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42章 遼東輿圖,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房俊回道:“東征在即,兵部承擔繪製輿圖之重擔,兵部上下自然不敢懈怠。前兩日,經由兵部數十位經驗非富的書吏齊心協力,將遼東傳回之信息予以彙總、甄彆、分辨,依然繪製完成高句麗之輿圖,其過境之內曆曆在目,絕大部分都清晰可辨。”

“高句麗全境?”

李績聞言蹙眉道:“事關重大,越國公萬勿胡吹大氣。”

言語有些不客氣,不過這也是兩家關係親近,他又素來將房俊視為晚輩的情況下。

房俊笑道:“英國公多慮了,東征之意義,下官如何不知?萬萬不敢在這等大事上弄虛作假、嘩眾取寵。”

他轉向李二陛下,說道:“陛下,請讓內侍前往兵部,命崔敦禮即刻將高句麗之輿圖拿來,請陛下與諸位大臣觀摩斧正。”

李二陛下很有興致:“可!”

當即命內侍總管王德親自前去兵部,宣召崔敦禮命其將輿圖帶到皇宮裡來。

一旁的蕭瑀笑道:“若是當真已經繪製完成高句麗之輿圖,越國公可是大功一件,堪為東征之首功。”

行軍打仗,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而已,如今之戰術更是推陳出新,一方麵是軍隊的戰鬥力,一方麵是後勤輜重的補給,還有一方麵便是能夠有清晰的輿圖,可以充分考慮戰場的種種條件,予以指定相應的戰術。

在軍隊戰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一份完整、精確的輿圖,往往就意味著一場勝利。

因為在這個年代,輿圖的繪製實在是太難了……

當然,自家人嘛,相互吹捧自吹自擂一番,為不能親自參與東征的房俊討一點好處,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房俊卻搖頭道:“宋國公有所不知,此番為了繪製高句麗之輿圖,兵部共有百餘位細作潛入高句麗境內,散步之各處窮山惡嶺,更有兩百餘位商賈願意無償提供掩護,並且予以協助。”

說到這裡,他轉向李二陛下,誠懇道:“這份輿圖之問世,凝聚了兵部上下以及無數商賈百姓之心血,因此犧牲之官吏、百姓,達到三十餘人。若是戰後論功行賞,某願意不居寸功,將功勞儘皆讓給兵部官員,升官晉爵豐厚賞賜,並且對那些自願協助刺探敵國軍事要塞的百姓,更要予以嘉獎,吾大唐子民一心為國,哪怕身在敵國亦會舍生忘死報效家國,這份赤誠之忠心,必須得到嘉獎,否則豈不是讓那些忠孝國民心灰意冷?”

李二陛下默然頷首,慨然道:“正該如此!劉侍中,將此事記下,待到東征之後論功行賞,就如越國公之言,將那些在此戰當中協助帝國之百姓儘皆登記造冊,予以嘉獎。為帝國犧牲者,可酌情賜予其爵位勳階,昭告天下,蔭萌家族!”

“喏!”

劉洎趕緊應命。

大臣們齊聲道:“陛下英明!”

大唐尚武之風濃鬱,因此才能使得民風剽悍,短時間內便可聚集大規模的軍隊,府兵與募兵兩種製度並行不悖,共同築建起如今威服四海的龐大帝國。

爵位勳階那是必須要通過實打實的戰功來兌換的,不少曆經戰陣的老兵都未必能夠得到足夠的功勳進而被欽賜爵位勳階。

而爵位勳階除去算是一個無比崇高之榮耀,在鄉間會得到與鄉老等同的待遇,任誰都得高看一眼之外,更有減免賦稅、賜予永業田這等實打實的實惠。

可以想見,隻要這道敕令一經頒布,必然使得民間士氣暴漲,尚武之風愈發濃鬱。

兵部就在承天門南的皇城之內,王德一溜小跑,不一會兒的功夫便打了一個來回。

崔敦禮氣喘籲籲的來到禦書房,身後跟著兩個滿頭大汗的小內侍,一人背了一個裝書的山藤編織的書箱,放到禦書房的地上。

崔敦禮喘了幾口氣,這才施禮道:“下官兵部左侍郎寸崔敦禮,見過陛下,見過諸位上官。”

李二陛下顯然對崔敦禮的觀感很好,溫言道:“崔侍郎不必多禮,輿圖可曾帶來?”

崔敦禮道:“已然帶到。”

說著,將書箱拿起,左右張望一番,請示道:“陛下明鑒,輿圖過於巨大,不知陛下可否允許微臣將這麵牆壁騰空,用以張掛輿圖?”

他指了指西側的牆壁。

相比於另外幾麵拜訪了書架、書案等等家具,這邊牆壁隻是掛了有些稀罕的裝飾,有鹿角、狼皮、還有一副強弓、一柄寶劍,相對來說簡約很多。

李二陛下頷首道:“可。”

王德便趕緊上前帶著兩個小內侍將裝飾物儘皆取下,暫且放在一旁,然後幫著崔敦禮打開書箱,將輿圖取出,用一根根細小的釘子仔仔細細的展開之後釘在牆上。

四張特製的紙張拚湊成一幅巨大的輿圖,差一點將整麵牆壁都給占滿,輿圖上密密麻麻的畫著各式各樣的線條,而箱子裡,依舊還剩下幾十張輿圖……

李二陛下起身來到輿圖之上,仰首觀望,大臣們也都紛紛起身站在李二陛下身後。

一直以來,房俊便以能力卓著而聞名,尤其是其時不時鼓搗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方式方法,聞所未聞,令人歎為觀止。大家都知道房俊自從第一日入主兵部,便開始主導天下輿圖之繪製,今日初見成品,自然心中好奇,急於一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