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玄鳥傳秦聲,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春去秋來,轉眼已過兩載。

鹹陽城外的官道上,滿載糧車絡繹不絕,車輪碾過新修的馳道,揚起陣陣金粉般的麥屑。

趙姬立於城頭,望著蜿蜒如龍的車隊,手中竹簡上的數字讓她唇角不自覺上揚——今歲關中三川郡的稅糧,竟比推行新政前多出整整六成。

“夫人!治粟內史急報!”小翠氣喘籲籲奔上城樓,鬢角還沾著露水,“草原雲中城的苜蓿田畝產突破五石,月氏王烏孫已派人送來新打的乾草!”

話音未落,遠處忽有馬蹄聲如雷。一匹棗紅馬疾馳而來,馬上之人正是田正坤。

這位新任治粟內史雖身著錦袍,衣角卻還沾著泥土,腰間彆著的竹製量鬥隨著顛簸叮當作響。

“大都督!”他翻身下馬,顧不得撣去身上塵土,“隴西郡傳來消息,用了改良後的筒車,連旱三年的苦水河畔都種出了稻子!”

趙姬展開他遞來的羊皮卷,上麵歪歪扭扭畫著水車與水渠的草圖,墨跡被汗水暈染得模糊:“田大人,這圖紙是...”

“是當地老農琢磨出來的!”田正坤笑得滿臉褶子都在發亮,“他們把筒車和您教的區田法結合,在山坡上修梯田,一層層引水灌溉!您看這批注——【若在鬥渠加裝竹閘,還能控製水量】,當真是百姓的智慧無窮啊!”

夕陽西下時,嬴稷的步輦也到了城頭。老秦王扶著玉杖,望著漫山遍野的金黃麥浪,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當年寡人接手秦國,糧倉見底,如今...”他哽咽著說不下去,轉身握住趙姬的手,“大都督,你不僅給了秦國糧食,更給了百姓盼頭。”

正說著,北方天際忽然騰起狼煙。蒙驁的八百裡加急軍報隨即送到:草原諸部突發內亂,部分部落受他國蠱惑,竟意圖脫離秦國掌控,劫掠雲中城糧倉。嬴稷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竹簡紛飛:“豈有此理!傳令蒙驁,集結十萬大軍,寡人要讓這些亂臣賊子知道背叛的代價!”

趙姬卻按住他的手臂:“大王且慢。臣以為,此戰不需動兵。”她展開地圖,指尖點在草原重要關隘處,“草原諸部早已受我大秦恩惠,不過是一時被奸人挑唆。臣願領三千工匠,在雲中城周邊加固防禦工事,同時以糧草為誘餌,分化叛亂部落。”

田正坤眼睛一亮:“臣再調撥五萬石苜蓿乾草,以大王名義分發給忠於大秦的部落。那些叛亂之眾見有利可圖,定會人心惶惶!”

嬴稷撫掌大笑:“好!好個恩威並施!傳令下去,五日內,務必完成雲中城防禦!”

五日後,叛亂部落果然兵臨雲中城下。望著城牆上嚴陣以待的秦軍與城外堆積如山的糧草,叛亂首領狐疑不定。

當他們得知忠於秦國的部落已獲得豐厚賞賜時,內部開始出現裂痕。趙姬趁機派出使者,曉以利害,承諾既往不咎。

叛亂首領隻得下馬請罪,發誓永效忠於秦。

此役未動一兵一卒,秦國威望更勝往昔。慶功宴上,嬴稷當著滿朝文武,將象征軍權的玄色大纛授予趙姬:“大都督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此纛非你莫屬!”

熱鬨散去後,趙姬獨自來到宮苑。月光下,她望著池中倒映的星河,忽然想起前世導師曾說過的話:“農業是文明的根基。”如今秦國根基已穩,下一步...

“小翠。”她喚來貼身侍女,“明日你親自去趟鹽場,把青禾和阿魯叫回來。”

第二日。

青禾和阿魯跟著小翠從鹽場那裡趕了過來。

一進門,兩人都非常激動道,“夫人,許久未見,不知道夫人突然叫我們倆回來是有何事?”

趙姬敲擊著桌麵,腦海中思索著,隨即對著二人說道,“青禾,各個國家的玄鳥分部負責人一直都是你在聯係,我想讓你一會兒擬定一個計劃。”

青禾與阿魯對視一眼,青禾率先拱手道:“夫人儘管吩咐!玄鳥分部的諸位掌櫃雖分散列國,但向來對夫人言聽計從,擬定計劃並非難事。隻是……這計劃的方向是?”

趙姬指尖劃過案上攤開的天下輿圖,目光掃過魏、韓、楚、齊、燕五國疆域:“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秦國新政有成,百姓豐衣足食,可列國臣民尚不知曉。我要你聯係魏國清涼閣的張龍、韓國露華濃的劉媽、楚國悅香樓的柳湘湘、齊國蜃樓鮮閣的芸兒,還有燕國飲霜閣的柳城——讓他們備好車馬,等候一人。”

阿魯撓了撓頭,:“夫人,那我呢?找我回來是要製鹽的新法子?”

“不。”趙姬唇角勾起一抹笑意,“你即刻去見秦國小說家首領言無忌。告訴他,趙姬願以百金相邀,借他手下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寫幾篇‘故事’。就說……”她頓了頓,目光愈發深邃,“就說秦國孩童皆能讀書識字,田間稻麥垂手可及,市集上商賈往來如織,連草原牧民都以大秦馬具為榮。”

青禾眼睛一亮:“夫人是想借小說家之筆,將秦國盛景傳遍列國?可萬一被他國王室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