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楓瘋瘋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舊洋行詭,真偽難辨,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楓楓瘋瘋語,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法租界的梧桐葉在晨風中打著旋兒,顧承硯的皮鞋底碾過幾片枯脆的落葉,發出細碎的聲響。

蘇若雪走在他身側半步,月白色旗袍下擺掠過青石板,手裡攥著的手包帶在指節間勒出淡紅的印子——那裡麵裝著顧承硯讓她備的小型手電筒和防狼用的銅哨。

"到了。"顧承硯停在兩扇斑駁的鐵門前。

恒利洋行的招牌早被人撬走,隻留兩個鏽跡斑斑的螺絲孔。

門楣上積著半寸厚的灰,像蓋了層舊棉絮,可門環上的鎖卻是新的——黃銅鎖身泛著冷光,鎖扣處連道劃痕都無,與整麵爬滿青苔的磚牆格格不入。

蘇若雪踮腳湊近鎖頭,發間的珍珠簪子晃了晃:"這鎖最多裝了三天。"她指尖輕碰鎖身,"還帶著太陽曬過的餘溫,今早有人來過。"

顧承硯的拇指摩挲著門框邊緣。

積灰裡有兩道平行的刮痕,像是皮鞋後跟蹭出來的。

他抬眼望向二樓緊閉的百葉窗,窗縫裡漏出極淡的煤油味——不是老房子陳腐的黴味,是新點過燈的氣味。

"繞後巷。"他壓低聲音,"正門太招眼。"

後巷比前街窄了一半,牆根堆著幾袋發潮的米糠,引來了兩隻灰撲撲的麻雀。

顧承硯扶著蘇若雪踩上靠牆的舊木箱,她的繡鞋尖剛碰到窗台,那扇半人高的木窗便"吱呀"一聲自己開了條縫。

"當心。"蘇若雪轉身拽住他的袖口,"裡麵可能有人。"

顧承硯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薄紗傳遞過來:"若雪,你在外麵望風。"他指腹蹭過她腕間的翡翠鐲子,那是他們定親時蘇家送的,"聽見動靜就吹哨,我三秒內能出來。"

蘇若雪咬了咬嘴唇,鬆開手退後半步,指尖悄悄摸向手包內層的銅哨。

顧承硯單手撐著窗沿翻進去,落地時靴底碾到片碎瓷——是半塊藍花碗,斷麵還沾著新鮮的飯粒。

他背貼著牆站定,目光掃過整間屋子。

與外麵的破敗截然不同,屋內的家具擦得鋥亮,深褐色的檀木書桌擺著新磨的墨汁,硯台邊還壓著半張沒寫完的信紙。

牆上掛著幅上海地圖,紅筆圈了七八個點:閘北的華商紗廠、十六鋪的三號碼頭、還有顧氏綢莊新置的倉庫。

"承硯!"蘇若雪的聲音從窗外飄進來,帶著點發顫的輕喚。

他快步走到窗邊,正看見她指著牆根——那裡有串新鮮的泥腳印,從後巷直延伸到窗下,鞋印紋路和門框上的刮痕嚴絲合縫。

"進來。"顧承硯伸手拉她,"這裡比外麵安全。"

蘇若雪剛翻進窗,就被書桌上的東西驚得倒抽冷氣。

那是份用毛邊紙謄寫的會議紀要,最上麵一行字刺得她眼眶發酸:"三號碼頭行動成功,林某已除。"落款日期赫然是林德昌失蹤那晚。

顧承硯的手指捏得發白。

他認得林德昌的筆跡——那老頭總說"賬房先生的字要像算盤珠子,顆顆分明",可這頁紙上"林某已除"四個字歪歪扭扭,像是被人攥著手指硬寫的。

"老周。"蘇若雪突然低聲道。

她指著紀要末尾的簽名欄,那裡草草地簽了個"周"字,墨跡暈開一片,像滴沒擦淨的血。

顧承硯扯下牆上的地圖。

背麵用鉛筆寫著幾行小字,是林德昌的筆記:"老周說要帶德國機器回來,可恒利洋行的貨輪...不對,他上個月根本沒出港。"

窗外傳來巡捕房的警笛聲。

蘇若雪立刻熄了手電筒,拽著他躲到立櫃後麵。

警笛聲由遠及近,又漸漸消散,隻留下風穿堂而過的嗚咽。

"抽屜。"蘇若雪指著書桌最下層,"鎖被撬過。"

顧承硯蹲下身。

黃銅鎖扣上有兩道明顯的劃痕,像是用裁紙刀硬挑開的。

他輕輕拉開抽屜,裡麵整整齊齊碼著幾本賬簿,最上麵那本的封皮泛著油光——是用舊報紙糊的,和林德昌總說"老周從前在紡織廠當學徒"時,提到的"用舊報紙包飯"的習慣一模一樣。

警笛聲再次響起時,顧承硯把賬簿塞進懷裡。

蘇若雪已經翻回後巷,向他招了招手。

兩人貼著牆根往街角走,他能聽見自己心跳如鼓,懷裡的賬簿隔著襯衫硌得生疼——那裡麵,說不定藏著老周真正的身份,和林德昌最後沒說出口的秘密。

顧承硯的指節在抽屜邊緣微微發顫。

最底層那本賬簿的封皮比其他更薄,他翻開時,一張泛黃照片"啪嗒"掉在檀木桌麵上。

蘇若雪的指尖幾乎同時覆上來——照片裡是個穿灰布長衫的青年,濃眉下的眼睛像淬了冰,正低頭整理案頭的文件,背後牆上掛著"財政部"的銅製銘牌。

照片背麵的小字被鉛筆反複描過,墨跡深到幾乎要劃破紙背:"老周,原名周慎之,曾任財政部經濟顧問。"

"若雪。"顧承硯的聲音發澀,"你說林叔失蹤前總提老周在紡織廠當學徒...可財政部的經濟顧問,怎麼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