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魏地安邦與楚諜潛行
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魏地安邦與楚諜潛行,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鹹陽宮議事殿內,嬴政身著玄色冕服,案幾上攤開魏國輿圖,各地郡縣劃分、民生百態儘在其上。
蒙恬、李斯、韓非等重臣列於兩側,氣氛莊重而緊迫。
“魏國新定,諸卿且言,如何安邦?”嬴政抬手虛按,示意眾人落座。
李斯折扇輕搖,上前一步:“大王,魏地初歸,當以秦律為綱,郡縣製為骨。設郡守、縣令,派秦人官吏主政,輔以魏地賢能,如此政令通達,方能穩固。”
蒙恬拱手接話:“臣以為,當遣秦軍屯駐要地,威懾宵小。魏人尚武,需恩威並施,既以軍勢鎮之,又開倉賑濟、減免賦稅,收攬民心。”
韓非撫須點頭:“可效仿趙地之法,在魏地廣設學宮,教秦文、傳秦律,化魏人之心,使他們知大秦仁德,願為大秦子民。”
嬴政微微頷首,目光掃過殿內:“水淹大梁時,百姓受苦。需速派能吏,助魏民重建家園。”他看向荀子,“先生掌邯鄲太學,可遣學子入魏,授農耕、冶鐵之術,讓廢墟生新芽。”
荀子躬身應諾:“老臣定當遴選賢能,奔赴魏地,助百姓恢複生計。”
殿議持續至暮色四合,各項政令漸次明晰:以王賁為魏地監軍,領三千秦軍鎮守;任李斯門生馮劫為大梁郡守,主理重建;韓非牽頭修訂魏地律法融合細則,確保秦律落地;蒙毅統籌糧草物資,賑濟災民……
待重臣退去,嬴政獨坐案前,摩挲著輿圖上“大梁”二字,自語道:“魏地安,則中原穩。待楚、燕、齊歸降,天下一統可期。”
楚都郢城,暮春的雨淅淅瀝瀝,打濕了悅香樓的青瓦。張龍、劉媽、宋瑜三人策馬入城,馬蹄濺起水花,在青石板路上留下斑駁痕跡。
“總算到了。”張龍勒住韁繩,望著悅香樓朱漆大門,“這柳湘湘,倒是會選地方,郢城最繁華的地段,情報最是靈通。”
劉媽打斷道,“應該是夫人親自挑選的,就跟我們之前的聯絡點一樣。”
張龍聽到劉媽的話憨笑著摸著自己的頭。
劉媽整理了下衣襟,笑道:“當年夫人(趙姬)將咱們分散六國,在這楚地安插柳湘湘,便是看中她八麵玲瓏。這麼多年過去,也不知她變了沒有。”
宋瑜輕叩門環,不多時,門內轉出個伶俐丫鬟,福了福身:“三位客官可是要聽曲兒?樓上雅座請。”
張龍遞出塊碎銀,低聲道:“煩請通傳柳掌櫃,就說【玄鳥振翅,秦運永昌】”
丫鬟眼中閃過異色,匆匆入內。未幾,二樓珠簾輕晃,一襲月白紗裙的女子款步而來,眉眼間仍存當年風韻,正是柳湘湘。
“喲,可算把你們盼來了!”柳湘湘笑靨如花,上前拉住劉媽的手,“當年夫人留下我來負責楚地這悅香樓,一彆就是好些年,姐妹們可都還好?”
劉媽笑著回握:“都好,就是掛念你。這些年,你在楚地周旋,沒少擔風險。”
幾人入了雅間,丫鬟奉上香茶,柳湘湘屏退左右,才斂了笑意:“夫人可好?秦王如今……威勢愈盛了吧?”
張龍端起茶盞,輕啜一口:“夫人在鹹陽安好,秦王……正一步步實現天下一統的大業。此次我們來,便是為伐楚做準備,需你相助,摸清楚國朝堂、軍備虛實。”
柳湘湘攏了攏袖中香囊,眸中閃過精銳:“楚國這些年,楚王昏庸,權臣弄權,看似龐然大物,實則暗流湧動。我已在楚宮、將軍府安插了眼線,隻是……”她忽壓低聲音,“楚國水師都督項燕,手握十萬水師,是塊難啃的骨頭。他對大秦敵意極深,且治軍嚴明,想探他的布防,不易。”
宋瑜皺眉:“項燕……聽聞他是楚國名將項氏之後,若不能瓦解其心,伐楚時水師必成大患。”
“彆急。”柳湘湘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這是楚宮近日動向,楚王新納了秦國送來的舞姬,日夜宴飲,不理朝政。還有,楚國令尹黃歇與太子熊完不合,黃歇想擁立幼弟,熊完則拉攏項燕……咱們可從這君臣嫌隙入手。”
張龍展開帛書,目光灼灼:“甚好!你繼續盯著楚宮、項燕,我們去會會黃歇的門客,探探他的底線。對了,夫人當年在楚地的舊部,可還聯絡得上?”
柳湘湘眼波流轉:“有幾個還在,都是些釀酒、行醫的,關鍵時刻,能遞消息、做暗樁。我已著人去請,今夜子時,在後門小巷碰頭。”
是夜,悅香樓後門,月色如水。張龍三人與柳湘湘領著幾個灰衣人相見,為首的老者抱拳:“見過各位!當年夫人救我全家,這份恩,我記一輩子!如今大秦要伐楚,但凡用得著老朽的地方,儘管開口!”
“老周,你在楚宮做庖丁,可聽到什麼機密?”劉媽輕聲問。
老周壓低聲音:“楚王近日總喊心口疼,太醫說是縱欲過度,可我瞧著,像是有人在膳食裡動了手腳……還有,項燕上月遞了三次練兵折子,楚王都批了‘緩辦’,項燕氣得摔了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