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秦燕雙線事
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秦燕雙線事,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鹹陽宮議政殿的銅鐘在卯時三刻準時敲響,聲震宮闕。嬴政身著玄色龍袍,端坐在王座上,案幾上攤著謄抄工整的《楚地治理十八策》,書卷邊緣用朱砂細細標注,足見其重視。
“楚地治理章程,諸卿已看過三日,可有異議?”嬴政的目光掃過階下,韓非、李斯、王翦等人皆神色肅然。
韓非出列奏道:“大王,章程中‘楚地神社由官吏監管’一條,臣以為可再添一句——‘凡祭祀所需牲畜、祭品,由縣府按戶分攤,不得由巫祝私自斂財’。去年楚地有巫祝借祭江之名,強征百姓牛羊,導致民怨沸騰,此條可防微杜漸。”
嬴政頷首:“準。李斯,即刻添入。”
李斯提筆蘸墨,在書卷上快速補寫,筆鋒遒勁:“臣還有一事需奏請——楚地絲綢產量豐沛,若能引入秦地織錦技藝,改良織法,必能增收。臣建議在郢城設‘織工坊’,派秦地織師傳授技藝,再由官商統一收購,銷往六國,可為國庫添一大筆收入。”
王翦粗聲接話:“織錦雖好,軍防更不能鬆。楚地水師整編已近尾聲,項燕雖儘心儘力,但江東舊部仍有抵觸。臣請在江東設‘水師學堂’,讓秦楚將士同堂受訓,學秦律、練陣法,日子久了,自然能消除隔閡。”
嬴政指尖輕叩案幾:“水師學堂要設,還要請項燕兼任總教習——他在楚地水師威望高,由他主持,事半功倍。蒙毅,你負責擬定學堂章程,務必兼顧秦楚將士習性。”
蒙毅躬身領命,殿內群臣再無異議。嬴政將書卷合上,沉聲道:“韓非暫留楚地,以廷尉之職督導治理;李斯協調秦地物資,確保楚地春耕不受影響;王翦坐鎮郢城,節製軍政。三月後,孤要看到楚地各縣報來的流民歸籍名冊、新開墾的田畝數、學堂入學的孩童數——若有一項不達標,相關官吏,提頭來見!”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和,聲浪撞在殿梁上,久久不散。
與此同時,燕國薊城的城門剛在辰時打開,一輛不起眼的青布馬車便隨著人流緩緩駛入。車簾掀開一角,露出柳湘湘清麗的麵容,她望著城頭飄揚的燕旗,輕聲道:“總算到了。這一路風餐露宿,骨頭都快散架了。”
張龍揉著酸脹的腰,苦笑道:“燕國比楚地冷多了,剛入秋就透著寒氣。咱們先去飲霜閣,暖和暖和身子再說。”
馬車在巷陌間穿梭,最終停在一家素雅的茶館前。“飲霜閣”三個篆字刻在青石板上,門楣掛著兩串風乾的山楂,透著幾分市井氣息。劉媽掀簾下車,剛要推門,就見一個身著灰布短打的掌櫃迎了出來,約莫三四十歲年紀的中年男人。
“是柳姐和張大哥吧?”掌櫃的聲音帶著笑意,眼角的疤痕也隨之舒展,“可把你們盼來了!”
柳湘湘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柳城,多年不見,你倒是一點沒變,還是這副精打細算的模樣。”
柳城哈哈一笑,引著眾人往裡走:“在燕國開店,不精打細算怎麼行?快進來,我備了上好的熱茶和剛出爐的栗子糕。”
內堂暖爐正旺,驅散了一身寒氣。柳城給眾人倒上熱茶,栗子糕的甜香彌漫開來。宋瑜咬了一口糕點,讚道:“柳掌櫃的手藝還是這麼好,比楚地的米糕對味。”
“喜歡就多吃點。”柳城看著眾人,忽然歎了口氣,“當年跟著夫人(趙姬)分赴各國,一彆就是十幾年。前陣子聽說魏地得手,楚地也平了,我就知道你們該來燕國了。”
張龍放下茶杯,神色凝重:“秦王有意伐燕,派我們來摸清燕國朝堂動向、軍備虛實。尤其是燕太子丹,聽聞他對秦敵意極深,暗中聯絡了不少六國舊部,你這邊可有消息?”
柳城臉上的笑意淡了幾分:“太子丹確實是塊硬骨頭。他在薊城養了不少死士,還偷偷打造兵器,明著對秦稱臣,暗地裡小動作不斷。燕王安於享樂,朝中大事幾乎都由太子丹說了算,想從他這裡找突破口,難。”
劉媽端起茶盞,指尖在杯沿摩挲:“那燕國的兵力呢?邊軍有多少,布防在哪?”
“邊軍約五萬,多是老弱,真正能打的是太子丹的私兵,約三千人,個個以一當十。”柳城壓低聲音,“布防圖我倒是有一份,但最近太子丹換了守將,怕是過時了。我正想辦法重新打探。”
柳湘湘忽然想起一事:“對了,夫人當年在燕國留下的舊部,還有聯絡嗎?”
“大多還在,隻是身份都換了,有的成了商販,有的在官府當差,平時不敢往來過密。”柳城說著,忽然拍了下大腿,“差點忘了,有個人或許能幫上忙——阿瑤。”
“阿瑤?”張龍幾人麵麵相覷,“這名字聽著耳生,是咱們的人?”
柳城搖搖頭,眼中露出幾分溫和:“不是,但跟咱們有些淵源。你們當年被夫人留在各個國家後,我還有阿魯青禾老周我弟弟和小翠跟著夫人來到了燕國,路上救下了一對姑侄,遭了山賊,流落到此。那小姑娘才八九歲的樣子,怯生生的,總跟著她姑姑,夫人見她們可憐,就讓她們在店裡幫忙,一住就是大半年。”
宋瑜好奇道:“後來呢?她們是什麼來頭?”
“後來啊……”柳城笑了笑,“有一天燕國王宮裡麵來了一個大官,突然帶著衛隊來店裡,對著那倆個姑娘就磕頭,我們才知道,那姑侄倆竟是燕國的公主和小郡主——阿瑤是燕王最疼愛的小公主,太子丹的親妹妹,那小女孩是小郡主,是阿瑤的侄女。”
劉媽驚訝地睜大眼睛:“公主?那她們怎麼會流落民間?”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