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4章 風波詭異,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岑文本雖然不知韋正矩到底死沒死,且此人死活又與太子何乾,卻下意識的覺察到不能任由“百騎司”牽扯進這等案件之中。一則是為了維係三法司之至高司法地位,再則也絕不願見到有人先是攀扯“百騎司”,進而從“百騎司”攀扯到太子殿下。

帝國發展至今日,可謂百廢俱興、民富國強,需要的再非是以往的乾綱獨斷、破而後立,而是平穩的政權過渡。

穩定,勝於一切。

不是說儲君的位置不能變,而是就算要變,也隻能在陛下的意誌之下循序漸進的予以更迭,不能使得朝政有絲毫動蕩,否則極有可能釀成一場大禍。

眼下陛下尚在遼東征戰,朝中卻有人隱隱將矛頭再一次指向太子,岑文本豈能坐視這等事情發生?

維護太子,便是政治正確。

哪怕“百騎司”當真施刑過重將韋正矩置於死地,哪怕太子故意偏袒“百騎司”,視人命如草芥……

……

岑文本雖然身後並無世家門閥之倚仗,也不曾如同蕭瑀、長孫無忌那般權傾一時,但是他資曆太老、地位太高、威望太重,此番出言硬懟劉洎,絲毫不留情麵,劉洎卻也隻是略微躬身,未有一言半語反駁。

此等神情落在李承乾眼中,對於劉洎之性情素來了解的他便明白了,這定然是劉洎與人做了一番交易,他收到好處卻隻是負責在朝堂之上聲援韋挺,但事情之成敗卻不在責任之內……

這個老貨!

李承乾愈發明白房俊為何自始至終都對此人頗為厭棄不屑,果真是絕無半絲風骨的唯利是圖之輩。

而且這老貨眼下雖然晉為侍中,但親人禦史中丞遲遲未能任命,以他在禦史台的資曆、地位,足以對禦史台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旦“百騎司”被排除在外,此案由三法司接受,說不得還能與人再做以此交易……

李承乾氣得不輕,鬱悶至極,此等寡廉鮮恥之輩,如何能夠身居朝堂、竊據高位,成為宰輔之一?

簡直是帝國之恥辱!

李承乾壓抑著心中憤怒,看向殿上的大理寺卿孫伏伽,問道:“大理寺總掌帝國刑罰、偵緝之要務,此次便由孫寺卿挑起重擔,會同刑部、禦史台一起偵破此案。朝中局勢動蕩,多有居心叵測之輩暗起齷蹉,綢繆其不軌之企圖,還望孫寺卿公正廉明,將此案之真相大白於天下,懲惡揚善、匡扶正義!”

這話說得有些重,孫伏伽趕緊出列,躬身道:“微臣領旨!還請殿下放心,微臣眼中唯有國法綱紀、正邪善惡,維護律法之公正,懲惡揚善乃是吾輩立身之根本,無論何人、何事,都不能動搖半分!”

山雨欲來、潛流洶湧,此正是表態站隊的時候,孫伏伽素來不參與任何朝爭,隻一心忠於李二陛下。既然太子乃是陛下所冊立,在陛下尚未廢黜太子之情況之下,忠於太子,便是忠於陛下。

他也隻是忠於太子,而無論誰坐在太子之位上……

被蕭瑀懟了一番似乎偃旗息鼓的劉洎又說道:“殿下,微臣聽聞‘百騎司’大統領天未明時便叫開城門,直入興慶宮覲見殿下,不知是否談及韋正矩之事?或者……是否提及韋正矩之生死?”

此言一出,麗正殿頓時肅靜,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盯著李承乾,看他如何回答。

李承乾倒也乾脆,略作沉吟之後,頷首道:“李君羨入城覲見,的確是為了韋正矩之事。淩晨時分,韋正矩被人解送至‘百騎司’,李君羨命人將其關在刑房,不過尚未用刑,韋正矩已然毒發身亡。仵作勘驗屍身,發現其送抵‘百騎司’之前已經被人喂下劇毒。”

麗正殿上一片嘩然。

聽太子之意,韋正矩非但當真死了,而且是受人謀害,且意欲嫁禍“百騎司”?

當今天下,居然還有人敢於嫁禍陷害“百騎司”?

這可是李二陛下的鷹犬爪牙啊,若當真有人這般做法,那可就是明目張膽的意欲挑釁太子監國之權威,一旦此事處置不當,“百騎司”深陷謀害良民之罪名,太子的威嚴將會受到極大之損失。

畢竟“百騎司”乃皇權之鷹犬,如今太子監國,“百騎司”奉命輔佐太子,卻遭人構陷、聲名狼藉,由此可見太子之能力實在堪憂,不足以震懾群倫、君臨天下……

現在,大家算是明白了剛才蕭瑀為何極力將“百騎司”從韋正矩一案當中剝離開來。若是“百騎司”參預韋正矩一案之審查,就算結果證明“百騎司”乃是受人陷害,可是誰會相信?

身為執法者,自己卻是最大的嫌疑人,這實在是難以服眾……

而若是三法司介入,那便全然不同。三法司乃是大唐最高之司法機關,權力之大,可審理君王之下所有文臣武將勳貴士族之不法事,且曆屆三法司長官皆是清正剛直之輩,使得三法司之威望如泰山之重,無人敢於詆毀。

孫伏伽更是清正自持、公正嚴明,一旦三法司確認“百騎司”與韋正矩之死無關,乃是遭人陷害,便等於立即給“百騎司”洗脫嫌疑,太子之威望自會安然無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