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你把客機當戰鬥機開?
杆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你把客機當戰鬥機開?,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杆哥,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985廠機場飛行簡報室裡。
李乾看完了林小茹送來的幾份消息,長出一口氣,道,“沒想到現在的治安情況糟糕到了這個地步,難怪國家要重拳整治。”
林小茹眉頭緊鎖地說,“好多返城的沒工作,城裡消失不了那麼多人,時間一長,慢慢就亂起來了。”
“不過,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重視了。”
李乾一身飛行抗荷服,他等下要進行渦扇-10大推力發動機的裝機試飛,這是要裝在自用版本的殲-10C上的心臟,必須由他親自操刀實施。
此時,林小茹的話提醒了李乾,有時候不能把目光都放在軍工係統、軍隊上,此時正是國民經濟艱難起步的當口,應當儘一份力。
前世的李乾是90後,對七八十年代社會的了解,並無直觀認識,而從林小茹所報告的這些情況來看,很快,返城青年就會達到高峰。
李乾問,“大概有多少人?”
林小茹愣住了,她絞儘腦汁回憶著、計算著,不太確定地說,“政策是城鎮戶口的,每戶都要下去一個人,我們家是我哥下鄉了,後來我參軍……可能,可能有一千多萬人吧?”
李乾不由地倒抽了一口涼氣。
一千多萬從農村回來的下鄉青年,那就是一千多萬待業青年。
四十年後每年畢業的一千萬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都是國家需要優先處理的事務,更彆說現在了!
一句話,當前改開初期,壓根沒有那麼多崗位安置這麼多人。
時間一長,這些精力充沛的小夥子,就是社會穩定的定時炸彈!
李乾敏銳地察覺到,再這麼下去,要出大問題。
他想了想,說,“你去找楊廠談一談,新建的聯合汽車廠,是否能夠吸納一些返城青年。這些人大多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有培養成技術工人的基礎。”
“以什麼名義?”林小茹問。
李乾的頭銜太多,這個得問清楚。
李乾果斷說,“以我個人的名義。”
微微愣了一下,林小茹點了點頭,“我這就去。”
這種事以公家名義,楊偉可以以公家名義拿出若乾個拒絕的理由,若是個人名義,楊偉就要考慮到人情。
不多時,萬勝利進來,“團長,飛機準備好了。”
李乾提起飛行頭盔大步走出去,他的副駕駛賀明飛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外麵,豔陽高照,秋老虎的尾巴還在肆虐。
李乾從萬勝利手裡接過接機單,像往常一樣對飛機進行檢查。
這是必備的程序。
機務人員做好起飛準備,確認無誤,全部在接機單上簽字。
飛行員登機前,與機務組長一道再做一次檢查,隨即飛行員簽字。
塔台上負責指揮的指揮員也要簽放飛單,雷達主任、氣象主任、地勤保障等等負責人,全部要簽字。
誰簽字誰負責。
未定型的飛機飛行更嚴格。
當然,在部隊裡,需要緊急起飛的時候,一切就都可以簡化了,發動機開車,飛行員登機就走,越快越好。
李乾、賀明飛分彆在接機單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把接機單還給萬勝利。
萬勝利說,“這發動機有點猛,你飛的時候注意點油門杆。”
“明白。”
今天要飛的既不是殲-7E,也不是殲-10AE或者殲-10C,而是三叉戟客機。
就是李乾出差經常乘坐的那架飛機。
這是一架能搭載一百人的支線客機,尾部搭載了三台發動機,其中一台已經更換為了渦扇-10大推力發動機。
殲-10是單發單座戰鬥機,新發動機不可能直接裝在上麵進行試飛,但是,國內軍機序列裡,殲-7是單發,殲-6雖然是雙發,但太落後了,根本沒有辦法對新發進行測試。
殲-8倒是雙發,問題是,211廠還在那磨了,遲遲未能定型!
螺旋槳飛機不適合,那麼就隻有三叉戟這個選擇了。
為了新發,空軍下了血本,要知道,這些三叉戟客機服役才七八年,他們就那麼十幾架,從英國那邊進口的,花的都是外彙!
拿出一架做新發的試飛,空軍首長的心都在滴血。
今天是第一次試飛,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的人員傷亡,李乾隻帶了賀明飛作為副駕駛。
李乾、賀明飛登機,艙門關閉,很快滑向了起飛位置。
此時,塔台上負責飛行指揮的是試飛團參謀長張二標,邊上還有殲-10總設計師宋文忠、總工程師薛懷德、渦扇-10大推力發動機總工程師薛學力三位大佬。
薛學力尤為緊張。
渦扇-10這個正式型號,上麵是批下來了,順利通過試飛後,將會是東大國產的第一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推力渦扇航空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是基於超級斯貝、F-100-PW-200兩款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最後大家發現,改進率超過了50%,那可就是貨真價實的自主研發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