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5章 看熱鬨不嫌事大!,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玉泉六子還沒當官,有關朝廷莊嚴、百官肅然的幻想,就在今日碎得一塌糊塗。

六人插不上話,乾脆站在殿中央,頂著‘雨我無瓜’的表情,在蘇潤帶領下,齊刷刷觀摩起來。

甚至,蘇潤這個不消停的,偶爾還小聲點評兩句:

“吵架的時候嗓門大就是有好處!”

“德明,你看鄭尚書,沒理攪三分,你家嶽父大人落下風了!”

梁玉也感慨:

“哇!斯文掃地啊!”

司彥無奈歎息:

誰還記得,陛下最開始問的是他們六個的意願?

不過熙和帝隻命人上了茶水,靜靜看著眾臣翻舊賬。

所謂不聾不瞎,不配當家。

所以,不傷大雅的情況下,熙和帝經常放任臣子互鬥,隻要不出事,怎麼吵都不過分!

甚至,聽到哪段舊賬沒聽過時,熙和帝還會示意許忠義記下,回頭去查。

太子明顯也習慣這場麵了。

隻是,玉泉六子那一臉湊熱鬨,甚至恨不得親自上去拱火的態度,看的趙叡額角青筋直跳:

這幾個不省心的東西!

朝中數十名大臣爭搶,他們六個至少麵上裝一下啊!

怎麼能光看戲呢?

傻不傻啊!

然而,他剛吐槽完,就看到了自家傻弟弟。

那表情,幾乎完美複製粘貼了蘇潤的,從頭到腳,清清楚楚寫著七個字:

看熱鬨不嫌事大!

見狀,趙叡隻能揉著額角歎氣:

“唉……頭疼!”

放任眾人吵了一會兒,抒發完鬱氣後,趙叡在熙和帝的暗示下,開口嗬斥:

“放肆!傳臚大典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眾人熟練低頭,敷衍告罪,各歸各位。

玉泉六子接收到太子目光,也斂了神情,乖乖裝起鵪鶉來。

待太和殿恢複以往的安靜與肅穆之後,熙和帝跟沒事人一樣,笑眯眯的問:

“你們方才應該對各部有所了解了,可想好要去哪裡?”

六子看戲歸看戲,但該想的還是想了。

蘇潤堅守鹹魚操守,絕不背叛:

“陛下厚恩,臣無以為報。”

“然臣喜愛鑽研經典,能得中狀元,任職翰林院修撰,已於願足矣,不敢再圖二職。”

“故臣願留在翰林院,靜待君命,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隻要陛下需要,臣隨時恭候!”

翰林院事情少,還清閒,他好好在翰林院躺著把自己曬成魚乾不香嗎?

非得去當牛做馬乾什麼嗎?

想法歸想法,蘇潤場麵話說的還是很漂亮的。

趙叡失笑:

明明就是懶,偏生說得這麼好聽!

但熙和帝沒自家兒子那麼了解蘇潤。

在嶽父濾鏡下,他還以為蘇潤有意表忠心,故滿意點頭:

“你既有此心,朕也不勉強,便依你所言!”

反正人在翰林,也不影響乾活,甚至可以哪裡需要派去哪裡!

崔毅眼熱,鍥而不舍的要人,卻被無情駁回:

“朕有言在先,要讓他們六人自己選,崔尚書怎可勉強?”

崔毅失望歸隊,隻能暗暗給其餘幾人使眼色。

然梁玉緊跟蘇潤步伐,表示要一起留在翰林院。

見狀,柳玉成心頭一跳:

雖說沒給陛下麵子,但自家女婿真是大智若愚。

跟著蘇潤這個準駙馬走,能走錯嗎?

熙和帝聽此,雖覺不妥,但稍稍思忖後還是允了。

隻是,為免六子全都留在翰林,他狀似玩笑地提醒了句:

“方才滿朝文武爭你們都爭翻了天,要是你們四個也留在翰林,隻怕辜負百官之心啊!”

這話就是敲打了。

宋修齊、柳玉成、秦鑲,甚至連蕭均都給司彥幾人遞眼色。

不過司彥早就想好自己接下來的路。

故熙和帝話落,他上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言路者,乃國家之耳目也。”

“前朝魏征以直言敢諫著稱於世,匡正時弊,輔佐明君。”

“臣敬服魏公,願為君王耳聞閭巷之議,目見四海之狀,故自請入督察院,一達民意,二監百官,三糾君王,使天下臻於大治!”

宋修齊對自家女婿沒選自己有些意外,但目中很快暈開滿意之色:

他看重司彥,不就是因為司彥清醒,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蘇潤讚同地點頭:

德明這性格是挺合適去督察院的!

何況,還有柳玉成罩著,出不了事。

司彥的話乾脆利落,雖然語氣硬了點,但很對熙和帝胃口。

連趙叡都忍不住點頭:

這才像句人話!

方才他那糟心妹夫說的都是什麼東西!

熙和帝當即將司彥指去了督察院。

恰好從五品的監察禦史一職尚有空缺,熙和帝便直接指了司彥任此職。

跟著,徐鼎斟酌片刻,回道:

“陛下,臣於火器一道頗有心得,願於此途深研,全力襄助前線戰事,驅躂虜,揚國威,平天下!”

見有戲,兵部和工部趕忙跳出來搶人,一個說自己管軍事,一個說自己管打造,總之都不願將徐鼎讓出去。

隻是他們爭也白爭,熙和帝對火器製造,早有想法:

“即日起,軍器所獨立行事,不再受工部直轄。”

“新科進士徐鼎,任軍器所從五品副少監,攜太子彆院匠人,成立火器坊,大小事務,僅報太子東宮處置!”

沒有平台,創造平台。

蘇潤幾人也為好友高興:

上司是太子,大方且護犢子,最重要公務纏身,沒空管重安!

徐鼎樂嗬嗬謝恩。

現在就隻剩下張世和葉卓然了。

葉卓然規規矩矩,如實說民以食為天,他是農家子出身,知道百姓生活艱難,故想去戶部,倡導百姓耕田,順便研究一種名為溫室大棚的東西。

熙和帝覺得甚好,當即給了個戶部郎中的實職,還是正五品銜。

見徐鼎那邊成立了個火器坊,張世也有了新想法:

“陛下,臣等研製一應器物,皆為大炎富強,百姓安樂。”

“吾等研製之艱辛,非外人可明之萬一,臣實在不忍看其零落。”

“故臣自請,願負責我六人研製商品之製造、售賣,待一切成熟,再移交戶部,請陛下恩準!”

造紙、印刷、玻璃等等,都是他們的心血。

他雖碌碌無能,但也得為好友們守著些,不能讓人昧去利益,平白汙了他們這六顆為民之心。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