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58章 他可不是吃素的,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鑒於京城風雲雜報是新鮮事物,又是蘇潤提出的,自然而然劃歸了張世的經營司。

張世欣然應允,並道:

“活字印刷術真正邁出了推廣向大炎各省的第一步。”

一直以來,玉泉六子研究的物什,大多都風靡大炎,唯獨活字印刷不死不活。

饒是靈活多變的張世,都一籌莫展。

沒想到,一份雜報就扭轉了局勢,果真世事無常。

蘇潤點頭:

“這麼一來,我們雜報的印刷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一旬發行兩期報紙,除了讓昌永以戶部的名義,跟京城內售賣筆墨紙硯的鋪子合作,讓他們代賣外,還可以雇些需要貼補家用的老弱婦孺,允許她們憑戶籍,以低價購入報紙,沿街叫賣。”

梁玉自從五年前去柳林村幫著撮稻穗後,深知民生艱難。

聽此,他主動開口提議:

“要不初期就允許他們直接賣,做好登記,賣不完的再拿回戶部,到時候憑賣出的雜報數,給他們結算工錢?”

“反正戶籍不能造假,幾份報紙不能吃不能喝的,出不了什麼大事。”

蘇潤用的是做生意的思維,梁玉用的是雇傭合作的思維。

前者官府省心,後者百姓省心。

但無疑,後者的風險要稍微大一些:

就算還魂紙和活字印刷降低了成本,但也不可能兩三文一份雜報,若是有貪圖蠅頭小利又走極端的百姓,白拿了報紙去賣,賺完錢後不回來,再或者將報紙弄臟弄丟,謊稱沒賣到錢等,經營司也不好辦。

這些可能的確存在。

但梁玉的提議卻是能真正幫到那些飯都吃不飽的窮苦百姓。

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會伴隨一係列新的問題和矛盾。

蘇潤深知未來一切不可估量,略略思索過後,很快下了決定:

“那就把潤和璨之的想法結合一下,出不起錢的,前三個月允許他們按照璨之說的辦,但免費的就會不珍惜,所以毀壞、臟汙之類的,必須他們自己承擔。”

隻要勤快些,三個月足夠積累原始資金了,後麵還是得歸到蘇潤那套管理方式。

荀陽十分認可:

“這個辦法不錯,雖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但也得有些人情味兒。”

“大炎沒有這方麵的律例,老弱婦孺又最容易被人欺負,本官稍後請旨,讓刑部擬定律法,保駕護航。”

說著,他目帶讚賞,玩笑道:

“怎麼也不能浪費了你們幾個的愛民之心啊!”

這下好了,刑部尚書張明哲還沒搞定韓全的事情,就又招來了新的公務。

荀陽拿了份空白奏折,開始給熙和帝上奏請旨:

他們商量是他們商量,這種大事,還是得熙和帝點頭才成。

何況,張世的經營司做得風生水起,原本就人手緊缺,如今還要再忙雜報,又是印刷坊,又是售賣安排、登記造冊的,肯定還得添人。

思及此,荀陽思索片刻,提議此次恩科,擴大取中範圍。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自從蘇潤出現在趙叡視線裡後,朝廷官員就跟迎來了克星一樣,一批批人受到牽連,下獄、降職、外派,各部人手一味縮減。

即便是在翰林院坐了幾年冷板凳的庶吉士們,被提上來不少,依舊補不上缺口。

偏生蘇潤這邊一個又一個主意接連不斷的冒出來,都需要人去執行。

如果不從恩科裡選材填補後備官員,還能怎麼辦?

荀陽提著筆‘唰唰唰’,寫奏折寫到飛起。

而另一邊,三子湊在一處,分配版麵任務。

蘇潤的身份和頭鐵屬性,讓他果斷攬走了最招人恨的雜談板塊:

“明日潤就把這部分寫出來。”

也讓這些勳貴知道,他可不是吃素的!

張世負責廣告刊登和整個雜報的具體落實部分:

“經營司的紙張和活字印刷都是現成的,明日世下朝去找崔尚書,要個印刷坊,把場地和人手的問題解決,就可以直接乾了。”

“先確定好位置,再說版麵費。”

詩詞歌賦就暫且交給了愛好此道的梁玉:

“玉明日就去找秦夫子,請秦夫子幫忙在國子監提一提,再去會館走一趟。”

“來年會試不日將至,一定會有很多書生想借此機會,大展才華,揚名天下。”

“我們這雜報說不準比冬日蔬菜賺得還多!”

至於朝廷政要,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他們說的也不算,還是得聽熙和帝父子的,執筆者無非就是潤潤色,寫個文章而已。

但荀陽聞言,直接指定梁玉寫,理由是:

“閉門思過多日,才學不進反退,多寫幾篇文章有益無害。”

就這樣,梁玉身兼雙職,要死不活地迎難而上了。

不過這也隻是暫時的。

蘇潤要刊登勳貴家宅私事,一定會引來勳貴反對。

所以前期肯定是他們幾個親自來:

蘇潤打頭陣,梁玉和張世分擔火力,等到後期雜報穩定,勳貴們認命的時候,自然就可以轉交他人負責了。

三人商量完,差不多就到酉時,可以下值了。

雖然上峰還沒寫完折子,但蘇潤三人卻很自覺的收拾好東西,輕手輕腳的回家了。

等荀陽放下毛筆,抬眼一看,屋子裡就隻剩下他一個:

“這群小兔崽子,跑得還真快!”

但他也不遑多讓,命小太監將奏折送去紫宸殿後,自己也麻溜走了,完全不打算當麵跟他姐夫說。

因此,等熙和帝看完奏折,打算叫來荀陽四人詳細問問,卻得知四人全都出宮時,也是哭笑不得。

他隻能轉頭跟兒子商量著第一期雜報的內容,立好規矩。

朝政綱要好說,熙和帝勾了幾個希望傳入民間的政事,剩下的就交給梁玉領悟上意了。

詩詞歌賦這部分,趙叡要求嚴格把關,不能有與朝廷作對的內容。

雜談這一塊,趙叡怕蘇潤玩過火,親自畫了幾道紅線。

至於趙翊的親事,父子倆商議過後,也同意了。

有趙翊做擋箭牌,蘇潤的壓力也小些。

“佑璋身為親王,他的事都可以登在雜報上,靖遠公府不過是臣子,難道比皇子還尊貴嗎?”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