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師從鬼穀子
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師從鬼穀子,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趙姬連夜趕回鹹陽宮時,宮牆的銅燈已次第點亮。
她顧不上卸去沾著泥土的外袍,直奔宣室殿求見。嬴稷正在批閱軍報,見她風塵仆仆的模樣,手中竹簡微微一頓:“可是青禾村那邊有了結果?”
“正是!”趙姬難掩喜色,從袖中取出一卷寫滿數據的竹簡,“代田法與新農具成效顯著,試驗田平均增產三成,部分地塊甚至高達五成!”她將竹簡展開,上麵田正坤工整的字跡記錄著每畝的種子用量、施肥次數與最終收成。
嬴稷猛地站起身,燭火在他臉上投下興奮的陰影:“好!好!如此一來,秦國糧倉不愁矣!明日朝會,你隨寡人一同將此事告知群臣!”他來回踱步,袍角掃過地麵沙沙作響,“不僅要在關中推行,草原諸部也得用上這些法子!”
次日清晨,鹹陽宮金殿內,群臣列班如林。嬴稷端坐在玉階之上,目光掃過下方,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振奮:“諸位愛卿,今日有一樁天大的喜訊!趙姬大都督在青禾村試行的新農具與耕種之法,大獲成功!”
殿內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老臣公孫衍出列,花白胡須微微顫動:“大王,這耕種之法向來遵循祖製,驟然更改,萬一……”
“公孫大人不必擔憂。”趙姬踏前一步,目光從容,“此次試驗曆時數月,不僅有墨家匠師改良農具,更得農家鼎力相助。代田法可使土地輪休,‘耕—耙—耱’之術能保墒抗旱,區田法雖費工卻高產,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實效。”
蒙驁將軍抱拳問道:“大都督,若要在全國推行,首要之務當是什麼?”
“是農具。”趙姬轉向他,“新式犁壁、耬車等農具需大量打造。墨家工坊雖全力趕製,但僅憑他們難以滿足需求。臣建議在各郡縣設立農具作坊,由墨家派出工匠指導,同時招募本地鐵匠學徒,加快製作進度。”
樓煩王斡赤斤也開口道:“大都督,草原與關中地勢、氣候皆不相同,這些耕種之法當真可行?”
“斡赤斤王問得好。”趙姬微笑,“草原多牧場,但也有適合耕種的河穀之地。我們可先在雲中城周邊選地試驗,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比如代田法可適當加寬壟距以適應草原風力,筒車也可改造成更適合淺溪水流的樣式。”
這時,公孫衍又道:“即便農具與方法可行,可百姓安於舊習,不願嘗試新事物,又該如何?”
“此事臣亦有考量。”趙姬目光堅定,“首先,各郡縣需設立示範田,由官府帶頭耕種,讓百姓親眼見證成效。其次,青禾村的老農們已整理出詳細的使用手冊,我們可翻譯成各地方言,派專人講解。最後,對於率先采用新方法且收成良好的農戶,給予減免賦稅的獎勵。”
嬴稷滿意地點頭,看向甘茂:“甘卿,你主管民政,說說你的看法。”
甘茂撫須沉思片刻:“大都督所言極是。不過,推行新政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臣建議先在三川郡、巴郡等產糧大郡試行,待積累經驗後再推廣至全國。同時,設立農官一職,專門負責指導農事、解決百姓疑難。”
“此議甚好!”嬴稷一拍玉幾,“就設‘治粟內史’,總領全國農事。趙姬,你覺得何人可擔此重任?”
趙姬思索片刻:“田正坤雖出身農家,卻對新舊耕種之法皆有鑽研,且在青禾村試驗中立下大功。若能破格提拔,既能服眾,又能發揮其專長。”
“農家之人擔任朝廷命官?”公孫衍麵露猶豫,“這……不合祖製吧?”
“如今正是革新之時,何必拘泥於祖製?”嬴稷挑眉,“田正坤若能勝任,便是大秦之福。傳寡人之令,即刻召田正坤入京,冊封為治粟內史!”
待眾人對關中推行之事討論得差不多時,嬴稷話鋒一轉:“草原諸部的事,也不能落下。趙姬,你在草原威望頗高,說說該如何推行?”
“臣以為,可分兩步走。”趙姬有條不紊地說,“第一步,以雲中城為試點,由月氏王烏孫協助,挑選熟悉農事的牧民參與試驗。第二步,舉辦‘草原農會’,邀請各部落首領與青年才俊前來觀摩。讓他們親眼看到新方法帶來的好處,自然會主動效仿。”
蒙恬出列道:“大都督,草原地域遼闊,若遇天災,農事受損,牧民生計恐受影響。是否應提前籌備糧草儲備?”
“蒙將軍考慮周全。”趙姬點頭,“我們可在各重要據點設立糧倉,豐年時收購牧民餘糧,災年時開倉賑濟。同時,教導牧民種植苜蓿等耐旱牧草,以備不時之需。”
這時,老薩滿察哈爾顫巍巍地走上前:“大王,大都督,草民夜觀星象,西北方向有祥瑞之氣縈繞,此乃五穀豐登之兆。然星軌變幻莫測,推行新政時,還需順應天時。”
嬴稷大笑:“有察哈爾先生吉言,寡人更有信心!傳令下去,即日起籌備示範田、農具作坊,招募農官。半年之內,定要讓秦國的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