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此卷有異,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蘇潤在考場裡,還暗自盤算著接下來兩日要如何待在家裡吃喝玩樂,頤指氣使。

可實際上。

他前腳進了家門吃完飯,後腳就開始收拾筆墨紙硯。

該回府學銷假了!

府學不允許學子輕易請假,更不能隨意出入。

參加科舉考試除外。

鄉試從八月初八一直考到八月十六,為了準備鄉試,蘇潤已經請了半個月的假期。

按照慣例,發榜還得十日左右。

蘇潤自然不可能乾等著。

在家裡學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舒服是舒服,可沒有教諭指點,無法得到指點與反饋,終究對進境無益。

有‘回府學’想法的,也不是蘇潤一個人。

玉泉六子經過這兩年無話不談和形影不離的生活,默契早已形成。

有些話,不用說,大家都明白。

有些事,不用提,大家都會做。

所以,徐鼎、張世等人先後從考場出來,回到家裡稍作休息後,就開始收拾回府學要帶的東西。

梁玉也是一樣。

文章作完,答得是好是壞,自己心裡都有數。

考都考完了。

彆說看榜,他就是去太子的長生牌那兒磕一百個響頭,也沒什麼用了。

與其在家裡待著焦慮,還不如早些回學府內卷。

對此,梁父既驕傲又不舍。

自從兒子去了府學,梁父一個月內,跟兒子相處的時間,加起來都不可能到兩天。

有時候實在是想兒子了,他還會帶著梁母一起去府學牆外給兒子送飯。

雖然按理說,去了也見不到兒子。

但梁父不一樣,他偶爾會扒個牆頭,跟兒子麵對麵聊幾句。

此刻,見兒子剛吃完飯,就急吼吼要從家裡飛出去。

梁父忍不住挽留:

“璨之,發榜還有幾日,不再等等嗎?”

理解歸理解,不舍的也是真的。

梁玉指揮六順、八方收拾行李的動作一滯。

他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原也無憂無慮,沒什麼理想抱負。

在‘最不成器’的那幾年,梁玉的人生目標就是做個好兒子,承歡膝下。

但這兩年又是讀書,又是賑災,又是處理政務,璨之也成長很多。

梁玉站在梁父身前,舉著扇子給梁父扇風,還嘴甜得很:

“爹爹,兒在府學也會很想爹爹和娘親的!”

“放榜就辛苦爹爹幫兒看著點。”

“兒也是想早些考完科舉。”

“若是順利,再有半年,兒不僅不用天天讀書,而且還可以日日陪著爹爹!”

“到時候,我們梁家還可以搬去京城,爹爹對列祖列宗也有個交代!”

……

梁玉將自己的宏圖大誌告訴給爹爹。

還一點不心虛的給他爹畫了個長達半年,一百八十天,兩千一百六十個時辰的大餅。

以往多是梁父哄兒子。

這次反過來,讓梁父新奇之餘,也老懷甚慰的感慨:

“璨之終於長大了!”

梁玉哄好爹爹,司彥、徐鼎四人也和程介道完了彆。

“夫子放心,學生等定然不負所望!”

他們回不去玉泉,倒是程介這個夫子,幾個月來一趟,幾個月來一趟,跟探親似得。

隻是看著教了這麼多年的學生,在科舉之路上越走越遠,程介隻有高興的份。

告訴幾人回府學後照顧好自己,又跟他們承諾自己會留在這裡,等他們鄉試出成績再回去。

玉泉六子吃完午飯,下午就乘馬車回了府學。

有人為了科舉卷成陀螺,有人為了閱卷嘔心瀝血。

大炎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除了搜身、糊名、委派主考官等,還有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謄錄。

為了防止主考官通過筆記辨認出考生身份,導致科舉不公,熙和帝特意下令,將考生的親筆試卷進行抄寫,形成“草卷”,然後由考官評閱。

此次鄉試,共有考生兩百八十九名。

其中,完整考完三場的,隻有兩百五十三名。

再拋開因答卷臟汙、大聲喧嘩擾亂考場秩序等各種違規行為,最後順利謄錄出來的,隻有兩百一十六名學子的考卷。

如此多的考生,但最後取中的隻有三十人。

競爭不可謂不大。

考生九天三場考的頭昏腦漲,宋修齊等主考團也是忙的天昏地暗。

十多名閱卷官關在考場裡,手執朱筆埋頭批閱:

犯了忌諱、文不對題、邏輯硬傷、胡編亂造……

凡是這些問題,一經發現,就會被閱卷官毫不留情地在試卷上劃出一條紅道道。

雖說除了犯忌外,劃了紅道也不等於白考,但上榜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了。

一時間,滿堂隻有拿、放答卷的‘嘩嘩’聲。

向維作為府學教授,閱卷無數,眼睛跟監視器一樣,精準抓到每一篇文章的痛點。

劃掉、劃掉、還是劃掉——

“荒謬至極!”

向維不悅的評價,心裡還不解的想著,為什麼寫出這種狗屁不通文章的人,居然還能是秀才?還敢來考鄉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