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螢火照君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鹹陽歸程,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十年螢火照君眠,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函穀關到鹹陽的官道上,馬車晃晃悠悠地前行著,揚起陣陣塵土。

小嬴政將玄鉞放在腿上,輕輕撫摸著它柔軟的皮毛。這幾日,玄鉞又長大了些,毛茸茸的爪子不時在小嬴政身上蹭來蹭去,發出滿足的呼嚕聲。

“阿母,還有多久才能到鹹陽啊?”小嬴政抬頭問道,眼中滿是期待。

趙姬微笑著說:“快了,再有三四日便能到。鹹陽可比其他地方繁華得多,等你到了那裡,就能見到你的祖父和父親了。哦,對了,還有你曾祖父。”

小嬴政疑惑的詢問道“曾祖父?阿母我曾祖父是誰啊。”

趙姬聽聞笑著摸了摸他的頭道:“你的曾祖父便是秦昭襄王,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在位期間,秦國國力大增,多次擊敗六國聯軍。”

小嬴政眼睛發亮,好奇地追問:“那曾祖父一定很厲害,他都打過哪些勝仗呀?”

趙姬耐心地說:“他派白起將軍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國,坑殺趙軍四十多萬,讓趙國元氣大傷。”

小嬴政握緊拳頭,一臉崇拜:“我以後也要像曾祖父一樣,成為偉大的君主,帶領秦國變得更強大。”

嬴政握緊拳頭,眼神堅定:“我一定要讓他們看看,我已經長大了,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阿母,還有玄鉞!”

趙姬欣慰地點點頭,心中感慨萬千。她看著兒子一天天成長,逐漸有了王者的氣度。

三日後,鹹陽城巍峨的城牆出現在眼前。城牆上,士兵們手持長矛,警惕地注視著四周。馬車緩緩駛向城門,進城的百姓和商隊絡繹不絕,熱鬨非凡。

“阿母,這就是鹹陽嗎?好壯觀啊!”嬴政趴在車窗邊,興奮地張望著。

趙姬點點頭:“沒錯,這裡便是秦國的國都,日後也將是你的都城。”

馬車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朝著秦國王宮駛去。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玄鉞好奇地探出腦袋,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望,議論紛紛。

“快看,那車上居然有隻小老虎!”

“真是稀奇,誰家這麼大膽,敢把老虎帶在身邊?”

“說不定是什麼貴族子弟,尋常百姓哪有這等氣派。”

終於,馬車停在了秦國王宮門口。高大的宮門緊閉,門前兩隊侍衛身披鎧甲,手持長戈,威風凜凜。

“何人膽敢擅闖王宮!”為首的侍衛大聲喝道,眼神銳利地盯著馬車。

阿魯上前一步,抱拳道:“這位軍爺,我們夫人跟小公子乃是從趙國歸來的質子異人一家。”

“異人??我們宮裡沒有叫異人的公子,你們這幫人休要胡言亂語。”

坐在馬車上裡麵的趙姬聽聞那位侍衛的疑問聲,隨即反應過來了,哎呀,忘記了,這個時候他應該叫贏子楚。

隨即下車道,“這位官爺,我們確為異人一家,異人乃安國君之子,前為秦國質子於趙,與我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如今帶著孩子歸來。”

聽聞趙姬的話那名侍衛反應過來了,他們口中的異人應該就是前幾年歸國後被華陽夫人改名為子楚的那位公子吧。

侍衛上下打量了趙姬一番,滿臉懷疑:“你們說的是真的?你們真是公子楚一家?若無憑證,速速離去,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

說道這裡趙姬有點傻眼了,當初異人走的時候也沒有留什麼信物啊。說是以後會來接他們母子二人,就頭上那根發簪是他送的,這可怎麼證明啊。

就在眾人麵麵相覷的時候,突然從裡麵走出來一道人影。

侍衛看到來人後,紛紛行禮,“見過大人。”

呂不韋是因為有點事情剛好要出一趟宮門,沒想到,還碰到熟人了。

“趙姬?你們怎麼來了,你身旁的應該就是公子政了吧。”

趙姬聽聞來人說出自己的名字,有點疑惑,這人誰啊,我怎麼不認識。“係統,這人誰啊,你能查探出來嗎?”

係統:“……”

破係統,一點用都沒有。

呂不韋看著趙姬一直盯著自己一副不認識自己的樣子心中有點惱怒,“夫人這是長時間沒見不韋,把某忘記了?”

趙姬聽聞,哦,原來是呂不韋啊,也不怪她不認識呂不韋,實在是,她在趙國就呆了兩年,期間沒見過呂不韋,後麵就被迫逃亡。

趙姬麵上瞬間浮起驚喜笑意,輕輕撫了撫鬢邊碎發,眉眼彎彎道:“原是呂先生!方才瞧著您氣宇軒昂,倒像是換了副筋骨,我一時竟不敢認!”她側身將小嬴政往前帶了帶,指尖點著孩子肩頭笑道,“政兒,快見過呂先生,當年若不是呂先生相助,你父哪能安然歸國?”

小嬴政依言拱手,一雙黑眸亮晶晶的:“多謝呂先生護我父親周全!”趙姬順勢輕歎一聲,眼波流轉間似有淚光閃動:“這一路顛沛流離,我總想著,若能尋到呂先生,便算有了主心骨。如今在宮門前重逢,當真是老天爺眷顧!”她壓低聲音,湊近幾分道:“隻是侍衛阻攔,我們尚無信物證明身份……”尾音未落,已暗含求助之意,卻又不顯卑微,反倒像是篤定呂不韋會相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秦帝母:係統助我改寫曆史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