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氓又有文化了,大明第一牆頭草,隨輕風去,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完成最初始的部署後,白榆看著身邊三十多個新老手下,忽然感到,自己確實挺討人嫌的。
假如自己是某單位的保安,帶著一兩個人守在保安室當然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動輒幾十個保安進進出出,或者在單位大門聚集著呼呼喝喝的,那就比較招人煩了。
現在白榆身邊這三十多下屬,其中十來個是先前招納的、包括家丁在內的老下屬,相對更忠心可靠。
其餘二十幾個都是近幾天招來的,沒跟著自己戰鬥過,忠誠指數完全未知。
於是白榆心裡產生了一個想法,對眾人道:
“我雖然隻是一個總旗,但也是要臉麵的,麵對左都禦史周總憲的壓迫,我一定反抗到底!
三天後,周總憲會動用禁卒強行驅逐我們,如果與我們爆發劇烈衝突,可能會受傷甚至丟掉小命。
周總憲動用權力,把我們這邊的人送進監牢,也不是沒可能。
所以醜話說在前麵,不願意與我一同奮戰到底的人,從明天開始,就不用再來了!”
自己已經把形勢說得這麼嚴峻,能堅持到三天後再跑的人,那也算是有挽留價值。
至於明天就迫不及待跑路的,以後有多遠滾多遠,永遠不可用。
卻說在京城的另一端,東安門內東廠衙門裡,協助廠公黃錦主持東廠日常工作的馮保正準備下班。
受幾百年後某部大明同人電視劇影響,很多人以為馮保此時隻是個小卡拉米,還在裕王府當差攢資曆。
其實真實的馮保已經是司禮監秉筆太監級彆的人物了,隻是資曆淺,排名還比較靠後。
那部時間線同在嘉靖後期的同人電視劇裡,大部分人物都與曆史對不上號,偏偏在明粉中影響力還巨大。
白榆用AI檢索資料時,往往都要排除掉來自電視劇的大量乾擾項。
比如電視劇中上來就敢與小閣老對轟的大佬高拱,此時其實還在與白榆新認的陳老師一起,在裕王府夾著尾巴當講官。
又比如鼎鼎大名的徐階,此時還不是次輔,隻是第三大學士,而真正次輔是一個叫呂本的不太出名大臣。
卻說馮保剛走出公堂,就有人匆匆趕了過來,將最新情報遞上。
東廠就是乾這個的,馮保不以為意,信手打開並閱覽內容。
裡麵就一條信息:左都禦史周延公然長期懈怠公務,連續四十三天沒到衙門視事。
馮保有點無語,隻有完全不懂官場規矩的生瓜蛋子才會傳遞這種信息吧?
不是清澈的新人,真乾不出這種天真幼稚的事情。
但馮保好奇的看了眼末尾的簽押後,不禁陷入了深思。
白榆是清澈的新人嗎?是一名不了解規矩的生瓜蛋子嗎?
東廠太監有個職責,就是定期向皇帝奏報彙總的情報。
可馮保肯定不會把手裡這份“某大臣連續四十三天曠工”的情報奏報給嘉靖皇帝。
沒彆的原因,就是怕嘉靖皇帝心虛多想。
萬一讓嘉靖皇帝猜疑,這情報是隱喻皇帝十幾年不上朝,那不是自討苦吃嗎?
沒苦硬吃絕對不是馮保的風格,雖然想不通為什麼白榆會發來這份情報,就先放下不管他。
第二天,錢千戶去上直的路上,路過長安右門外大街,看到路邊又被張掛了新的揭帖。
這種揭帖類似於幾百年後的“大字報”,乃是近些年開始在京師流行的一種輿論工具。
揭帖內容多是政治性的,以針砭時弊的批判性內容為主,基本上都是匿名的。
長安右門外大街作為很多官員上衙的必經之路,更是揭帖的重災區。
錢千戶看到有新的大字報,就好奇的湊過去看了眼,隻見上麵寫道“連續四十三天不上衙......”
於是錢千戶很無語,也看不下去了,來到都察院門房,對白榆說:“你在街頭發揭帖,也不會有用啊。”
白榆毫不在意的說:“本來也沒指望有用。”
錢千戶又道:“但是這也太明顯了,稍微有查訪,就能知道揭帖是你發的。
周總憲連續四十三天不上衙這種信息,隻有你在較真,揭帖不是你發的又能是誰?”
白榆詫異的說:“我本來也沒想隱瞞身份呢啊,你沒看到帖子最後?上麵有我的署名,我是實名發帖!”
錢千戶:“......”
彆人發貼都是匿名,唯恐讓彆人猜到是誰,隻有你白榆竟然署名。
這是活了幾十年,所見到的第一個實名發帖的人,果真是精神病人思路廣。
緩過來後,錢千戶又歎道:“你當真是魯莽,竟敢公開批評總憲,隻怕世人反過來要指摘你。
輿情是掌握在讀書人手裡的,你不過就是一個廠衛總旗,竟然敢公開批評頂級文官,他們隻會覺得你不配。”
白榆眨了眨眼,答道:“我是以宛平縣縣學生員這個身份發的貼,有什麼問題?
我也是讀書人啊,我大明講究言路暢通,豈有不讓讀書人說話的道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第一牆頭草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第一牆頭草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