力殿下,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把探子數量增加至1萬人?

這是做好強攻玄武門,活抓李世民的準備麼?

杜荷疑惑道:“太子殿下,您是認真的嗎?”

“還是說說而已?”

整個長安城一共才一百多萬人口,要是招募一萬名探子,這麼一大批人在長安城內能藏得住麼?

再加上現在大唐的精壯男子,絕大部分都招募至府兵之中,要想繼續募集探子隻能找崔神基和王敬直他們要人。

可那麼多陌生麵孔來到長安,李世民麾下的探子都不用偵查,隨便在大街上逛一圈都能察覺不對勁。

沉默片刻。

李承乾正著臉色道:“杜荷,孤乃大唐太子說話一言九鼎,豈會跟你開玩笑?”

“多招募一些探子,對我們更加有利,不是麼?”

玄武門之變,朝廷的禁軍壓根就沒有參與進來,隻是秦王府、太子府和齊王府的死士在內鬥。

當前拱衛長安的士卒他指揮不動,他隻能多招募死士以備不測。

漢朝太子劉據失敗的案例,猶在眼前啊!

杜荷伸手說道:“殿下,招募探子沒問題,拿錢來。”

“也不多要,您先給個10萬貫,不夠再找您拿。”

多少!

要10萬貫?

搶錢呢!

李承乾跳起來說道:“杜荷,你小子又在獅子大開口!”

“這些年孤前後拿了8萬貫給裴行儉,用來養東宮的探子隊伍,難道還不夠用麼?”

離譜!

太離譜了!

他隻想豢養1萬名探子而已,杜荷開口就要10萬貫,太子家也沒有餘糧啊!

要不是有三個鑄錢爐在不停鑄銅錢,加上崔神基、王敬直和蕭鍇三人合計每年給他1萬貫,他怕是窮的揭不開鍋。

而且自從大唐對外征戰以來,父皇便縮減了對東宮的財政支出,他現在日子也過的緊巴巴。

這段時間常下大暴雨,老舊的東宮不少大殿漏水,他想重新修繕房舍都不夠銀子用。

杜荷正著臉色說道:“殿下,您知道養一個普通探子,一年要花費多少銀子嗎?”

“最少6貫!”

“像青龍堂和玄武堂的高級探子,每人每年最少要花10貫!”

“豢養2500人,一年少說也要花2萬貫!”

“您覺得四年用8萬貫多嗎?”

除了給這幫探子俸祿外,他們一日三餐頓頓吃肉,身上穿的衣服,手上用的橫刀,哪一樣不要錢?

這還沒算上購置房舍、馬匹、賄賂官員的錢。

這...

李承乾聽到杜荷這麼一算,他的臉色頓時一愣。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按照杜荷所說的支出用度,如果真的招募1萬名探子,這10萬貫估計也就夠一年半載的使用。

思索片刻。

李承乾沉聲說道:“杜荷,要不把探子擴充至5000人,再給他們配上精鋼鍛造的陌刀?”

“孤現在隻能給你6萬貫,空缺的錢你找崔神基和王敬直他們問問?”

說的什麼胡話!

還要給探子配上精鋼鍛造的陌刀?

杜荷無語道:“殿下,用精鋼鍛造一把陌刀,單是造價都要150貫,您老給的5萬貫頂多隻能鍛造333把陌刀。”

“現在探子配備的普通橫刀,一把也要3貫上下。”

每柄陌刀的鍛造,需經72道工序,僅淬火環節就要消耗四石木炭。

要不是陌刀造價昂貴,有強烈開疆拓土心情的李世民,早就給大唐的士卒人手配備一把。

饒是當前的情況,大唐每年用於軍費的開支,都占了稅收的四成左右。

李承乾驚愕道:“杜荷,鍛造一把陌刀要這麼多錢嗎?”

他此前從未了解過軍需鍛造之事,率兵征伐高句麗也不用他操心。

如果鍛造一把陌刀要150貫,這筆銀子都能在長安中等地段的地方,購置一套兩進宅院。

真費錢!

杜荷點了點頭:“殿下,我也是接觸到軍器監後,才知道鍛造兵甲的價格。”

“鍛造一副上等的甲胄,需要花費十餘個工匠大半年的時間,而且鍛造價格去到400餘貫。”

大唐此前征伐異族之所以派遣10萬大軍,是因為經過多年的鍛造和繳獲,一共才弄來10餘萬套甲胄。

要不是滅掉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獲得不少甲胄,說不定這次出征的大軍,還有人沒有甲胄穿。

“哎!”

李承乾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他先前還以為道士研製火藥浪費錢,跟鍛造兵甲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杜荷看到李承乾垂頭喪氣的樣子,他忽然想到自己在相州還藏著100多萬貫。

想了一下。

杜荷微笑著道:“殿下,為了助您成就大事,我私人讚助您50萬貫!”

這50萬貫一出,他就是李承乾的天使投資人。

從小到大的玩伴,親妹夫,第一幕僚,天使投資人等要素湊在一起,他都不敢想李承乾以後會怎麼封賞他。

李承乾猛地抬起頭,他指著杜荷驚愕問道:“杜荷,你有這麼多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