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她留著那麼多銀子不花,真是虧大發了!,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蘇潤他們這一走,就走了七日。

本來從玉泉縣到青陽府,一般來說,隻需要四、五天便可。

但家裡的婦孺都沒出過遠門。

馬車坐一、兩日,還有個新鮮,再往後就是受罪了。

那麼小的地方,腿都伸不開,隻能靠著車廂休息。

蘇大寶和蘇二寶倒是懂事。

雖然不抱怨,但蔫頭巴腦的窩在馬車裡,一點精神都沒有。

即便是撩開簾子吹風,也提不起精神。

李氏心疼得很,但也隻能哄著。

最後還是蘇潤給出主意,讓兩個孩子從車廂裡出來,學騎馬,學駕車。

再或者跟著車隊,到處跑跑看看。

有事情做,兩個孩子也就高興了。

相比於侄子,二嫂張芸是真的不舒服:

頭暈眼花,惡心嘔吐,渾身乏力。

三天路趕下來,連嘴唇都開始泛白了。

向來活蹦亂跳的媳婦突然病懨懨的,看得蘇行擔心不已。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連個大夫都找不到。

蘇行便想用同樣的方法,帶著媳婦下車走走。

但張芸騎馬或者行走一段路程,就說肚子疼,便隻能再回去坐馬車。

李氏急的團團轉。

連兒子都攆去了另外的馬車,讓蘇豐管。

她自己則是坐在馬車裡,抱著弟妹趕路,一路上又是喂水,又是蓋被的。

李氏還讓蘇行將家裡的棉被拿出來,鋪在馬車裡。

又弄出個軟軟的背靠,再將車簾換成紗簾,好通風換氣。

蘇潤以為二嫂暈車才會如此,特意找趕路的行商買了好多橘子放在馬車裡熏。

但這些都收效甚微。

無法,眾人隻能放慢路程。

蘇行駕車的時候,也特意繞開難走的地段。

因此,直到十月初九的晌午,眾人才趕到了青陽府。

入城前都要檢查搜身,尤其他們大車小車的十多輛,更不能免了。

“小芸,來,我扶你下來!”蘇行將自己幾天就瘦了一圈的媳婦接下馬車:“慢著點啊!”

站在不知比玉泉縣高大多少倍的城門前。

看著流水般的人群,張芸疲憊的麵龐上浮現出笑意和期待:

“這就是我們以後要生活的地方啊!人可真多。”

蘇潤一手牽著一個侄子,開口提醒:

“我們趕緊進城,給二嫂找個大夫看看。”

梁父帶著梁玉等人過來,正好聽到,便主動接話:

“不用去外麵找大夫,家裡有。”

先前蘇潤他們備考,一個個晝夜苦讀,跟不要命似得。

梁父擔心六個孩子身體扛不住,乾脆請了個大夫在家裡養著,直到現在。

方才他就派了小廝回府報信。

料想梁母現在已經帶著大夫去蘇府了。

眾人很快通過檢查,直奔城東的宅院。

梁父讓梁玉帶著司彥等人回府,自己則帶著小廝,陪蘇潤一家去新宅。

******

雖然有蘇府大門的鑰匙,但梁母卻沒有私自進去。

她帶了八九個仆役在門口等著,連大夫也一並帶來了。

“老爺!”見車隊過來,梁父下馬車,梁母笑著上前道。

不同於梁父的彌勒佛模樣。

梁母就像是從江南煙雨畫中走出的美人般,溫柔典雅。

雖然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印記,可但她那平和慈愛的氣質,卻讓人一見就放下心房,頓生親近。

梁父含笑應聲:“慕凝!”

梁母閨名王慕凝。

梁父牽著梁母的手,給妻子介紹蘇家人。

蘇行、蘇潤兩兄弟,梁母早就見過。

所以梁父隻介紹了其餘的人:

“這就是子淵的大哥蘇豐,也是我們青陽府新調任的農官。”

“這兩位,一位是蘇遠河,一位是蘇平安,都是子淵的堂哥。”

蘇豐、蘇遠河與蘇平安齊聲打招呼:

“伯母!”

梁母溫柔點頭,打量著包括蘇潤在內的五個兄弟,出言誇讚:

“果然儀表堂堂,若伯母有個女兒,想來咱們兩家還能親上加親。”

“來了就是自己人,日後多來家裡坐坐,人多熱鬨。”

蘇家女眷就李氏和張氏,兩人年齡還差了七八歲。

不用梁父開口,梁母自己就對上了號。

見張芸臉色難看,梁母一摸她手還發冷,連招呼都沒來得及打,就轉頭催促:

“彆在外麵站著了,快先進去讓大夫給小芸看看,這臉都沒血色了!”

蘇行毫不猶豫,當下衝到大門前,掏出鑰匙開門。

一月前破敗荒涼的宅院,經過修葺、清掃已然大變樣。

梁母將缺少的家具補齊,還從自家花園裡移栽來了不少花草樹木裝點。

連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都備好了。

萬物俱備,隻等人來。

但庭院再美,眼下都無人在意了。

眾人隻急匆匆往裡頭去。

梁母帶來的小廝自發將馬車趕進院子卸貨,廚娘也去廚房燒水,門房留在大門處關門。

前院正廳。

張芸坐在椅子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