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帝王心,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龍行風,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月廿一。

京城。

紫宸殿。

年過不惑的熙和帝,正坐在龍椅上批閱奏折。

許是國事操勞,熙和帝鬢發已漸見花白。

“唉……”

長長的歎息聲帶著無儘的憂愁,響徹在空蕩的宮殿中。

宮人頓生警惕,紛紛垂首靜默。

就連熙和帝的心腹太監許忠義,也不例外。

這種情形,隻有當今太子趙叡趙鴻然敢接話:

“父皇,是何處天災?亦或邊疆不穩?”

大炎帝後伉儷情深,六宮空置。

熙和帝膝下的兩子三女均出自中宮。

趙叡乃熙和帝嫡長子,今年二十有二。

他剛出生就被封為太子,三歲被皇帝帶在身邊教導,五歲開始參政。

熙和帝極為重視他,對東宮三師選擇慎之又慎。

趙叡也不負眾望,睿智而沉穩,一身王者風範不弱其父。

如今已經為熙和帝分擔了將近一半的朝政。

大炎上上下下都清楚:

趙叡是板上釘釘的下任皇帝。

聞聲,熙和帝將手中奏折遞給兒子,語氣稍有些倦怠:

“大蕃欲效仿南夷與赤狄,讓其可汗娶我朝公主以結秦晉之好。”

前朝藩鎮割據,天下大亂。

大炎王朝先祖走投無路,被迫稱帝,建立了大炎王朝。

但未及平定天下,先祖人就去了。

先皇繼承遺誌,自登基起就決意重整山河,蕩平天下。

但曆經數十年大戰,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不時還有天災。

先皇苦心經營,也隻是堪堪穩住風雨飄搖的家國而已。

百年過去,大炎周邊依舊群狼環伺:

北有大蕃、西有赤狄、大柔、大真等小國,南越還有蠻夷諸部落。

到了第三代的熙和帝手中,民困國貧,還常有外敵犯境。

熙和帝無法,隻能對內,提升國力,積累底蘊;對外聯姻,攜同盟給共抗外敵。

為此,他不得不將兩位公主,先後嫁給南越世子和赤狄可汗。

隻是熙和帝年事漸高,身體每況愈下。

知道有生之年無法完成先祖遺誌。

隻能將平定天下的宏願寄托在趙叡身上。

自己則是日日勤政愛民,希望交托給後人的不是爛攤子。

趙叡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看完後,當即把奏折摔了。

但他即便發怒,也儘力冷靜著進言:

“父皇!聯姻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我大炎與大蕃乃是宿仇,仇怨不可解。”

“大蕃這幾年擾境越發頻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將小妹嫁過去,與送死何異?”

“且那大蕃可汗已經四十有五,小妹才十四,他這是欺我大炎無人!”

南越和赤狄求娶大炎公主,聯姻的人選不說後宮乾淨,至少年齡相仿。

這大蕃可汗連著死了三個閼氏不說,年齡比熙和帝還大兩歲。

打著聯姻的名頭來試探,還要糟蹋他妹妹?

這怎麼能忍?!

熙和帝揉揉發漲的太陽穴,緩聲道:

“朕已打算以婉兒年幼為名,回絕此事。”

“隻是……大蕃蠢蠢欲動,估計忍不了幾年了!”

熙和帝膝下就這幾個孩子,自然疼愛,不舍得遠嫁。

隻是他身為一國帝王,必須先國而後家。

當年形勢危急,聯姻勢在必行。

他也隻能在交好的鄰國中,給女兒挑個稍好些的夫婿。

但大蕃就……

算了吧!

趙叡心知熙和帝打算,穩穩心神後,沉聲道:

“父皇!如今大炎國力漸盛,再有幾年,必能支持一戰。”

“兒臣習武多年,又熟讀兵法,麾下乘雲騎也日趨成熟。”

“若大戰降臨,兒臣願親自領兵上陣,披甲執劍,為國而戰!”

他已經為這一日準備許久了!

看著意氣風發的長子,熙和帝滿意地頷首。

但太子安危事關國本,不能玩笑。

熙和帝還是道:

“聖主不乘危而徼幸。”

趙叡知道,熙和帝這是再次拒絕了自己。

父子倆又聊了幾句邊塞之事,就又沉下心批閱奏折了。

一摞摞批複好的奏折被小心拿走,大太監許忠義又拿來了一批,放在熙和帝手邊。

熙和帝隨手拿起一份,正是清河省巡撫的奏折。

巡撫乃從二品官職,也算是封疆大吏。

如今又是收麥農忙時節。

熙和帝生怕是遇到什麼洪澇天災,弄得民不聊生,忙打開來看。

很快,熙和帝的目光變得古怪。

但隨著他翻看奏折的速度越來越快,熙和帝的目光越發明亮,麵上的神色也激動起來。

“清河省書生竟然研製出了收麥寶器!”熙和帝喜不自勝:“大善!”

將奏折遞給太子,熙和帝又高興道:

“許忠義!快去將清河巡撫派人護送到京的寶器安置在官田裡,朕明日要共邀群臣,參觀寶器!”

太子趙叡也道:

“若功效果如其上所言,那我朝便可開墾更多荒地,增收稅糧,以富國庫!”

他們遲遲不能對外征伐,除了軍力薄弱外,便是國庫空虛,根本無法支撐大軍作戰。

“正是如此!”熙和帝笑著點頭。

雖說冬小麥早已經收完。

但皇帝發話,農官很快找到了臨近成熟的春小麥麥田。

翌日早朝過後。

熙和帝親率百官去往郊外官田。

看著農人用綽子‘唰唰刷’收著麥子,而麥穗用連機碓一敲,再用打風機一吹,就快速完成了脫粒。

文武百官沸然:

“如此神物,國之大幸啊!”

“百姓有福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天佑我大炎!”

……

眾人躬身齊拜,齊呼萬歲。

熙和帝親眼見證這三物的神奇之處,確定此物有用,也是大喜。

龍口一張,一連串的封賞就下去了:

“傳朕旨意,茲有清河巡撫獻寶有功,賞賜貢茶、瓷器……青陽知府陸平先破盜案,又……擢升一級;玉泉縣令蕭正……擢升青陽府同知。”

“柳林村蘇家接連……忠義之家,長兄如父,著敕命蘇家長子蘇豐……賜蘇行銀百兩、賜蘇潤……以示嘉獎!”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