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的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8章 我這邊還在集合站隊,你告訴我市區被占領?,末世我是指揮官,腦洞大的人,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不能接觸到那個衝擊波,不然我們也會和那些怪物一樣被同等對待,這是實驗人員告訴我的,關於他們怎麼知道的,估計是血的教訓吧。”

“照這麼說,這外星來的東西就隻針對我們人唄,不過倒是可以反過來使用這倒挺好的,你回到步兵戰車內繼續操控,我帶人清剿整個鎮區。”

大部分喪屍怪物已經被清理,現在開始清剿行動。

聯邦國防軍分成若乾小組,在美洲獅步兵戰車跟隨支援下,將整個城鎮分化成若乾個地區,一個接著一個地區的進入房間排查。

每個人手臂上的作戰終端顯示著這座城鎮地區資料信息,這讓他們對地形了如指掌。

聯邦國防軍在清剿屍潮災區中,造成最大破壞環節隻有此刻。

門可以正常打開還好,遇到無法打開的會將HK433切換功能為破門錘,借著力氣把門砸開大半邊,隨後嗷嗷叫的衝進房間展開搜查。

現在還在房間的大部分都是殘疾類喪屍,雙腿斷裂或者被東西壓住無法行動,清理的就是這種喪屍。

基本上每次清剿行動都是這樣過來的,多虧那個天外能源,要不然會很麻煩的。

聯邦D國百姓知道能量打擊炮存在卻不知道其能量不是地球的,網上曾有很多人質疑,為什麼不是飛到哪打到哪,而是集中在一個地方?

質疑的同時也在調侃聯邦國防軍是大門房間門殺手,如果你的家鄉被聯邦國防軍從怪物重災區中解放,但你走的時沒把門開著,那就請你準備好掏錢把自己家的門換一下吧!

已經有技術大範圍消滅喪屍不損壞財產,但在清理漏網之魚階段時,會造成破壞的聯邦國防軍就是屑,明明卷子已經完成99%的正確率,卻偏偏留下那點小錯。

教堂內的捷克人走出來看向外麵,街道一片漆黑看不到人影。

很多人又陷入迷茫中,軍隊是撤退走了嗎?雖然現在看不到一個喪屍,但現在這環境安靜到嚇人。

“嗨!我回來了兒子!看看我帶了什麼回來!”

一片漆黑的方向響起人喊聲,幸存者人群被一驚趕緊跑回教堂,隻有一個小男孩站在外麵等待看向聲音方向。

隨著人影輪廓越來越清晰,男孩欣喜的看到自己的父親回來了,就知道父親不會出事。

父子倆團聚時,一批聯邦國防軍從遠處朝這邊走過來,在遠處用熱成像掃描,發現平民身上沒有任何武器,可以嘗試和平交流。

從死亡邊回來的父親緊緊抱著兒子,背著的背包裡裝滿零食,全都是為他兒子準備的,甚至連自己最喜歡抽的煙和喝的酒都沒拿。

幸存者人群見不是怪物又走出來,大部分人饑腸轆轆死氣沉沉,盯著回來男子身後鼓鼓的包蠢蠢欲動。

“站著彆動!把手舉起來接受檢查!”

父子倆聽到聲音呆愣一下,環顧四周並沒有看到人。

精神緊繃的父親上來認為是自己幻聽了,直到詢問兒子,兒子表示自己也聽到了,這讓無法放下的心更放不下了。

帶著自己兒子試圖進入教堂,卻又被黑暗中發出的聲音勒令住。

“蹲在地下不要動!把身上東西放下!沒看見我手上的槍嗎!快點放…”

“蠢貨!我們忘記解除隱身模式了!先把開掛模式關了,我說對麵怎麼就跟二愣子一樣不搭理我們。”

男子抱著兒子呆愣地看著四周,趴在教堂窗戶邊往外望的人也在尋找聲音來源。

黑夜中出現幾個人身影往這邊走過來,來到近距離時所有人才看清來人是誰,鄰居聯邦D國的聯邦國防軍,等等?鄰居的軍隊為什麼在我們的土地上?

捷克人還沒稍加思考,在聯邦國防軍的恐嚇下被迫走出教堂。

每個人抱頭對著牆,直到一輛美洲獅步兵戰車開到這裡,聯邦國防軍從車上拿下體溫檢測槍,對每個幸存者脖子後麵一照檢查體溫。

幾分鐘檢查完畢,沒有發現病毒攜帶者,隨後就是審問環節。

從人群中隨便抓住幾人到戰車旁邊,審問當地情況,比如這座城鎮有沒有駐軍?除了他們這些人以外哪些地方還有人等等。

當然這些隻是走過場的任務,真正主要任務是為了掃清當地隱患,為後續主力部隊奠定安全通道。

在確認隻有這些人,他們被勒令在教堂內,在早上7點之前都不能出來,並正式宣布聯邦國防軍暫時接管這座城鎮。

20分鐘後,一股龐大的車隊從公路經過這裡,少部分車隊走城鎮通北道路為策應外,主力部隊都在高速公路上疾駛,武裝直升機在天空隱身飛過。

從衛生警察部隊清理智慧喪屍到現在,僅僅隻是過不到一個小時時間。

————

淩晨5點。

天邊已經有一點蒙蒙亮,布爾諾南部城郊外的一支捷克軍隊正在列隊早操。

再過一個小時,他們就要去南部邊境線上換班站崗。

一名連級長官在野地作戰指揮部帳篷裡看著手表開始皺眉,按照士兵們以往習慣,他們早就發消息申請回來,怎麼到現在一直都不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末世我是指揮官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末世我是指揮官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靈異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