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平靜生活之美,孫二娘的包子鋪,淩霄異客,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晨霧還未散儘,十字坡的石板路上已響起細碎的腳步聲。孫二娘推開雕花木門,簷角的銅鈴叮咚作響,驚飛了歇在神農鼎模型上的灰雀。她裹緊粗布棉襖,望著新翻的菜畦裡,嫩綠的菜苗在晨露中輕輕搖晃——這些用鼎火滋養過的種子,不過半月便已破土。
"當家的,今兒個做鮮肉藕丁包?"張青係著靛藍圍裙從廚房探出頭,發間沾著麵粉,"山民送來的野藕,脆生生的,切的時候還冒著清香。"他話音未落,後院突然傳來"哐當"一聲,幾個幫工正合力將新打的水井軲轆架上石砌的井台,井水湧出時帶著淡淡的草藥香,正是神農鼎滋養土地的痕跡。
街道漸漸熱鬨起來。挑著山貨的獵戶、推著獨輪車的商販,都熟稔地和孫二娘打著招呼。賣糖畫的老漢支起小攤,轉著轉盤的孩童突然指著孫二娘驚呼:"快看!是會用寶鼎救人的俠女!"她笑著摸出幾枚銅錢買了隻糖鳳凰,鳳凰的尾羽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恍惚間竟與記憶中父親糖畫攤上的模樣重疊。
巳時,時遷倒掛在酒旗杆上,懷裡抱著油紙包的桂花糕:"嫂子!汴京新開的點心鋪子''禦香齋'',掌櫃的非要我捎兩盒,說多虧您鼎爐裡煉的醒酒丹救了他娘子!"他話音未落,張青的掃帚已掃過腳底:"又翻牆進去了?"時遷靈活地翻上屋簷,嘴裡塞著糕點含糊不清道:"哪能呢!我是光明正大走的正門!"
正午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櫃台。孫二娘清點著賬本,墨跡未乾的字跡記錄著與梁山的生意往來:改良後的"醉仙釀"在汴京酒樓供不應求,用鼎火烘焙的草藥茶包成了文人雅士的新寵。算盤珠子撥弄間,她突然摸到夾層裡的半張畫像——那是上次密會時發現的祖母畫像,如今被仔細包在絹布裡,邊角還繡著細小的蓮花。
後院突然傳來孩童的歡笑。孫二娘掀起門簾,隻見七八個孩子圍著神農鼎嬉戲,鼎身符文隨著他們的觸碰亮起微光,投射出栩栩如生的百獸圖。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野花湊到鼎前:"大姐姐,這爐子能開花嗎?"孫二娘蹲下身,從袖中掏出用鼎火烤製的麥芽糖:"試試把花放上去?"當花瓣觸及鼎身的瞬間,整朵花竟化作金色光點,在空中拚成小小的蓮花。
申時,幾位白須老者登門拜訪,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百草堂"藥師。為首的老者捧著青銅藥鼎,鼎身刻滿失傳已久的古篆:"聽聞孫女俠的神農鼎能辨百草之性,老朽鬥膽請您..."話未說完,孫二娘已將幾味藥材投入鼎中。青煙升起時,鼎身符文流轉,竟在空中勾勒出藥材相生相克的圖譜。
暮色漸濃,十字坡亮起星星點點的燈火。孫二娘站在新修的了望塔上,望著梁山方向規律閃爍的信號燈。風掠過她的鬢角,帶著遠處稻田的清香。神農鼎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芒,符文輕輕流轉,與天上的星辰遙相呼應。她摸出懷裡的玉佩,冰涼的觸感讓她想起狗子臨終前的眼神,那時他說:"二姐,要是有一天...能這樣就好了。"
戌時,包子鋪打烊後的廚房飄出陣陣酒香。孫二娘與張青對坐在灶台前,灶火映得兩人臉龐通紅。陶罐裡煨著的藥膳雞正咕嘟作響,湯汁裡漂浮著用鼎火烘乾的靈芝片。"當家的,嘗嘗這湯。"張青舀起一勺,"火候應該夠了。"孫二娘接過碗,醇厚的香氣中帶著一絲甘甜,恍惚間竟嘗出了母親燉的雞湯味道。
亥時,整個十字坡陷入沉睡。孫二娘躺在床上,聽著窗外時遷練習吹笛的斷斷續續的曲調。月光透過窗欞灑在神農鼎上,鼎身的符文宛如活物般遊動。她閉上眼睛,在夢裡回到了饑荒那年的冬夜,隻是這一次,父親的懷裡揣著熱乎乎的包子,母親的銀鎖在燭光下閃閃發亮,而狗子正舉著風車,在開滿蓮花的田野裡歡快地奔跑。
子夜時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寧靜。孫二娘翻身而起,手按在枕下的短刃上,卻見是鄰村的獵戶。"孫女俠,快救救我家娃!"獵戶滿臉淚痕,懷裡的孩子燒得通紅,手腕上還戴著半朵蓮花的紅繩——那是孫家庇護的標記。
神農鼎在召喚下緩緩變大,鼎身符文亮起溫潤的光芒。當藥湯熬好時,整個院子的花草都泛起奇異的光澤,牆角的野菊瞬間綻放,金黃的花瓣落在藥碗裡。孩子喝下湯藥的刹那,孫二娘仿佛聽見鼎內傳來遠古的低語,那聲音與記憶中父親哼唱的童謠重疊,讓她眼眶微微發燙。
看著孩子漸漸平穩的呼吸,獵戶突然跪地叩謝。孫二娘將他扶起,望向窗外初升的啟明星。晨霧又開始彌漫,新的一天即將到來。她知道,這份平靜來之不易,暗處或許仍有危機蟄伏,但此刻,懷中神農鼎傳來的溫熱,身旁張青關切的眼神,還有十字坡此起彼伏的雞鳴,都是值得用生命守護的美好。
而在昆侖山脈深處,古老祭壇上的蓮花仍在緩緩綻放。但十字坡的燈火依然溫暖,孫二娘的包子鋪,也將繼續在江湖的風雨中,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平靜與傳奇。
喜歡孫二娘的包子鋪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孫二娘的包子鋪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