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是破了點,好在不是什麼臭號。”

將就用吧,還能不考咋地?

蘇潤放下號籃,掏出麻布,開始打掃號舍。

其餘考生也是一樣。

等號舍收拾乾淨,掛好油布,天空顏色已經由黑到紫,但也不足以看清楚答卷。

蘇潤起得太早,此時有些疲倦。

趁著天沒亮,他脫了幾件外袍,搭在身上當被子,打了個盹。

心裡有事,也睡不踏實。

蘇潤小睡了一會兒,辰時一刻,天色亮起的時候,人就醒了。

他揉了揉眼睛,要來冷水醒神,然後手腳麻利地鋪好筆墨紙硯,準備開始答題。

會試考試內容與鄉試一樣,第一場也是考四書題三道、五經題四道,最後是五言六韻詩一首。

蘇潤依舊保持先審題,捋思路的好習慣。

第一道四書題,題目是【慎獨養氣不動心】。

看到這題,蘇潤的第一個想法是:

“原來古人也養生啊!”

玩笑歸玩笑,題還是得破的。

蘇潤把玩笑話拋到腦後,開始解題。

在柳玉成手下學了幾個月,蘇潤看這道題的第一眼,下意識就覺得這是一道截搭題。

這七個字連在一起看非常陌生。

而且,‘慎獨’二字,在四書五經中頻頻出現,想鎖定難度有些大。

蘇潤根據‘慎獨養氣’和‘不動心’劃分段落來鎖定。

很快,鎖定到了‘不動心’的出處。

《孟子·公孫醜上》有載:

公孫醜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鎖定了這部分後,蘇潤開始研究‘慎獨養氣’。

思索片刻沒有頭緒,想起柳玉成在截搭題裡出截搭題的想法,蘇潤受到啟發,再次劃分。

如此,題目就變成了‘慎獨’、‘養氣’、‘不動心’三部分。

這下就一目了然了,‘養氣’二字在四書中,隻在《孟子》中完整出現過,原句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弄清楚後麵五個字的出處,慎獨就好解決了。

無論是《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還是《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都與君子相連。

弄清楚題意後,蘇潤提筆寫到:

慎獨養氣不動心,此君子之至道也。慎獨者,獨處之時,心不為外物所動,行不為私欲所蔽。養氣者,以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使內心剛毅而正直。不動心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者相輔相成,乃成聖賢之道……

匆匆打了個草稿,蘇潤開始做第二道題。

第二題的題目簡單得很,隻有一個字:

【二】

二?

這題居然也出了?

蘇潤人傻了:

這是他的幸運,但是是彆人的不幸。

因為,這題跟某個科舉畫圓圈,取意‘無規矩不成方圓’的,一起被人討論過,蘇潤知道答案。

這題考的是田稅。

至於破題方向也很奇葩:

四書五經中,唯一一個單獨出現的‘二’地方,出自《論語》。

《論語·顏淵》: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he)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意思就是: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隻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如果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所以,答題從富民的方向去答就可以。

難是不難,但……

“狗是真的狗啊!”

風中淩亂了好一陣子後,蘇潤一言難儘的評論道:

“這題根本就不是給人出的!”

“第二道題出二,那還不如出井!”反正橫豎都二!

蘇潤這題匆匆標記了幾個字,就往下分析了。

本以為前兩道題難了些,後麵就該簡單了。

但蘇潤看到第三題,發現:

自己想得還是太簡單了!

春闈,名不虛傳啊!

第三道題目【知靜慮本道】。

這題目本身就有一層字麵意思:

通過知道(即明確目標)、保持內心安靜、進行深思熟慮,最終回歸到‘本道’。

蘇潤通過這字麵意思,很快從《大學》裡找到了出處: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從表意推出原文出處,蘇潤還是第一次,不得不感慨道:

“新鮮!”

“四書五經都玩出花了!”

蘇潤匆匆將第三篇四書文的文章打出草稿,列出提綱,然後掃了眼經義題前兩題後,他果斷跳過,直奔五言六韻詩。

“明知山有虎,不去明知山就好了。”

“柿子還得先從軟的開始捏。”

經義題一看就是跟截斷題加截斷題,跟四書文的出題思路一樣。

既如此,他何必硬碰硬?

還是先把簡單的寫了!

如蘇潤所想,試帖詩果然是軟柿子。

題目為【賦得初臨京城得安字】。

好巧不巧,這題目蘇潤在來京的路上,就在秦鑲手底下練過,而且秦鑲還給他潤過色。

他毫不猶豫,提筆寫下:

帝闕風雲會,長街車馬喧。

朱門連紫陌,碧瓦接青天。

市井人如織,樓台影自連。

才聞歌管細,又見酒旗懸。

青衿懷遠誌,踏夢赴雲煙。

他年若得意,不負此山川。

試帖詩寫完之後,蘇潤硬著頭皮去做經義題。

但他粗粗一掃,在看到最後一道經義題是幅畫的時候,還是崩了。

他的心跟外麵的冬風一樣冷颼颼的:

“畜生啊!”

哪個龜孫出的題?

還讓不讓人活了?

誰家好人出太極陰陽魚當科舉經義題目啊!

陰陽魚,好看不?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