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葡萄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大明律法管不到,我來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愛吃葡萄皮,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他那乾脆利落的樣子,顯然已不再將胡仁彬視為親生兒子。

可胡惟庸走了,梁甫卻走不了,胡仁彬也走不了。

梁甫看著一臉頹喪的胡仁彬,回想胡惟庸剛才那番話,心中也頗不是滋味。

那話,似乎還真有幾分道理。

之前胡仁彬那一通胡言亂語,不僅胡惟庸聽見了,他也聽得一清二楚。

這樣的混賬,若再惹出什麼大禍,引來朱元璋的雷霆之怒,那可真是全家遭殃。

想到這兒,梁甫還真有些理解胡惟庸了。

梁甫心中依舊難以釋懷。

胡惟庸畢竟是曾經的丞相,如今又被陛下委以重任,擔任恩科主考官,地位顯赫。

他剛才那番話,究竟是真心還是反話,實在難以揣測。

即便他說的是真話,若自己真的處置了他的兒子,將來兩人之間還能毫無芥蒂嗎?

胡仁彬可是胡惟庸唯一的兒子,胡家如今就靠這一根獨苗延續香火。

若這獨苗毀在自己手裡,胡惟庸即便嘴上不說,暫時不計較,但將來呢?

誰敢冒這個險?

若將來胡惟庸以此為借口報複自己,恐怕連為自己求情的人都沒有。

畢竟,這是直接對人家獨子下手。

清官,並非那麼容易當的。

若真那麼容易,他也不會僅僅靠俸祿去救濟災民了。

而且,他也不會第一時間通知胡惟庸。

在官場中,那種一根筋的官員根本無法生存。

不說同流合汙,但人總有自己的親朋故舊。

因此,有些避諱並非壞事。

梁甫慢慢走出大牢,回頭望了望那黑黢黢的牢房,心中不禁感歎。

難怪胡惟庸能成為。

不說彆的,連親兒子都不管,還要求公平公正處理,任由府衙處置,甚至提議斬立決。

這樣的覺悟,無論真假,至少說出去絕對讓人豎起大拇指。

隻是,那個混賬胡仁彬就慘了。

原本責罰或許並不算太重,但被胡惟庸這麼一弄,想不脫層皮都難。

梁甫甚至開始懷疑,裡麵那家夥到底是不是胡惟庸的親兒子了?

(本章完)

------------

走出大牢後,梁甫沒有直接去府衙正堂處理公務,而是回到了之前的靜室。

泡上一壺茶,梁甫皺著眉頭,琢磨起了胡仁彬這事兒。

可琢磨來琢磨去,他還是摸不準胡惟庸的脈。

甚至這麼一想,反倒覺得胡惟庸可能是嘴上客氣客氣,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太過苛責他兒子?

畢竟,這是獨子啊!

誰能忍心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消失?

換位思考,至少我是絕對不願意的。

因此……梁甫依然無法理解胡惟庸的這番舉動。

既然想不通,梁甫索性直接轉身進宮了。

沒錯,梁甫去找朱元璋了。

在他看來,既然自己搞不清楚,那就讓朱元璋來做決定。

到時候,反正決定是陛下下的,跟我這個小小的府尹有什麼關係?

應天府尹這個官職,表麵上隻是三品,頭上還有一堆上司管著。

但實際上,應天府尹不僅掌管京畿的刑名錢穀,還負責奉天子祭農耕獵。

府衙內設有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六人、推官一人,還有一位儒學博士。

可以說,在整個南直隸地區,南直隸總督能管的,應天府尹也能管,南直隸總督不能管的,應天府尹依然能管。

說白了,正三品的官職,看似比六部尚書低了一級,但也是實打實的朝廷重臣。

若不是陛下信任、視為心腹,怎麼可能坐穩這京畿首善之地?

因此,梁甫的覲見請求很快就得到了批準。

來到禦書房,向朱元璋行禮後,梁甫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提起了今天遇到的案子。

梁甫也不傻,他當然不會說自己為難,不方便處理這宗案子。

那豈不是顯得他能力不足,不敢處置胡惟庸的兒子?

梁甫換了個說法:

“陛下,其實胡仁彬一事,臣就算秉公辦理、照章辦事,沒有任何一絲偏向,也不過是打板子、賠錢了事而已。”

“可偏偏胡大人在我應天府大牢裡,直接要求一定要斬立決。”

“這就讓臣為難了!”

“畢竟,臣固然不敢把本該重判的案子改成輕判,但也不敢把輕判的案子改成重判啊!”

“因此,還望陛下示下!”

“臣該如何判決?”

聽完梁甫的這番解釋,朱元璋還真有些不知如何回應。

胡仁彬鬨市醉駕傷人一事,他確實有所了解。

畢竟,此事就發生在應天府錦衣衛眼皮子底下,錦衣衛想不知道都不行。

當然,因為事涉胡惟庸這等重要人物,所以錦衣衛也將情況第一時間送到了朱元璋案頭。

可朱元璋卻不知道,胡惟庸後續在大牢裡還提出了這種要求。

胡惟庸竟會說出這樣的話?

斬立決?

連兒子都不要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