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85章 社會變革,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廿六,小雨。
一大清早,房俊剛剛用過早膳,李道宗、馬周便聯袂前來拜訪……
花廳內花樹翠綠、茶香嫋嫋,淅淅瀝瀝的雨水滴落在透明的玻璃外牆上一陣輕響,雨點彙聚成流,蜿蜒流下。
李道宗端著茶杯,有些擔憂的問馬周:“這剛剛放晴沒幾天,萬一再來一場大雨,對於救災的影響想來甚大,不知還有多少百姓未能安置?”
馬周倒是不急,好整以暇的呷了口茶水,笑道:“郡王不必擔心,目前災民已經安置了大半,剩下少許也都有棲身之處,尤其是此番得到右屯衛相助,救災非常順利,衣物、糧食、藥材都足夠,很快就能徹底安置完畢。”
這段時間京兆府以及京中各處衙門在他統籌之下全部參預救災,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總算成果斐然。如今彙聚於長安周邊的災民已經被妥善安置於關中各處,衙門機構運轉正常,災情已經基本消除。
即便再來一場大雨,在配合熟練的各部衙門配合之下,又有充足的物資供給,也不會釀成之前的巨大災情。
縱使東征之戰幾乎將關中抽調一空,但龐大的帝國根基放在那裡,無論從哪裡擠一擠、省一省,總是能夠解決迫在眉睫之危機。
這就是大國的底蘊,無論戰略亦或是經濟,都擁有無與倫比的縱深……
房俊坐在一旁慢慢的喝著茶水,聽到馬周信心十足,便提醒了一句:“也不能忽視了難處,整個關中的春耕幾乎都被破壞,要麼兵荒馬亂沒來得及耕種,要麼田地被雨水衝毀,不知多少人家今年要絕收。救災隻能救一時,等到了冬天家家戶戶糧食告罄,你有多少糧食拿去賑濟?朝廷的賑濟跟不上,百姓便不得不跟地主世家借貸,稍有差池,就得以田相抵,甚至賣兒鬻女,家無恒產,妻離子散,又將平添無數流民,影響社會穩定,造成無數隱患……”
天災來臨之時,普通農戶悲怮哀嚎、淪為賤民,地主、世家則額手相慶、歡天喜地,蓋因每一次災禍都是一次血淋淋的掠奪,百姓的家產在災難之中流入大戶。
如此年複一年、周而複始,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階級之間有若天塹,滋生對立,最終演化成貧者為了生存而掀起的滔天巨浪,將一切席卷於內,徹底滅亡。
而後重新分配財富,渡過一段和諧興盛的日子,再於不斷的天災之中凝聚財富、貧富對立……
古往今來,王朝便在這種財富的分配、聚攏、再分配之中周而複始,文明興起、衰落,在巢臼之中艱難徘徊,始終難以超脫界限,更上層樓。
馬周沉默片刻,抬頭問道:“所以你一直鼓動朝廷支持那些手工作坊,就是為了吸納那些失去田產的流民?”
房俊頷首,麵色凝重:“土地兼並曆來是王朝崩塌之根源,但人性貪婪,以你我之力無法阻擋此等大勢,想要消弭由此而來的社會動蕩、階級對立,便隻能另辟蹊徑。發展商業,甚至鼓勵、扶持那些可以吸納大量流民就業的作坊,由此不僅可以安置失去土地的百姓,給他們一條活路,亦可給朝廷帶來大量稅收,實為一舉兩得之策。”
但這條路其實也並非一勞永逸,還是那句話——人性貪婪,商業的確可以解決無產者的生活問題,但並不能真正消弭掉階級矛盾。而且商業進度無休無止,當發展至一定階段,必然出現資本裹挾政治的場麵出現,整個國家都將成為資本的附庸……
然而人類社會何曾有真正完美之製度?
古今中外,也不過是在各自的國情之下甄選出一條更為適合自己的道路而已……
馬周沉思片刻,讚同道:“雖然商業自古低賤,但二郎你的道理應該是對,今後吾會在治下多多推動商業發展,加以扶持,尤其是那種可以大規模聘請工人的商鋪、作坊,試試看能否當真解決貧苦百姓的生活艱難。”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既然覺得這條路行得通,那便會勇於嘗試,不怕擔責。
畢竟自古以來都將商賈視為賤業,若朝廷大力扶持,難免招致非議,那些清高自傲的讀書人予以彈劾必不可少……
房俊提醒道:“扶持商賈的同時,也要製定相應的律法予以約束,儘可能的保障工人利益,在工人的利益與商賈的利益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否則將會衍生無休無止的剝削,使得工人淪為牛馬,被那些商賈榨乾血汗。”
資本占有勞動力,並不是完全的無給占有,其中有一部分為有給占有,即體現勞動力價值的部分,這一部分就轉化為工資。而剩餘部分則被資本無償占有,可以稱之為“剝削”,而這正是資本的利益所在。
當工資價值等於勞動力價值時,勞動者就無法擺脫資本對其的控製。倘若離開了資本,勞動者便無法獲得其他的貨幣來源,無法維護自己的生存。
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必須接受資本的控製與剝削。
資本的特質決定了控製與剝削是無窮無儘的,每一個資本都想榨乾勞動者的最後一滴血汗,以便在付出同等工資的情況下創造最大的價值……若不能以律法層麵予以約束,則工人淪為牛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