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3章 按部就班,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最終,太子卻穩坐如山,致使李二陛下種種謀劃未竟全功。

此等情形之下,皇帝與太子焉能和平共處?所以李二陛下易儲之心不會變,甚至為此不擇手段。

但太子曆經關隴叛亂,宛如浴火重生,其優異之表現不僅得到朝野上下一片讚譽,獲得前所未有之支持,更為重要是自戰火之中錘煉出一支戰力強悍的東宮六率,再加上橫行無敵的右屯衛,東宮軍隊強悍忠誠,太子穩如泰山。

如此,即便以李二陛下之威望,意欲強行易儲已不可行,否則必將遭受抵製,隻能另謀蹊徑。

什麼蹊徑?

自然是栽贓嫁禍,敗壞太子名譽,使其儘失人心。

還有什麼比“因穩固儲位而殘殺手足”這樣的罪名更完美呢?

之前,李二陛下一再想要易儲的目的,是覺得太子當不好大唐帝國的皇帝,更比不過兩個兄弟;現在,李二陛下易儲之目的則已經變成無法與太子共存,畢竟那麼多冷酷的謀劃之後,太子豈能不心生怨憤?

加之東宮軍力眾多、戰力強悍,又得到山東、江南兩地門閥支持,鬼知道太子會否在那些人慫恿之下效仿當年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用他兩兄弟的性命徹底將太子拉下儲位,完全合情合理。

至於將來的儲君未必一定是嫡子,哪一個還不是李二陛下的兒子?

更何況,如今還有一位遠赴遼東擔任“新羅王”的李恪,單論才能、威望,完全不在他們兄弟之下,若繼位為君,定能將大唐盛世長久延續,甚至更上一層樓……

所以,兩兄弟豈能不感到心中發寒、兩股戰戰?

……

房俊回到中軍帳,程務挺、王方翼、岑長倩、歐陽通等人皆以匆匆抵達,不過幾人坐在下首麵容呆滯,半晌無言,顯然尚未從李二陛下“死而複生”以及這件事背後所表露出來的意義所帶來的震撼當中擺脫出來。

畢竟誰能想到當東宮上下浴血奮戰、逆轉取勝之後,才發覺這一切都有可能是李二陛下的陰謀?

這對於東宮上下士氣打擊是致命的。

房俊環視一周,將諸人神色收入眼底,沉聲道:“陛下回京之事想必各位已經聽說,汝等皆乃軍人,隻需履行自身職責即可,毋須理會朝堂上的爭鬥。”

幾人稍微頓了一下,齊聲道:“喏!”

房俊頷首,續道:“馬上集結全軍,給高侃傳令讓其撤回來,各部做好戰鬥準備,斥候嚴密監視長安周邊動向,不可有半分疏忽懈怠,一旦局勢有變,無論本帥是否身在軍中,要做到一個時辰之內攻占玄武門,不計代價!”

諸人渾身一震,齊齊站起,大聲道:“喏!”

心中皆知如果李積一路上所為都是奉命而行,那麼陛下易儲之心早已堅如鐵石、不可動搖。如今回京,依舊會推動易儲之事,而右屯衛作為東宮最為堅固的班底,勢必與皇帝有所衝突。

一旦陛下以強硬手段軟禁太子疑惑乾脆欲直接廢黜太子,右屯衛說不得就得效仿陛下當年,重演一回“玄武門之變”,隻不過當年陛下由此入宮逆而篡取,如今卻是攻守易位。

簡直就是天道輪回……

岑長倩擔憂問道:“大帥稍後可要入宮?”

右屯衛乃是東宮班底,房俊更是右屯衛的靈魂,若李二陛下欲執著於廢黜儲君,必先剪除東宮羽翼,欲先剪除東宮羽翼,必先拿下房俊……所以房俊入宮,凶多吉少。

房俊歎氣道:“陛下回京,吾等臣子豈能不入宮覲見?不過汝等不必擔憂本帥安危,有你們鎮守玄武門外,便是本帥的護身符,即便是陛下也不敢輕舉妄動。稍後本帥入宮,在本帥返回之前,無論何人以何等理由前來令右屯衛換防至彆處,都毋須理會,咱們必須死死的紮根在這玄武門!”

“喏!”

眾人再次應諾。

玄武門乃太極宮門戶,無論是占據此地接應太子,亦或是給於太極宮壓力,絕對不容有失。

房俊又道:“待會兒本帥趕赴春明門,途中會告知讚婆,命其稱病留在軍中,替咱們死守中渭橋,絕不可輕易入宮。”

中渭橋意味著最後的退路,而吐蕃胡騎畢竟是外邦軍隊,大可不必聽從李二陛下調遣,眼下關中局勢複雜,即便李二陛下再是惱怒,也不敢同這支胡騎開戰。

程務挺蹙眉道:“讚婆會否被陛下拉攏過去?”

說到底,吐蕃胡騎之所以千裡萬裡趕赴長安助陣東宮,是為了噶爾家族的利益,一旦讚婆意識到太子儲位不穩,甚至有可能被李二陛下廢黜,未必不會轉投李二陛下陣營,出賣東宮。

房俊搖頭,篤定道:“不會!陛下當初願意與吐蕃聯姻,可見心中對於吐蕃之忌憚,原本陛下計劃東征之時安撫住吐蕃,待到東征之後再權力攻略吐蕃,如今東征一戰虎頭蛇尾,更是耗儘國力,根本無法支撐另一場大戰。此等情形之下,隻能繼續與吐蕃苟合,噶爾家族欲在青海湖畔自立,陛下豈肯冒著得罪吐蕃的風險予以支持?讚婆明白這個道理,必會堅定的站在東宮這邊,東宮才是噶爾家族的希望所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