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感情碼字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楊林之死,網遊之幽州我為王,莫感情碼字機,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目前就是趙不二吞並滿清帝國的最大阻礙,唯有殺了李淵一家,趙不二才能高枕無憂的呆在長安等待衛青和關羽的捷報。
建武二年七月八日,在衛青、關羽聯合北隋靠山王楊林對李淵軍發動進攻。
迫於壓力的李淵不得不尋找援軍,作為滿清帝國境內第四方勢力的緬甸國自然成了李淵最好的選擇,為了說服緬甸國聯盟,李淵甚至將自己帳下首席軍師劉文鏡前往。
此時的緬甸國國主乃是雍籍牙,在曆史上其是貢榜王朝的開國君主,1752年東籲王朝滅亡,緬甸再度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出身豪族的雍籍牙在1753年登基稱王,建立貢榜王朝,僅僅花了5年時間,成功在1758年完成緬甸曆史第三次統一,建立大一統的貢榜王朝,尊稱“雍籍牙大帝”。
雍籍牙充滿雄心壯誌,打算繼東籲王朝之後開拓緬甸更遼闊的疆域,但他在1760年就因病去世,沒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雍籍牙死後一百多年,緬甸被西方列強之一的英國吞並,貢榜王朝滅亡,緬甸君主製曆史至此結束。
雖然雍籍牙此人在曆史上英年早逝,但從隻言片語中也能看出,其絕非庸才,他心知李淵勢力一旦敗亡,那麼自己必將是大燕帝國的下一個目標。
儘管雍籍牙自認雄才大略無人能及,但大燕帝國的領土是緬甸國的6、7倍左右,真打起來,耗都能耗死自己。
所以在劉文靜到來後,雍籍牙便親自接見了他,並詳細商討結盟事宜,而在玩家這個異數上麵,李淵遣使緬甸國的事情,馬上就傳到了趙不二耳中。
同日,趙不二向駐紮在東胡省的征北軍下達命令,讓孫堅馬上統領軍團北上滿清,與關羽彙合。
至於糧草方麵,趙不二倒是絲毫不用擔心,根據關羽傳來的消息,杭州儲存的糧食,完全夠百萬大軍食用7個月左右,這麼長的時間內,足夠趙不二打東胡省通往廈門的糧道了。
建武二年八月九日,征北將軍孫堅統領40萬征北軍進入杭州區域,同日,孫堅率孟珙、張之洞、孫策、馬超、龐統等人,統領30萬大軍直撲緬甸國占據的上海;關羽統領40萬大軍攻擊由李建城駐守的安慶。
而衛青也統領60萬大軍從桂寧向貴陽的李孝恭發動突襲;同時身在西安地區的楊林也集結手中可調動的近150萬大軍向駐紮武昌的李淵主力部隊發動攻擊。
李淵勢力三麵受敵,部隊節節敗退,隻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雙方勢力便奪走了李淵近一半的土地,各勢力名將戰死數量全部高達兩位數。
“王將軍,前線戰事吃緊,靠山王讓你火速率軍支援。”
一座大帳之中,兵部侍郎王世充正在來回踱步,臉上儘是猶豫之色,然而在這個時候,一名滿身汙垢的傳令兵卻跑了進來。
“快說,前線局勢任何!”王世充趕忙來到傳令兵身邊,緊緊的抓住傳令兵的胳膊問道。
傳令兵吃痛,卻不敢得罪這位陛下身邊的紅人,連忙開口說道:“啟稟將軍,背山王的主力軍隊在戰場上碰見了李世民的玄甲軍,由於敵方李元霸將軍太過勇猛,主力部隊已經陷入了敵軍包圍圈中,局勢非常嚴峻,還請王將軍立即馳援!”
“好!本將軍馬上出發…你推下去休息吧!”王世充聞言,臉色一喜,說話間,將那傳送兵打發了出去。
“將軍,現在出兵增員楊林麼?”待傳令兵離開,一旁的邴元真才開口問道。
然而王世充卻是冷冷一笑:“本將軍倒是想去營救,可奈何軍中發生暴動,無力出兵啊。”
邴元真聞言語當即明白了王世充的意思,開口說道道:“羅士信不顧將軍的恩情,自持甚高,此時大好時機,其必然乘勢而起。”
“這羅士信在軍中頗有聲望,恐怕這次叛亂必然不小!”
王世充聞言,滿心歡喜的點了點頭,心到這邴元真果然明白自己的意思,這羅士信原本確實是王世充手上的一員大將,深受王世充的喜愛,隻是後來他得到了邴元真等將領的幫助後,就不再重視羅士信了,前不久羅士信在與滿清的戰鬥中繳獲了一匹神駒,結果被他的侄兒王道詢看中了。
這本來把馬給了王道詢就啥時沒有了,可羅士信卻就是不給,王世充見他如此不識好歹,直接下命讓他把馬送給了侄兒,因為此事,兩人徹底貌合神離,這次王世充是準備最後用羅士信一次,然後把他放棄了。
在王世充的一番動作下,本部軍對果然發生了大規模嘩變,為首之人正是羅士信以及李靖兩人。
這李靖的軍事才能極為出眾,然而卻是一個十足的忠君派,很難為自己所用,所以同樣也在王世充排擠的人選之中。
在王世充的刻意操作下,使得楊林在主線戰場上得不到支援,麵對玄甲軍以及那宛如神魔下凡的李元霸,楊林節節敗退,麾下十三太保死了12個,隻剩秦瓊一人活了下來。
然而活著的秦瓊並不是幫助楊林的,而是乘著楊林指揮大軍撤退之際,將其暗殺,並帶著楊林的頭顱投奔了李淵勢力。
事件出現如此轉折也是意料之中,因為秦瓊的父親秦彝就是被楊林軍迫害的,秦瓊認賊作父,也為了這一天的到來。
曾經楊秀多次提醒楊林小心,然而楊林卻一直都非常欣賞秦瓊,認為楊秀是爭風吃醋詆毀秦瓊,就因為他的不信任,使得如今折在了秦瓊手中。
楊林一死,身為北隋遠征軍二把手的王世充“毫無異議”的做上了領袖的位置。
而王世充在獲得兵權後,當時便與李淵罷手言和,並決定共同對付大燕帝國的軍隊,因為王世充覺得自己手中有近百萬的部隊,而李淵隻有50萬左右,肯定不會是自己的對手,趕走了大燕帝國的軍隊,滿清帝國遲早會臣服在他的腳下。
1秒:m.23xsww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