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拾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龍子登場,大明武尊,黃拾壹,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曉時分,薄霧如輕紗般籠罩著紫禁城,奉天殿簷角的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細碎的聲響。
往日侍奉早朝的近侍梁芳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內監總管張敏。他身著簇新的紫袍,手持拂塵,身姿挺拔地立於殿門前。隨著他一聲清亮的“陛下駕到!”,厚重的殿門緩緩開啟,發出沉悶的吱呀聲。
皇帝朱見深緩緩從殿側走出,身形較往日愈發顯得虛胖,華麗的明黃龍袍裹在身上,卻難掩步履間的遲緩。他扶著龍椅的扶手,動作略顯吃力地坐下,龍袍下擺掃過雕龍刻鳳的椅麵,帶起一陣輕微的沙沙聲。
殿下等候已久的文武百官身著各色官袍,整齊地分列殿內兩側。隨著皇帝落座,眾人紛紛整肅衣冠,衣袂翻動間,發出一陣窸窣響動。緊接著,便是震耳欲聾的一拜三叩頭,“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久久不息。
朱見深淡淡地掃視了一眼群臣,眼中難掩疲憊之色,有氣無力地說道:“眾卿平身!”
百官齊聲謝恩,緩緩起身。文官們邁著方步退回左側,武官們則步伐鏗鏘地回到右側。身著蟒袍的汪直和尚銘這兩位權臣,如同兩尊門神般立於殿首,周身散發著不容小覷的氣勢,眼神中滿是對朝堂局勢的掌控欲。
細看皇帝,精神狀態明顯不佳,眼眶周圍一片烏黑,像是剛剛經曆了一場痛哭,眼袋微微下垂,麵色也有些蒼白。他的身體微微側倚在龍椅上,右手無意識地輕敲著扶手,似是在強撐著精神。
當朝內閣首輔萬安和兵部尚書餘子俊兩人出列,輪番上奏。他們的奏疏涉及邊防部署、賦稅改革等重要國事,每說一事,便恭敬地躬身等待皇帝裁決。
朱見深卻始終眯著雙眼,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隻是機械地擺手準奏,偶爾從喉間擠出幾個含糊的字,回應臣子們的奏請。
在這看似平靜的早朝氛圍下,實則暗流湧動。對於皇帝來說,隻要牢牢掌握著天下軍權,百官在朝堂上的爭論、後宮中的紛爭,隻要不觸及他的底線,他都懶得耗費精力去理會。仿佛這天下大事,在他眼中不過是過眼雲煙,唯有手中的軍權,才是穩固江山的根本。
眼見奏事即將結束,朱見深忽然掙開疲憊的雙眼,身子猛地坐直,原本渙散的眼神瞬間聚攏,變得銳利起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群臣心中一驚,紛紛斂神靜氣,垂首恭立,大氣都不敢出。
朱見深朝著張敏微微擺手,張敏心領神會,向前一步,躬身朗聲道:“宣太子朱佑樘進殿!”
這一聲宣召,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太子?”“朱佑樘?”群臣頓時嘩然,議論聲此起彼伏。
眾人紛紛伸長脖子,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震驚與疑惑。“皇上什麼時候有了子嗣?”“究竟是哪位妃子生下了皇子?”各種猜測在殿內蔓延開來。
汪直和尚銘兩人更是驚訝得瞪大了眼睛,不約而同地轉頭看向對方,試圖從彼此眼中找到答案,可對視之後,卻隻看到了同樣的茫然無措,顯然,他們對此事也是毫不知情。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殿外突然傳來一陣騷動,緊接著,一內監高聲喊道:“太後駕到,太子駕到!”這喊聲如同驚雷,瞬間讓躁動的大殿安靜下來。群臣聞聲,幾乎同步“唰”地一聲朝著殿外跪了下來,整齊的動作,仿佛經過了無數次排練。
隻見周太後身著華麗的明黃服飾,雖已過花甲之年,兩鬢斑白,臉上布滿皺紋,但舉手投足間,威嚴氣勢絲毫不減,沒有半點老態龍鐘的模樣。她的身旁,牽著一個身著皇子服飾的消瘦孩童。那孩童臉色略顯蠟黃,身形單薄,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金絲繡邊的華服穿在他身上,竟顯得有些空蕩蕩的。
汪直和尚銘見太後攜太子而來,心中一緊,再也不敢立於殿首,急忙各自退到兩側,束手謹立,眼神中滿是敬畏。群臣也都紛紛噤聲,整個殿內鴉雀無聲,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待太後和太子走到殿中位置停下,眾人齊聲行了山呼之禮。太後微微抬手,聲音沉穩有力:“都起來吧。”“謝太後!”群臣紛紛起身,卻都不敢直視太後,隻是用餘光偷偷打量著這位突然出現的太子。
太後俯低身子,溫柔地湊近孩童耳邊,輕聲說道:“孩子,上麵那個穿著黃色衣衫的便是你的父親,快上去和他相認吧。”這個孩童,正是天佑,現在則是大明王朝的太子——‘朱佑樘’,名字是皇帝和太後在清寧宮商議而定,沿用了王雲為他起的“佑”字,寓意上天庇佑;而“樘”,取“國之擎柱”之意。
此刻的朱佑樘,雖然懵懂,但他對王雲無比信任。既然王雲說要聽這位慈祥老奶奶的話,他便毫不猶豫地照做。他抬起頭,看向坐在龍椅上、身著黃袍的中年男子,眼中帶著一絲怯意,卻還是邁著小步,朝著父親走了過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明武尊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武尊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