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起到一個鎮宅的作用,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蘇潤好不容易穿過人海,卻在學堂大門外,被兩個沒見過的壯漢攔住。

自報姓名後,才被放進來。

待走進西廂房,司彥、徐鼎、張世、葉卓然已經在裡頭等著了。

蘇潤邊整理衣服,邊感慨:

“天呐,外麵求學的人太狂熱了,路都被堵死了!”

聞言,兩天前因為晚走了半天,就再也沒能走出學堂半步的司彥,難得歎了口氣,眉宇之間流露出淡淡煩躁:

“彆說進來了,彥與夫子這兩日都沒能出去。”

“若不是璨之聽聞學堂驚變,及時讓家丁來守門,隻怕學堂的門都被衝破了!”

“啊?”原來夫子和德明被困在學堂了。

蘇潤目中流露出同情之色。

同時暗自慶幸:

得虧讓二哥幫忙使計策禍水東引了,不然他遲到還不讓夫子抓個正著?

司彥抿緊嘴唇,沉默不語。

而張世眼睛一眯,含笑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子淵還不知道吧?”

“我們前幾日看榜的那個包廂,現在已經被酒樓掌櫃改名為文曲軒了!”

“價格翻了幾番,但依舊有人趨之若鶩。”

“就為了在那窗邊站著,遙望榜單!”

徐鼎略帶無奈地搖頭一笑,補充道:

“除了昌永說的外,他們還特意湊夠六人,模仿我們六個當時的衣著打扮,連站的位置和姿勢都一樣。”

這是徐鼎親眼所見。

前日,他帶著自家老爹去看榜時。

一回頭,就看到了幾個假冒偽劣的人物,正站在窗口看著下麵。

徐鼎當時就失去了語言組織功能。

隻覺得渾身都不舒服,滿眼複雜地離開了。

“行!會玩兒!”蘇潤驚訝挑眉,隻能這麼說。

他也沒想到,自己居然不小心引領了一波古代版網紅打卡的潮流!

張世見蘇潤沒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心念一轉,看了眼外頭。

確認夫子沒在院子後,張世這才壓低道:

“子淵,聽說連張縣丞都來學堂走了一趟,想把小兒子塞進來。”

蘇潤帶著詢問的目光看向司彥。

“夫子這幾日見了不少人,挑到了些不錯的苗子。”司彥頓了頓,瞥了眼西廂房的書案,淡淡道:“估計這裡不夠坐。”

這下,蘇潤就真的有些煩了:“但願能讓我們安心備考!”

府試在即,他可不想跟人搞什麼交際,全把時間浪費了。

眾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花枝招展的梁玉姍姍來遲。

縣試取中,梁玉心情大好。

精神抖擻不說,衣著打扮又精致了不少。

而且因為上次拿臭號的原因,梁玉這兩日新多了個熏香的愛好。

“諸位同窗。”梁玉喜眉笑眼,淺淺作揖:“玉承蒙各位相助才有今日,這是爹爹一早就準備的謝禮,可萬萬不要推拒!”

東西是梁父一早就準備好的。

本來想等他們謝完縣令和夫子,第二日再送。

也免得傳出去說他們不懂禮節。

但突如其來的假期,打亂了原本的安排,就拖到了今天。

跟在後麵的六順和八方,立刻搬著禮盒過來。

梁玉最先將一個紅色錦盒遞給蘇潤。

蘇潤稍一停頓,也不客氣,順手就收下來了:

“代潤多謝梁伯父厚愛!”他跟梁家如今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又跟梁玉關係頗好,些許禮物罷了,沒什麼不能收的。

見蘇潤收下,其餘人也不推辭了。

司彥瞥了眼天色,見巳時已至,便收好盒子,提醒眾人開始學習。

程介踩著點兒過來,聽著屋中的雜音,皺皺眉,叫走了六順和八方。

又關上門讓他們學習。

但外頭的喧鬨依舊不時傳進眾人耳朵,聽的人心浮氣躁。

就在梁玉打算摔筆的時候,程介又進來了:

“子淵,你們六人從今日起全部搬去後院書房學習。”

程介不是拿喬的人。

這兩日,看得上的學生,他已經收下了。

外麵的既然沒收,那再鬨他也不可能收的。

人他趕不走,就隻能讓蘇潤他們換個稍微清淨點兒的地方。

順便把這裡騰出來給新來的學生。

免得新學舊生攪和在一起,影響蘇潤等人備考。

“是!”蘇潤等人齊齊高興應聲。

何止梁玉?

這麼吵,蘇潤簡直想罵人。

其餘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程介一發話,蘇潤等人手腳麻利地開始搬桌子、挪椅子。

這院子後院不大,一排三間都是後罩房。

其中,一間是司彥的臥房,另外兩間是程介的臥房和書房。

程介今年已經三十有六。

當年他弱冠之年考上秀才,成為廩生。

本來前途大好,但雙親卻先後去世。

守孝六年後,他娶了親,但妻子難產,一屍兩命。

從那之後,程介就開辦了這個學堂,教授學生,也放棄了科舉。

因家中隻有他一人,所以偶爾會留宿在此。

此次,程介就是將自己的書房騰出來,給蘇潤等人做了備考的學堂。

搬進後頭,果然安靜了很多。

眾人也終於能靜下心來鑽研功課。

府試的考試範圍雖然還是四書五經,但考試形式卻從四書文、經義題變成了帖經、雜文和策論。

帖經就是任取四書五經中的某一段,然後用紙條貼蓋其中數字或數句,考生默寫缺失的文字。

類似於填空題的模式,主要考察考生對經典的熟悉程度。

雜文則泛指詩、賦、箴、銘、表、讚等,但府試難度還沒有那麼高,隻固定考詩、賦各一首。

策論就是策問和史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主考官根據重大時政問題出題,考生陳述政見,發表主張,理論聯係實際,免得通過科舉的都是些紙上談兵的無用之人。

換了地方後,程介把人扔後院就不管了,隻隔一段時間過去看看。

該教的早就教完了,現在隻能他們自己學習,查漏補缺。

其實。

很多問題蘇潤他們內部就能解決,很少需要程介操心。

真論起來,程介在這裡,不過是起到一個鎮宅的作用罷了。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