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戰時工業潛能迸發,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杆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5月1日,勞動節。

來自南港造船廠的焊工王洪達,和工友從大巴車上下來,抬頭看著眼前宏偉的船廠大門。

原來的名字“達爾紮沃德造船廠”還掛在那裡,但這裡已經更名為海軍遼東造船廠,位置就在海參崴港邊上。

這裡原是太平洋艦隊的核心修造基地,具備大型航母的大修能力,具備建造萬噸級戰艦的能力,技術實力很雄厚。

王洪達今年二十八歲,卻已經是七級焊工了,他是南港造船廠新一代技術工人裡的佼佼者,同期工人,他的技術級彆最高。

當前東大實行的是八級工製度,八級為最高,通常要達到八級水平,年紀大多超過四十歲了。

可見王洪達的技術之過硬。

他本身是負責航母鋼板焊接的,不過,因為遼東這邊急需支援,廠裡組織了一批技術工人前來,這裡麵就有他的小組。

幾個老毛子連忙把工人分成若乾個小組,隨即以小組為單位,再次登車駛入船廠。

船廠麵積非常非常大,這一批工人按照任務模塊分開去,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王洪達這個焊接小組肩負重任,負責焊接垂發係統的內部結構,這可不是一般焊工能做到的。

到了宿舍安頓下來之後,王洪達立即拿出廠裡發的技術指導手冊看了起來。

好學是他的秉性。

他這個焊接小組六個人,王洪達是組長,住一個套間,外麵兩邊放著六張床,中間擺了兩張辦公桌,裡麵是洗漱間和廁所,還有一個晾衣服的陽台。

這種待遇對標南港造船廠了。

國內很多造船廠的工人宿舍樓都是公用廁所、開水房,唯有南港造船廠在工人待遇這塊是走在最前麵的。

徒弟孫德勝燒了開水拿出茶葉泡了茶,給每人的茶缸倒上,然後湊過來問,“師父,廠裡說的分段式造船法是什麼意思,我看半天也沒看明白。”

其他幾個人也湊了過來,好奇地豎起了耳朵。

王洪達便說道,“分段式造船法是李乾處長提出來的新造船法。”

李乾的名字在南港造船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工人們的所有待遇,都是李乾爭取來的。

比如大幅提高工人工資,完善工人的生活保障,單單是免費醫療、免費教育這一塊,就讓工人們迸發出最強烈的工作熱情。

職工醫療教育全免費,職工家屬、子女醫療半免,職工子女教育全免。

而且施行的是績效工資製度,隻要你有本事,收入比廠長高一點也不誇張。

王洪達去年評了一個技術標兵,光是年終獎金就拿了足足3萬塊!

這筆錢,能夠在南港地區第一個商業地產小區裡買一套100平米的住宅。

王洪達說,“我們現在造船,是在乾船塢裡鋪設龍骨,然後堆積木一樣把船造出來。”

“所以,有多少乾船塢就能造多少條船,造船廠的產能是由乾船塢決定的。”

“分段式造船法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突破了乾船塢的限製。”

“先在陸地上建造分段,同時在乾船塢鋪設龍骨,兩邊同時推進,然後再把這些分段運送乾船塢進行焊接。”

“這樣一來,就大大提高了乾船塢的周轉率,以前需要用乾船塢12個月才能建造一條船,現在隻需要3個月就能建造一條,效率提高了四倍!”

“比方說,遼東造船廠有一個萬噸級的乾船塢,以前12個月能建造一條052B驅逐艦,現在12個月能建造4條。”

“我們過來支援,就是幫助遼東造船廠采取分段式造船法,批量建造052B驅逐艦。上麵要求全國造船廠要在12個月裡建造12條,生產壓力非常大。”

工友們頻頻點頭。

孫德勝說,“師父,這麼說,分段式造船法的關鍵在於焊接。”

王洪達欣慰地笑著點頭,“沒錯,焊接工藝非常重要。”

分段式造船法的方式就是把各個組件造出來,然後堆積木一樣通過焊接組合起來,結構強度基本上由焊接工藝決定。

一周前,王洪達小組攻克了焊接工藝技術,意味著,分段式造船法可以投入使用了。

他們這個小組過來,擔負的就是培訓遼東海軍造船廠焊接工人的任務。

東大的工業潛能已經完全爆發了。

上遊工廠生產的材料、部件,源源不斷地集中到下遊工廠,繼而完成總裝,測試,交付,效率是平時的10倍以上。

此時,李乾正在3號船塢視察。

這個乾船塢是1萬噸級的,建造了蘇聯紅海軍不少大型驅逐艦、大型反潛艦。

船廠領導陪同李乾一行人事無巨細地了解船塢的情況。

李乾指著乾船塢說,“我從其他造船廠給你們調了兩千多技術工人過來,但是你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支援隊伍身上。”

“如何挖掘建造能力,發揮留下來的原蘇聯專家和技術工人的能力,你們得好好琢磨琢磨,儘快提升建造能力。”

廠長立即回答,“李局,請你放心,我們有信心在12個月裡完成12艘052B驅逐艦的建造任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