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肯定不是給當今皇帝找個爹,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蘇潤寫好之後,檢查了兩遍,確認不跑題,不犯忌諱,也不能改的更好,這才搖鈴喚衙役,糊名交答卷。

或許是相比之下,蘇潤的雜文確實稍微有些短板;

再或者,戰至這裡的全是精英。

總之蘇潤出來的時候,龍門處已經有七八人了。

司彥、徐鼎和梁玉一見到蘇潤,就迎了上來,四人又湊到一旁嘀嘀咕咕。

不同於帖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雜文一看文采,二看主考官的喜好。

且這場題目方向如此明確,想跑題也不容易。

所以蘇潤等人湊到一起,僅僅是互相交流了一番自己作的文章和試帖詩而已。

對蘇潤來說,這一場考試的成績還是其次。

最重要是能取中,繼續參加下一場策論。

反正府試的排名,是綜合三場考試成績評判出來的。

蘇潤最擅長的,一是時務策,二是史論。

而府試第三場考的正是這兩項。

等到五十人到齊,開龍門的時候,葉卓然和張世都還沒有出來。

坐上馬車,徐鼎望了眼緊閉的考場大門,沉聲提議:

“我們先回去吧!”

“昌永和卓然肯定想著再改改,估計不到最後時限不會出來。”

論起詩、賦,六人之中,葉卓然墊底,張世倒二。

引用程介的評價:

葉卓然的詩賦毫無靈性,看上去死氣沉沉。

張世的詩賦太過華而不實,隻會阿諛奉承。

為此,程介還曾建議兩人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其他人對徐鼎的話也很認可,

因此,留下六順架馬車在考院外等人,其餘人就先回去休息了。

天色轉黑時,葉卓然和張世才回來。

第二場發案日,蘇潤等人依舊在梁府書房內卷,沒有露麵。

照舊是六順和八方去看的榜,然後回來報喜。

這一場,蘇潤依舊是榜首。

司彥和徐鼎分彆第三、第六。

葉卓然和張世則是險險掛在了外層最後幾名,差點掉進內圈去。

最值得驚喜的是梁玉,這一場直接躥到了第二。

梁父知道後,笑得合不攏嘴。

當即就打賞出去了一個銀錠子。

這下,六順和八方也合不攏嘴了!

蘇潤前兩場名次落定,蘇行又知道最後一場的考題是蘇潤擅長的。

因此,又悄悄去了一趟賭坊,來了場梭哈。

梁父雖然不敢把全部身家都壓上去,但也湊了個熱鬨。

******

四月十九,寅時三刻。

背負著梁父和蘇行沉重期待的蘇潤,進入了考場。

熟悉的流程之後,蘇潤在天亮後開始答題。

第一道題目是史論:

【古今直諫者,勸化無出於漢諸葛武侯,犯言莫過於唐魏鄭公論。】

唐魏鄭公,就是唐朝魏征。

因其被封為鄭國公,而有‘魏鄭公’之稱。

所以這道史論題的意思就是:

論述:從古至今,以勸導感化的方式直言進諫的,沒有比大漢諸葛武侯做得更好的,以冒犯聖顏的方式直言進諫的,沒有比唐朝魏征更厲害的。

既然武侯這裡用的是勸化,那指的就不是昭烈帝,而是後主。

武侯與後主情若父子,且後主孱弱,所以他直言進諫的方式有些類似於養兒子,以教導感化為主。

蘇潤能肯定的是:出卷人出這題的目的,肯定不是給當今皇帝找個爹。

因此,這道史論的論述方向,他覺得應該往魏征的方向靠攏。

確定了方向,蘇潤繼續剖析魏征。

身為諫官,魏征?儘忠拂過,但也沒少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唐太宗下不來台。

大炎是封建王朝。

皇權至上。

皇帝需要敢拋出性命不要,說實話的諫官。

但是不一定需要魏征這樣冒犯天顏的。

該寫的寫,不該寫的彆寫。

拿不準能不能寫冒犯天顏,蘇潤就狡猾的繞過了這一部分。

他直接以‘君明臣直’為論點。

先說諫臣對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引出魏征後,通過唐太宗來拍熙和帝馬屁:‘太宗明,然今上更明’,中間時不時引經據典一番,最後再表達一番大炎日盛,自己希望成為魏征這樣的直臣,武侯這樣的忠臣雲雲。

蘇潤塗塗改改,打完初稿,太陽就已經升到了正中。

他正想再好好修改一番,肚子裡就嘰裡咕嚕的叫了起來。

餓了。

蘇潤捂著肚子,看著不甚滿意的文章,感慨道:

“怪不得這一場隻有兩道題,卻要考兩日。”

“一天時間還真不夠!”

他理了理書桌,問考場衙役要了午飯來吃。

考場提供的午飯是一個白麵饅頭和一碗稀稀的米粥。

這就很不錯了,都是精糧!

小老百姓們一年到頭才能吃幾次白麵?

蘇潤咬著乾巴巴的饅頭,就著稀粥,一邊吃,一邊思索著,將文章修改了一遍。

吃完飯,蘇潤困勁兒上來了。

他將答卷小心放好,然後把號板合在一起,蜷著身子睡了個午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