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章 做官經驗不足,大明第一牆頭草,隨輕風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榆不是不需要幫忙,而是因為陸白衣這個人太愛蹬鼻子上臉,行為模式又飄忽抽象,身份還敏感。

所以白榆心裡必須仔細合計,不到萬不得已時刻,他並不想找陸白衣這個完全不可控的人合作。

然後白榆對錢指揮說:“我白榆生平最討厭的行為之一,就是大事小事都要托關係。

想買匹好馬而已,還要去找太仆寺,這也太大題小作了!”

錢指揮隻覺得白榆右臉上寫著一個“雙”,左臉上寫著一個“標”。

正在這時候,白榆的家丁白曹匆匆走了過來,向白榆稟報說:“已經打探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王百穀的近況了。”

白榆立刻急切的問道:“速速說來!我看看要怎麼碰瓷他!”

白曹繼續稟報說:“那王百穀前些日子已經受聘於禮部侍郎袁煒,在袁府做門客。”

怎麼又是一個壞消息?白榆不禁雙眉緊鎖,自言自語道:

“想不到王百穀已經有了如此硬紮的靠山,這下可不好欺負了,還怎麼去碰瓷?”

禮部侍郎看似平平無奇,但袁煒實力並不體現在官職上,乃是當今四大中生代青詞高手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四大之首。

如今嘉靖皇帝身邊寫青詞的文化人裡,除了嚴嵩、徐階這些老一輩,就是袁煒為首的四大青詞高手了。

懂行的都知道,這四大中生代青詞高手都是預備內閣大學士,在曆史上確實也被稱為四大青詞宰輔。

所以現在的袁煒是一位經常和皇帝互動、受皇帝喜愛重用、能在皇帝麵前說上話的大臣,一般人輕易不會得罪他。

這時代確實產生了大臣收留名士當門客的習俗,可能是因為嘉靖皇帝對文學的需求量大、要求又高,大家都不得不養槍手。

就算是才高八鬥、中生代第一禦用筆杆子袁煒也有卡文的時候,一樣需要有人幫忙代筆。

可是王百穀成了袁煒的門客,對白榆來說,情況就變得很棘手了。

混文壇就像是混圈,先前白榆策劃的四條中秋季文壇之路,還沒正式啟動就已經斷了兩條。

打通縣學人脈和碰瓷王百穀這兩個切入點,算是都廢掉了。

而陸白衣又不靠譜,那麼唯一剩下的路子,就是老師陳以勤的同鄉、文壇弄潮兒張佳胤。

看看天色,白榆又準備脫崗曠工了,對錢指揮說:“老錢你先盯著這邊,我去拜訪戶部張佳胤張郎中。”

距離中秋隻有不到半個月了,沒有太多時間耽誤,不然就過季了。

錢指揮說:“他對你肯定沒好印象,我料定你會白跑一趟。”

作為白榆最親密的“戰友”,錢指揮知道很多關於白榆的“黑料”。

比如白榆曾經誣陷王百穀調戲自家侍妾,逼著張佳胤為了搭救後輩王百穀,介紹裕王府講官陳以勤這個同鄉給白榆當老師。

人和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就憑這個第一次見麵經曆,張佳胤能對白榆有什麼好感?

白榆答話說:“事在人為,隻要見到了張郎中,我自有花言巧語說服他!”

對於自己的信息差優勢,白榆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憑借信息差優勢,已經不知擺平了多少人。

而後白榆離開了都察院門房,黃昏左右時候,就到了小時雍坊張佳胤府邸。

卻見在張家大門外,竟然聚集著十幾個人在等候,讓對文壇缺乏直觀印象的白榆小小吃了一驚,細想之後就能理解了。

作為潮流組合複古派後七子之一,張佳胤在文壇相當有影響力,又是後七子目前唯一在京的人物。

而且更的關鍵是,張佳胤還當著戶部郎中這個非常有實權的官職。

文壇影響力加實權官職結合起來,肯定能形成一股向心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的內閣大學士兼文壇盟主李東陽。

又加上臨近中秋佳節,正是文壇活動高峰期,張佳胤宅邸自然會出現這樣的密集拜訪現象,跟上下班時間地鐵人多一個道理。

所見所聞讓白榆更加確定,隻要能搭上張佳胤的線,混入主流文壇不成問題,中秋雅集請帖也不是問題。

按照規矩,白榆將拜帖投給張家門子,然後和其他人一起在大門外等候。

時不時的有人出來,又不時不時的有人被請進去,不過在大門外等待的人似乎始終不見少。

一直到了深夜,大門外仍然還有十幾個人沒被請進去,包括白榆在內。

此時張家門子出來宣布說:“我家老爺要休息了,諸位請回吧。”

惹起一片唉聲歎氣,但沒人罵街,都很有風度的默默離去。

白榆無語,先前還想著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佳胤提攜自己混圈。

結果從黃昏等到深夜,連麵都沒見到,準備的說辭完全無用武之地。

自己用的是陳以勤弟子這個身份投的拜帖,居然沒被請進去見麵?陳以勤和張佳胤不是同鄉好友嗎?

要說這不正常吧,又不隻是自己,外麵同樣還有一群人沒進去,有人甚至來過兩三次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明第一牆頭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牆頭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