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53章 未來權臣,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諸遂良跪在地上,滿頭冷汗,唯恐李二陛下罵一句“僭越無禮,褒貶朝臣”,直接將他給退出去斬首。

須知這裡可不是太極宮,而是軍營之中,一切以軍法行事,而大唐軍法之嚴苛,功勳計數嚴禁賞賜厚重的同時,稍微犯下錯處就要“斬立決”,殺一個自己這樣的黃門侍郎,跟宰隻雞也沒什麼分彆……

李二陛下沉吟良久,才在諸遂良膽戰心驚之中隨意說道:“行啦,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往後為人處事都要慎之又慎,否則似今日這等情形,若英國公不依不饒,朕也護不得你。”

心中對諸遂良有幾分失望。

一直以來,自己對於諸遂良都頗為喜愛,也不遺餘力的予以栽培,但效果都不好。知道其拙於實務,乾脆將其安插去貞觀書院教書育人,卻又被房俊與許敬宗聯起手來死死壓住。

堂堂一個書院司業,大祭酒之下的二把手,平素卻連一個夥房的夥夫都指使不動……

眼下看來,官場仕途這條路的確不適合諸遂良,也就隻能做做學問。

今日之事其實對他來說甚為凶險,也就是李績為人低調謙遜,不願與人結怨,否則若是換一個強勢一些的人亦或是其政敵,諸遂良怕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多謝陛下愛護。”

諸遂良垂首謝恩。

“行了,你亟需謄抄戰報、歸攏文牘吧,朕有些乏了,去歇一歇。”

李二陛下安撫一番,這才起身走出營帳,在內侍攙扶之下去了另外一處營帳歇息。

帝王禦駕親征,固然可以提振士氣,但自身之安危卻也不是小事。彆以為身為皇帝就一定能夠得到麾下兵將的擁戴,官場說到底就是一個名利場,隻要利益所致,沒什麼事情是不能乾的,嘯營造反刺王殺駕也不是沒可能。

故而李二陛下幾乎每日都會更換就寢之地,除去最為親近的幾個內侍之外,即便是李績等人亦不知其夜晚之時究竟宿於何處營帳。

……

十餘萬大軍三麵合圍泊汋城,猛攻一刻不止。薛萬徹與阿思那思摩更是身先士卒,親率麾下兵卒衝入城內於高句麗守軍展開巷戰,一路衝殺掃蕩,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城內血水順著排水溝渠流入鴨綠水,一江碧水早被染紅,夕陽殘照之下,當真是半江瑟瑟半江紅。

李績頂盔貫甲,率著親兵策馬站在泊汋城被一處土崗至上,極目望去,麵前便是血火廝殺的戰場。泊汋城原本堅固的城牆已經被火藥炸得倒塌大半,斷壁殘垣之間,兩支軍隊激烈廝殺。

高句麗軍隊不願意這般失陷落敗成為俘虜,就在倒塌的城牆下一次次的組織起反擊,與唐軍就每一個城牆的豁口反複爭奪,鮮血染紅了磚石,屍體填滿了缺口,慘烈至極。

而在西門與北門處,薛萬徹與阿史那思摩已經攻入城內,“轟隆隆”的震天雷炸響之聲此起彼伏。

李績嘴角抽了一下,苦笑道:“怪道陛下心疼,震天雷這般用法,怕是沒兩天庫存就要告罄。”

不過他並未下令警告薛萬徹與阿史那思摩部要仔細一些使用震天雷,雖然剛才與陛下達成妥協,但是他始終認為大軍必須儘快攻陷泊汋城打通渡口,然後大軍橫渡鴨綠水直撲平穰城。

晚一天,局勢之變化都可能出現惡化。

一旁騎在馬上的程咬金笑道:“將軍臨陣,隻想著如何能夠旗開得勝,那些個後勤輜重的事情,卻是要懋功你們這些宰輔去考慮才是。”

李績歎了口氣,頗有憂愁道:“火器之威,早已無需贅述,遲早是要在全軍之中裝備的。然而火器之缺點也同樣鮮明,那就是太過於倚賴後勤補給。一杆火槍,一門火炮,且不說其製造費用乃是尋常兵刃的十倍乃至於數十、上百倍,單隻是火藥、彈丸以及槍管、炮管的製造,就足矣拖垮財政。普天之下,也就唯有大唐能夠之稱得起這樣的軍隊,換個國家,就算將火器之術拱手相讓,他們也養不起。”

彆的不說,隻說這震天雷,以火折子點燃引線丟擲出去,轟的一聲響,牆倒屋塌血肉橫飛,威力極大戰略作用更是顯著。可是這隨手的丟擲,卻是火藥局一個工匠數日之功,且造價不低於五百文,兩個震天雷就價值一貫。

聽著泊汋城內的震響,看著衝天而起的硝煙,那可都是錢呐……

更被說造價動輒數百上千貫的火炮了,每一支炮管的壽命最多隻能夠發射二三十發炮彈,這還是整場情況下,若是遭遇惡戰,每一炮間隔的時間太短使得炮管尚未散熱冷卻便繼續開炮,可能十幾炮就需要更換炮管。

簡直就是燒錢……

程咬金緊了緊身上的鎧甲,先前猛攻安市城時受了不少傷,雖然並無致命之處,但畢竟年歲打了,身體機能下降,導致身體狀態受到極大影響,這會兒站在土崗之上被北風一吹,頓時覺得渾身發冷。

“所以,吾才佩服房二那廝。兵部之前也就是個打雜的衙門,滿天下的軍隊,誰會聽從兵部的調度?然而一旦火器裝備到所有軍隊,兵部便會一躍成為各支軍隊的親爹,掌握著火藥局、鑄造局的兵部便是所有人的命脈。瞧著吧,用不了幾年,懋功你這個軍中第一人的地位就要受到威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