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充滿暴力美學的早期預警雷達,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杆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東大的國防裝備體係裡,還缺少什麼?

這個問題,李乾心中早有答案,尤其是在關島那裡轉了一圈後,獲得這種裝備的欲望就越發的強烈了。

美軍在關島上部署了一座早期預警雷達,探測距離達到了3000公裡。

也就是說,東大的飛機在東南沿海起飛後不久,就會被關島上的早期預警雷達發現。

東大沒有這種超遠探測距離的早期預警雷達。

蘇聯有,而且更加厲害、更加瘋狂。

他們建了兩部這種雷達,叫杜伽,一部在莫斯科附近,針對歐洲方向,另一部就在哈巴羅夫州,針對美國方向。

東大收回哈巴羅夫州後,立即接管了杜伽雷達基地。

李乾率隊來到這個叫做科姆索的小鎮,杜伽雷達基地距離小鎮有十幾公裡,位置很偏僻。

此前,李乾看過杜伽雷達的圖紙。

不過,當他站在杜伽雷達麵前的時候,還是被這龐然大物給震驚到了。

這種雷達的天線陣列長460米!

整個高度是140米!

光是雷達的占地麵積就高達100畝!

整個雷達基地占地600多畝!

李乾昂著脖子看著這部充滿了蘇聯暴力美學的巨型雷達,不得不為蘇聯工程師的能力感到欽佩。

戴著厚厚眼鏡片的年永達是軍用雷達專家,他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陸軍參謀長年萬樹的親弟弟。

哥倆兩個路子,一個當兵後乾起了打仗這個活,另一個提乾後,轉入學習雷達技術。

這麼介紹年永達也許許多人不認識,但是如果提到殲-10C、殲-10D上麵用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那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吳強是負責技術整合的,雷達的關鍵技術是年永達克服的。

這時,年永達介紹道,“李局長,老毛子搞的這個雷達,一味追求探測距離,啟動後,功率峰值高達10兆瓦,也就是相當於一萬度電。”

“這個雷達開啟後,會對無線電環境造成極大乾擾。根據我們查閱的資料,之前每一次開啟,整個大半個北半球的無線電都會受到影響,我國北部地區同樣不能幸免。”

“在工作時,雷達的正麵不能有任何活物,否則會被活生生烤熟。”

“不過,這個雷達的探測距離非常遠,根據留下來的資料顯示,老毛子曾經探測到了美軍在阿拉斯加海灣的潛射導彈試射,距離達到了5500公裡。”

年永達扶了扶眼鏡,說,“我們要啟用這部雷達的話,代價很大,這需要你來決定。”

李乾微微點了點頭,對隨行人員說,“早期預警雷達在國防體係裡屬於支柱性裝備,是戰略性的,所以也稱為戰略預警雷達。”

“這種雷達不但有非常重要的軍事意義,在民用領域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根據我們的國防政策,我們需要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彆建設四部早期預警雷達。”

“我的設想是,在唐古拉山上部署一台,探測距離能夠覆蓋到歐洲中部地區。”

李乾問年永達,“年總,我們的相控陣雷達技術世界領先,吸收了老毛子的早期預警雷達技術後,能否搞出大型相控陣雷達?”

年永達說,“技術理論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先搞雙麵或者三麵相控陣,技術難度要低一些。”

李乾拍板道,“那就先搞雙麵的,從2000公裡開始,逐步遞進。老毛子對我們放開了重工業領域的合作,抓住這個機會,結合艦載雷達來搞。”

頓了頓,李乾說,“還有機動式預警雷達。機動式洲際導彈項目已經立項,我們不得不考慮一點,如果固定式雷達都被打掉了,我們靠什麼來引導洲際導彈?”

“作為最後手段,搞機動式預警雷達非常有必要。”

年永達笑道,“李局長,你這是一口氣給我們分了三個項目。我表個態,隻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證完成任務。”

李乾說,“我肯定大力支持,我會給你們編製單獨的預算,不用怕花錢,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態,雷達團隊士氣高昂,大家非常振奮。

什麼叫做國之重器,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如果說洲際導彈國家的長矛,那麼早期預警雷達就是國家的眼睛。

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防空半徑是500公裡。

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

最關鍵的限製是,艦載預警機的最大探測距離是500公裡,超出這個距離,什麼都看不到,也就談不上防空了。

蘇聯搞的圖-22M3逆火戰略轟炸機,采取可變後掠翼設計,最大突防速度高達2300公裡。

猛地堆砌超音速飛機技術,老毛子瘋了嗎,並不是,而是他們沒有彆的辦法。

就是要快,越快越好,速度越快,敵人的反應時間就越短,攻擊成功率就越高。

看兩家的導彈技術路線就能看出區彆來,蘇聯追求高速、重型,美國追求隱蔽、精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