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趙姬謀局護秦嗣
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趙姬謀局護秦嗣,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年時光如白駒過隙,鹹陽城的宮牆在歲月中更添幾分威嚴。
這日,十六歲的嬴政身著黑色冕服端坐龍椅,棱角分明的臉龐已褪去少年稚氣,目光掃視群臣時帶著不怒自威的氣勢。
朝會正討論著巴蜀商路稅收之事,老臣王綰突然上前一步,白須隨著動作輕輕晃動:“啟稟大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嬴政抬手示意:“王卿但說無妨。”
王綰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大王如今已十六歲,按照秦律及先王舊例,早該納後宮、立子嗣,以固大秦根本、延皇家血脈。此乃社稷大事,還望大王早做定奪!”
此言一出,大殿內瞬間炸開了鍋。甘茂捋著胡須點頭附和:“王大人所言極是!大王正值青春年少,納妃立嗣不僅關乎皇家傳承,更能彰顯我大秦昌盛之象!”
公孫衍也出列道:“臣附議!六國皆盯著我大秦,若大王早日成家,誕下子嗣,便是向天下宣告大秦後繼有人,可震懾宵小!”
就連平日裡沉穩的蒙驁也忍不住開口:“老臣征戰多年,見過太多因無後而導致內亂的國家。大王,此事萬萬不可拖延!”
旁聽政的嬴稷拄著玉杖,渾濁的眼中滿是讚同:“好!好!王綰這話說到寡人心坎裡了!政兒,你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莫要讓大秦的基業後繼無人啊!”趙姬坐在一旁,聽著群臣的進言,前世那些慘烈的畫麵如潮水般在腦海中翻湧。嬴陰嫚被肢解時的慘狀、公子們被屠戮殆儘的悲涼,還有胡亥那殘忍暴戾的模樣……她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強忍著內心的翻騰。
嬴政皺起眉頭,語氣帶著幾分不悅:“諸位愛卿,如今六國未平,天下未定,本王一心撲在國事上,哪有心思考慮兒女私情?況且,立後納妃之事,豈可草率?”
王綰急忙道:“大王心懷天下,臣等敬佩。但正是因為大業未成,才更需要穩固後方。後宮安穩,大王方能無後顧之憂,全力征戰!”
甘茂也勸說道:“太後當年輔佐先王,不也希望大秦血脈綿延?如今大王也該為大秦考慮了。”
趙姬終於開口,聲音雖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政兒,王卿他們說得對。你如今是大秦的王,肩負著傳承的重任。納妃立嗣,不僅是為了皇家,更是為了大秦萬千子民。”
嬴政有些驚訝地看向母親:“阿母,連你也……”
趙姬走到嬴政身邊,握住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政兒,阿母知道你誌在天下,但有些事不能等。你看,你曾祖父年事已高,阿母也盼著能早日抱上孫子。再說,有了賢內助,也能幫你分憂啊。”
嬴稷哈哈笑道:“正是!想當年,我母親在後宮把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我能安心處理政務。政兒,你也該找個好女子,幫你操持後宮了。”
嬴政沉思片刻,依舊有些猶豫:“可是,納妃容易,但要找到能與我並肩同行、理解我誌向的女子,談何容易?”
趙姬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麵上卻溫柔地說:“這有何難?阿母會親自為你挑選。這後宮之主,不僅要賢良淑德,更要聰慧機敏,能幫你穩固後方。”她心中暗自盤算,本想隻從秦國本土選妃以保安全,可又想起前世諸多子嗣,若不摻些六國血脈,萬一出生的孩子與前世全然不同該如何是好?唯一知曉的胡亥母親是胡姬,保不齊也在六國女子之中。
公孫衍提議道:“臣以為,可從各國貴族女子中挑選。一來彰顯我大秦氣度,二來聯姻也可拉攏各國勢力。”
蒙驁卻搖頭反對:“不可!六國心思難測,這些女子說不定身負他國使命。若讓心懷不軌之人進入後宮,恐生禍端!”
甘茂思索道:“蒙將軍所言有理。那便從秦國本土貴族女子中挑選,知根知底,也能更好地維護大秦利益。”
趙姬微微頷首:“秦國本土與六國貴族女子皆要選取。秦國貴族女子選八十人,六國貴族女子選七十人。選妃之事不可操之過急,政兒,你且放寬心,阿母會細細篩選。”她心中補充,有貓小統在,倒不必太過憂心間諜之事。
嬴政見母親和群臣都如此堅持,無奈地點點頭:“既如此,便依阿母和諸位愛卿所言。隻是,此事還需謹慎,不可鬨出笑話。”
趙姬笑著說:“放心,阿母心裡有數。從今日起,便著手籌備選妃之事。傳令下去,讓秦國各地及六國貴族家中適齡女子做好準備,半月後齊聚鹹陽,參加選妃大典。”
散朝後,嬴政隨趙姬回到椒房殿。貓小統不知從何處竄出,跳上趙姬肩頭,碧色眼眸好奇地盯著嬴政。
嬴政無奈地笑道:“阿母,你這貓倒是越發調皮了。”
趙姬輕撫貓小統的毛發,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政兒,阿母知道你對選妃之事不情願,但這是不得不做的事。你要記住,你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大秦的未來。”
嬴政歎了口氣:“阿母,我隻是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六國虎視眈眈,我不想因為兒女情長耽誤了一統天下的大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