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裴行儉出使百濟,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承乾笑著說道:“陳國公,我們攻打高句麗,要儘可能地消滅敵人。”

“以後把漢人遷來這邊居住,徹底把這片疆域守下來。”

他和杜荷在出征前討論過,如何經營和管理新打下疆域的問題。

按照父皇和朝廷的一貫作風,把高句麗打下後,頂多在這邊設立都護。

他和杜荷一致認為,設立都護隻能保證一時的和平,以後這些異族恢複元氣,肯定會繼續掙脫大唐的掌控。

杜荷說得對,有大量漢人住的地方,才能把土地徹底守下來。

“什麼!?”

剛坐下的侯君集,再次驚訝地大喊出來。

如果真的按照太子的要求來做,豈不是要對大肆屠殺高句麗俘虜,亦或者屠戮高句麗百姓?

侯君集語氣也不淡定了,他臉上帶著幾分著急問道:“太子殿下,難道我們要屠城嗎?”

“這是陛下的旨意,還是你的個人想法?”

李承乾微微地點了點頭,隨即又輕輕地搖了搖頭。

他輕聲說道:“陳國公,父皇隻是同意我消滅高句麗敵軍的,以及派遣漢人到這邊居住。”

“孤也沒想過要屠城,更沒有跟父皇提出來,畢竟這是遭天譴的行徑!”

聽到李承乾的這番話,侯君集的臉色稍微緩和一些。

高句麗百姓雖然是異族,但是屠城勢必會留下千古罵名,朝廷內那幫腐儒也肯定會以有傷天和等理由彈劾他們。

不過李承乾接下來的一番話,讓侯君集的心情又提了上去。

“陳國公,雖然我們不會做屠城這種傷天害理之事,但是在戰爭過程中,高句麗士卒和百姓死亡,這是我們控製不了的。”

侯君集皺著眉頭,剛想問李承乾這話是什麼意思。

隻見李承乾擺著手說道:“此話題就此作罷,陳國公你下去調度大軍,準備出發去柳城吧。”

“諾!”

侯君集雖然心中有萬般疑惑,但還是忍住了。

他隨後轉過身,朝其他幾個行軍總管說道:“蘇定方、席君買、程懷亮、尉遲環,你們隨本將軍一起出去吧。”

大軍的調度,離不開這些行軍總管的指揮。

“遵命!”

一眾年輕行軍總管應了一聲,隨後朝李承乾行禮,這才跟著侯君集離開。

薛仁貴和秦懷道兩人也跟著席君買一起離開。

這幫人離開的時候,臉上全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顯然方才聽到李承乾的一番話,內心遭受的衝擊太大。

牙帳內。

僅剩李承乾、杜荷和裴行儉三人。

李承乾舉著璽書,對裴行儉說道:“守約,勞煩你當一回大使,把璽書送到百濟。”

“你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儘可能說服百濟對高句麗動手!”

在李承乾看來,出使百濟最合適的人選是杜荷,隻是杜荷需要留在中軍給他出謀劃策。

沒辦法,他隻能退而求其次,讓裴行儉出使。

裴行儉走上來接過璽書,臉色鄭重地說道:“請太子殿下放心,微臣一定會全力以赴!”

李承乾點了點頭:“你下去準備一番吧,我會派護衛護送你。”

“諾。”

裴行儉恭敬行禮後,帶著璽書準備離開。

這時候杜荷忽然出聲道:“守約,請留步。”

聽到杜荷的聲音,裴行儉也停下腳步,隨後轉過身安靜地等待安排。

杜荷朝李承乾抱拳說道:“太子殿下,可讓張亮派100艘戰船護送守約去百濟,大軍橫在海上肯定會把百濟嚇個半死。”

“有了強大武力的震懾,守約的談判會更加順利。”

使者的三寸不爛之舌有沒有用,除了考驗使者個人的能耐外,背後國家的武力震懾,也是重中之重。

聽到杜荷的建議,李承乾和裴行儉的臉上同時露出欣喜的笑容。

李承乾讚同道:“杜荷,就按你說的來,孤現在就寫一封軍報。”

說著他拿起案幾上的筆墨,開始埋頭寫起來。

杜荷看了他一眼,接著說道:“太子殿下,守約出使百濟的同時,可讓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率領剩餘300百戰艘攻打卑沙城。”

“一旦大軍在卑沙城站穩腳跟,大軍的糧草就可通過萊州,直接用大船運到遼東半島。”

“如果薛延陀南下幽州,切斷我們大軍的退路以及糧道,我們也有海路作為進退。”

“打下卑沙城後,讓張亮率大軍一路向北橫推,把積利城這座重城拔掉,另一邊派人去控製鴨綠江出海口,防止高句麗海軍去破壞我們的海上糧道。”

卑沙城是遼東半島南端的重城,和萊州隔海相望,而且兩地之間的距離比較短,是一條重要的補給線。

李承乾抬起頭笑著說道:“杜荷,還是你的腦子好使。”

他作為全軍統帥,全權負責殲滅高句麗的戰鬥,有權決定戰鬥的一切命令事宜。

像這種重大作戰安排,他不需要跟李世民彙報,自己決定就行。

接著他手中的筆如筆走龍蛇,很快寫好一封簡易的軍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