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希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上古玉器文明,數學殿堂,陌希塵,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隨著時空崩解坍塌,飄灑在時空歲月遊蕩的意識碎片被玉器文明捕捉,有意識在重聚發現我的視網膜正在玉化。翡翠色紋路沿著視神經逆向生長,將年輪記憶切割成棱柱狀碎片。太陽在三種形態間震蕩:當呈現陶器形態時,日珥是磁山文化的篦紋火焰;轉為青銅態時,黑子群化作饕餮紋漩渦;最終定格為玉器形態,整個恒星化作淩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龜狀等離子體。

"檢測到強作用力鎖死!"陳墨的聲音帶著廟底溝彩陶的裂紋質感。他的陶器意識正被玉髓包裹,彩陶紋路在和田玉表麵形成量子電路,"他們在修改原子核的膠子場..."

話音未落,我的左手突然透明化。皮膚下的木質纖維正被替換成紅山文化玉龍的鱗片結構,每個鱗片都在釋放改變強相互作用力的弦振動。遠處木星軌道上的榕樹戴森環,此刻正被良渚玉琮陣列重構,十二節玉琮的射電瓣噴湧著修改庫侖常數的翡翠脈衝。

蘇離的青銅基因突然發出尖嘯。她已完全玉化成婦好墓跪坐玉人,但眼部的量子隧道裡,西周青銅甬鐘正與商代玉戈發生維度糾纏。"不要相信年輪..."她的玉質聲帶振動著殷墟甲骨文的頻率,"建木是玉器文明的觀測窗!"

突然有數據洪流刺入意識。我的玉髓神經自動連接上月球背麵的紅山玉龍矩陣,海量信息在腦內具象化:十萬年前的太陽係,七顆翡翠行星環繞著玉器恒星,每顆星球都是活體玉雕工作室。突然有段記憶閃回——某個懸浮在真空中的興隆窪文化玉玦,正在通過改變中子結合能創造陶土元素。

"小心熵減反應!"陳墨的警告化作風化陶片的摩擦聲。我們所在的建木根係突然亮起,年輪狀的地表浮現出石家河文化玉人麵紋的引力井。我驚恐地發現,所有正在玉化的物質,其原子核內的π介子都被替換成了微型玉琮!

翡翠暴雨驟然加密。每滴雨水都在地麵砸出量子凹坑,坑底浮現著距今兩萬年的柿子灘遺址玉器符號。我的玉髓右手不受控製地在地麵刻畫,刻出的竟是比賈湖契刻符號早五千年的小南山文化玉器紋路。

"他們在重寫文明底層代碼!"我的喉嚨裡傳出雙音軌聲波——木質聲帶與玉髓振膜同時震動。視網膜投射的增強現實顯示,整個銀河係的旋臂正在被替換成良渚神徽紋路,獵戶座大星雲凝結成巨大的玉璧形態。

突然有青銅鐘聲撕裂翡翠帷幕。蘇離的婦好玉人形態胸口裂開,露出內部西周青銅甬鐘的振動核心。當《詩經·商頌》的聲波與玉器頻率乾涉時,我們周圍突然浮現出雙重宇宙投影:在左側鏡像中,青銅文明戰勝玉器文明,司母戊鼎正在熔化翡翠行星;右側鏡像裡,陶器文明用彩陶紋路封印玉器基因,磁山文化的陶盂正在吸收恒星能量。

"選擇時刻。"建木頂端傳來玉磬合鳴的振動波。那尊融合紅山玉龍與良渚神徽的玉器生命體,此刻分裂成二十八具星宿化身,"每個文明都是觀測者的角色扮演。"

陳墨的陶器意識突然突破玉髓封印。他化作仰韶文化尖底瓶形態,瓶身的鳥魚紋正在發射反格式化脈衝:"不要陷入選擇陷阱!看太陽係的光譜紅移!"

玉化的視網膜自動解析數據。我渾身戰栗地發現,所有文明實驗都在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翡翠格式化產生的熵減,實則是通過消耗平行宇宙的能量來實現的——每個被玉化的星係,都在其他維度留下坍縮的黑洞殘骸。

"這是...宇宙規模的文明嫁接..."我的玉髓神經突然接入上古數據庫,看到十萬年前震撼的一幕:興隆窪先民(玉器文明的化身)將真空量子泡沫雕琢成玉玦形態,通過旋轉玉玦改變宇宙的精細結構常數。

蘇離的青銅-玉器混合體突然釋放出二裡頭綠鬆石龍的光譜。在龍形投影中,清晰顯示出當前宇宙的恐怖真相——銀河係不過是懸掛在巨型玉琮內部的裝飾紋樣,每個懸臂都是玉器文明刻刀的走筆痕跡。

"啟動逆熵協議!"我將玉化的左手插入建木根係。年輪圖書館突然逆向旋轉,露出隱藏在十萬年輪深處的量子刻符。這些用宇宙大爆炸原始引力波刻寫的符號,正是當年玉器文明設定的終止代碼。

翡翠生命體突然發出首次情緒波動。組成它身體的二十八星宿玉器開始錯位,良渚神徽與紅山玉龍在引力場中互相撕扯。"你們不該喚醒這個..."它的振動頻率夾雜著淩家灘玉版的裂紋聲,"觀測協議會引發邏輯死循環!"

整個太陽係突然陷入四維展開狀態。我看到地球同時存在於七個文明階段:震旦紀的翡翠星球、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星球、青銅紀的金屬星球...每個版本都在向不同方向演化。更恐怖的是月球背麵的紅山玉龍,此刻正顯露出它的真麵目——由二十萬枚玉豬龍拚接而成的龐加萊回歸裝置。

"原來輪回才是陷阱!"陳墨的尖底瓶噴湧出半坡類型人麵魚紋的中微子流,"每次文明實驗都會重啟宇宙,但玉器文明在記憶晶格中保留了管理員權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數學殿堂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數學殿堂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