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東土歸秦始,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日後,臨淄的街道上已經能看到秦旗與齊旗並排飄揚。市集裡,秦半兩錢開始流通,商販們用秦地的度量衡稱重,雖然還有些生疏,卻沒人再爭執。學堂裡,孩子們跟著博士念《倉頡篇》,聲音朗朗:“大秦一統,天下歸心……”

嬴政站在稷下學宮的藏書樓裡,翻著剛整理好的典籍。韓非正在給齊地的學者講解《韓非子》,李斯則在核對鹽田改良的賬目。田建帶著女兒田靈兒,正看嬴扶蘇寫秦篆。

“扶蘇哥哥,這個‘海’字好難寫。”田靈兒皺著小臉,手裡的毛筆抖個不停。

嬴扶蘇握著她的手,一筆一劃地教:“你看,左邊是水,右邊像海浪——齊地靠海,你天天看海,就能寫好了。”

趙姬和田月坐在廊下,看著女孩子們學算珠。田月指著一個穿紅裙的少女:“那是臣的小侄女,以前連賬本都看不懂,這幾日跟著張公子學算數,竟能算出織錦的成本了。”

趙姬笑著說:“等律法完善了,就讓她們考女官。織坊的賬房、學堂的先生,都能由女子來做。當年我在臨淄開酒樓,若有如今的律法,也不用偷偷摸摸怕人說閒話了。”

田月眼睛一亮:“太後說的是!昨日我去市集,看到秦地來的女子在賣胭脂,賬本記得清清楚楚,連稅吏都誇她會算——齊地的女子,也能這樣嗎?”

“當然能。”嬴政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卷竹簡,“李斯剛擬了《女學令》,齊地每縣建一所女學堂,教織布、算數、識字。三年後,選優秀的女子去鹹陽進修。”

田靈兒忽然舉手:“秦王伯伯,我能去女學堂嗎?我想學繡秦旗!”

嬴政笑著點頭:“當然能。不僅能學繡旗,還能學兵法——隻要你想學,大秦就有地方教。”

又過了半月,齊地的事務漸漸步入正軌。郡守們上奏,說百姓們已開始用秦篆寫家信,漁稅減半後,漁民們多交了三成海產;女學堂裡擠滿了報名的女子,連頭發花白的老嫗都想來學認字。

這日清晨,嬴政在臨淄城外舉行了祭天儀式。祭壇上,擺放著六國的青銅禮器,由韓王、趙王、魏王、田建共同獻上。

“蒼天在上,”嬴政手持玉圭,聲音傳遍四野,“自周室衰微,天下分裂五百餘年,戰火不休,百姓流離。今六國歸一,四海臣服,孤願以天子之身,護佑萬民,興農桑,辦學堂,通溝渠,利工商——願從此刻起,天下無戰,歲歲安康!”

禮炮聲響徹雲霄,百姓們山呼萬歲,聲浪比海浪還要洶湧。張良站在人群裡,看著嬴政被陽光鍍上金邊的身影,忽然覺得,手裡的繡針真的不紮了。他悄悄摸出那個蒲公英荷包,銀線繡的絨毛在風裡仿佛真的要飛起來。

祭天結束後,嬴政召集群臣:“明日啟程回鹹陽。李斯,你留下監修臨淄到鹹陽的馳道,三年內要通車。蒙恬,帶齊地水師去琅琊台,造十艘大船,孤要看看海的儘頭有什麼。”

“臣遵旨!”兩人齊聲應道。

田建上前一步:“秦王,臣已收拾好典籍,願即刻隨大王去鹹陽。”

嬴政點頭:“好。博士宮的位置已備好,那些孤本、善本,就交給你了。”

當晚,臨淄城再次張燈結彩,百姓們自發在街道兩旁擺上宴席,要為嬴政送行。田月帶著女學堂的學生們,獻上了一麵巨大的秦旗,旗麵上用金線繡著“天下一統”四個大字,針腳細密,比鹹陽宮的禦旗還要精致。

“這是齊地女子連夜繡的。”田月捧著錦旗,眼中閃著光,“她們說,以前繡的是齊旗,如今繡的是秦旗——但心裡想的,都是自家的日子能越來越好。”

嬴政接過錦旗,輕輕撫摸著上麵的金線:“告訴她們,這麵旗,朕會掛在鹹陽宮的正殿前。讓所有來鹹陽的人都看看,這是齊地女子的心意,也是天下百姓的心意。”

第二日清晨,隊伍啟程回鹹陽。臨淄百姓沿街相送,孩子們舉著用秦篆寫的“秦王萬歲”木牌,漁民們劃著船在護城河上列隊,女學堂的學生們齊聲唱著新學的秦地歌謠。

張良坐在馬車上,撩開簾子回望。臨淄城的輪廓漸漸遠去,陽光下,那麵巨大的秦旗在城樓上飄揚,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在想什麼?”嬴政的聲音從隔壁馬車傳來,“是不是舍不得齊地的織坊?”

張良臉一紅,高聲回道:“不是!臣在想,回到鹹陽後,能不能……能不能去博士宮幫忙整理典籍?”

嬴政的笑聲傳來,帶著一絲欣慰:“準了。不過你的繡活還得練——孤的公主們,還等著你的蒲公英荷包呢。”

馬車緩緩駛離臨淄,奔向鹹陽。道路兩旁,新栽的楊柳抽出嫩芽,遠處的田野裡,齊地的農夫正用秦地的農具耕作,田埂上,孩子們用秦篆寫著自己的名字。

張良靠在車壁上,手裡攥著那個蒲公英荷包,忽然覺得,天下一統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就像這蒲公英的種子,落在哪裡,就能在哪裡生根發芽,開出新的花來。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