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
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君擇臣,臣亦擇君,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貞觀六年,裴寂病逝。
李世民念其舊功,給他恢複了聲譽。
被追贈為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裴寂對大唐開國有功,而且又是大唐的第一位宰相,死後理應被追贈國公才對,可偏偏隻有河東郡公。
而且當今朝堂之上,並沒有裴家人當大官。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裴寂,以及其背後裴氏的態度。
思慮片刻。
杜荷笑著說道:“太子殿下,河東郡公裴寂已經死了十多年,陛下說不定早就忘了這段恩怨。”
“而且裴氏對大唐的開創,立有大功。”
“他們這個功勳家族,現在已經免賦稅和勞役,既然如此為何不任用他們的子弟?”
“隻需要付出幾個官職,就可以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何樂而不為呢?”
李淵起兵時,時任晉陽宮副監的裴寂,將晉陽宮中的九萬斛糧草、五萬段雜彩、四十萬領甲胄送給李淵充作軍用。
立國以後,裴寂不僅被被任命為唐朝的第一位宰相,而且還是上朝時唯一可以坐著的大臣。
他們的家族,也因為裴寂的成功投資,越來越顯貴。
像薛仁貴和席君買這種草根,如果成功擁護李承乾登基,又是新的超級功勳家族。
到時候他們和其他大家族一樣,同樣免交賦稅和勞役。
世家門閥永遠不會被滅,隻是換了一群人,亦或者增減一些人罷了。
然後利益被這些新老門閥重新分配,普通老百姓依舊過著苦哈哈的生活。
李承乾身為太子,處理了這麼多年的政務,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唯一的擔心,是怕父皇不喜而已。
杜荷說的一番話也有道理,父皇是一個大度的人,而且裴寂死了這麼久,太上皇的黨羽也被全部肅清。
也許恩怨早就消失在時光之中。
杜荷的分析有道理,李承乾也讚同他的話。
頓了頓。
李承乾臉帶疑惑說道:“可孤跟裴行儉並無接觸,裴氏願意支持孤嗎?”
大家族的子弟,可不像薛仁貴這種草根。
君擇臣,臣亦擇君。
他們聰明著呢。
杜荷笑著解釋道:“裴行儉雖然出身河東裴氏這個大家族,但是他不是嫡係,所以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被重視。”
裴行儉是崔神基的好朋友,早兩年的時候,他們幾人還一起吃過飯喝過酒,還一起去百花樓聽過曲。
喝酒聊天時,裴行儉說過,他已經通過了明經考試,準備憑借祖輩的萌蔽入朝為官。
隻是兩年時間過去,他還遲遲沒有入仕,可見大家族的嫡係和旁係,地位差距之大。
像崔神基這種大家族的嫡係,起步就是監察禦史。
李承乾再次疑惑問道:“裴行儉真有你說的那麼優秀?”
“是個飽讀詩書的可造之才。”
杜荷對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大家都在聊曲子,點評花魁的優美舞姿時,裴行儉卻一臉正人君子的表情,自顧自地喝著酒。
他不僅寫得了一手好字,而且談吐不凡,舉止高雅。
當時杜荷不喜歡裴行儉,是覺得他過於裝逼,和他們哥幾個格格不入。
正人君子怎麼能跟他們幾人玩到一起?
現在想想,杜荷的老臉都有些發燙。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行,那孤修書一封,看他願不願意來長安。”
“太子殿下放心,他肯定願意。”
杜荷十分自信。
裴行儉那家夥,擠破頭皮都想入朝為官,隻是苦於沒有門路。
現在太子這棵參天大樹向他拋出橄欖枝,沒理由會拒絕。
這時候官員的選拔,除了科舉考試,還有舉孝廉以及萌蔽入仕。
像裴行儉這樣出身的大家族的人,如果他是嫡係子弟,壓根不需要參加科舉考試,地方的八品官員隨便當。
在家族的支持下,他的政績能做的漂漂亮亮,用不了幾年便會快速被提拔。
奈何他隻是一個旁係。
入朝為官需要靠他去努力爭取。
李承乾點了點頭,隨即說道:“杜荷,我們回去吧,出來這麼久他們應該吃的差不多了。”
回去大殿的路上,杜荷關切問道:“太子殿下,薛仁貴夫婦住哪裡?需要我給他們在皇宮外購置一處宅院嗎?”
李承乾搖著頭說道:“不用,薛仁貴現在負責護衛孤的安全,讓他們住在東宮裡麵吧。”
“如此甚好。”
聽到李承乾已經安排好,杜荷也不再過問。
...
三日後。
席君買和秦懷道,帶著100名甄選出來的東宮千牛率衛,直赴絳州。
而薛仁貴也順理成章,接替起守護李承乾的重擔。
離下值還有將近一個時辰的時候,杜荷走出秘書省,朝東宮的方向走出。
“杜駙馬。”
值守大門的監門率衛,紛紛朝杜荷問好。
杜荷朝他們擺了擺手,直接走進去。
大殿門口。
薛仁貴身披軟甲,腰胯千牛刀,手持嶄新的方天畫戟,威風凜凜地站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