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4章 房俊的報複來得很快(下),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程務挺不知道房俊打著什麼鬼主意,既然弄不明白那就不去糾結,當即前去執行。

粗人就是這點好,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長處在於動手而非是動腦子,所以出主意的事情有房俊就行了,叫自己乾啥那就乾啥,反正跟著房俊從來都不吃虧……

也不對,這一次就被世家門閥聯手坑了一次,不過程務挺相信,馬上就會找補回來了。

程務挺剛走,杜楚客便背負雙手閒庭信步的走了進來。

房俊趕緊招呼坐了,親自給斟了茶,關心問道:“可有了去處?”

杜楚客捏著茶杯微微一愣,反問道:“二郎怎知某要調走?”

他也是剛剛聽到消息,是以才過來與京兆府衙門一乾同僚道彆,房俊一大早便來了衙門,怎麼可能聽到風聲?

房俊笑道:“世叔您性子清冷、剛直秉正,那馬賓王更是冷麵無情、剛正不阿,您二位若是在一個衙門裡,還不得成天吵到晚、誰也不服誰?馬賓王雖然是京兆尹,可您畢竟資曆擺在這裡,他也壓不住您。到底那馬賓王乃是陛下近臣,陛下想要扶持一個寒門表率,也就隻能委屈您了。”

杜楚客歎服道:“見微而知著,二郎果然厲害……也算不上什麼委屈,某今年五十有四,黃土埋到脖子,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安穩一些反倒最好。馬賓王年富力強,兢兢業業,陛下以後定然是要大用的,吾二人哪裡有可比性?”

若非機緣巧合,他必當在魏王府長史的位置上結束仕途。他為魏王李泰鞠躬儘瘁、綢繆策劃,可是最終卻換來李泰的涼薄無情,算是徹底令他灰心喪意,即便是代理了幾日京兆尹,也不會就從此燃起仕途爭鋒的念頭。

房俊見其心態甚好,心中亦是歡悅,因為即便杜楚客想要跟馬周爭……那也肯定是爭不過的。李二陛下對他房俊這般親厚,其中有著種種關係牽扯,而對於馬周,卻是單純的欣賞重用。

隻可惜曆史上的馬周好像壽命不長,卻是可惜了,否則大唐曆史上必然多一位才華絕倫、成就斐然的一代名相!

房俊命書吏去廚房拿來幾樣點心,招呼著杜楚客一同享用,邊吃邊聊。杜楚客也不客氣,他雖然性子清冷極少與人結交,更且與房俊差著年歲差著輩分,卻偏偏兩人能夠聊到一起去,諸多事情上的觀點都有著不謀而合之處,尤其是房俊高屋建瓴的政治理念時常令杜楚客有著意外之喜,交談起來分外輕鬆愜意,妥妥的忘年交。

“世叔還未說到底調去了哪裡?”吃著點心,房俊問道。

杜楚客抿著茶水,微笑道:“去工部,左侍郎。”

“哎呦!”房俊一驚,隨即抱拳笑道:“那可要恭喜世叔了,陛下看來還是看重您,紀國公年邁,致仕也就是這一二年的事兒,這是要您繼任工部尚書之職啊,可喜可賀!”

紀國公段綸,高祖之女婿,其妻高密公主,乃是李二陛下親姐。

當初高祖李淵自晉陽起兵,身在長安的段綸聞聽之後做出了一個影響一生的正確決定——立即逃往藍田縣,聚集了萬餘兵馬,響應李淵,並率領親信跟從唐軍攻克長安,奠定了李唐之江山基業。

終其一生,也就這麼一點作為,可就是這麼一點作為,卻使得他終生受用不儘。

由此可見,有的時候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乾成了多少事兒,而在於是否站準了隊……政治正確才是根本,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杜楚客顯然心情不錯,難得的開了個玩笑道:“如此說來,某豈非也要恭喜一下您這位未來的兵部尚書?”

房俊愁眉苦臉道:“我這邊不行啊,雖然也是左侍郎,可英國公今年才多大年紀?剛過不惑之年沒多久呢,而且龍精虎猛年富力強,想要等到他老人家致仕讓賢,我這可得熬出一臉胡子不可。”

杜楚客哈哈大笑,揶揄道:“這話若是被英國公聽了,保不齊就能揍你一頓!哪裡有這麼說長輩的?”

房俊也笑了,給杜楚客斟茶,說道:“有啥好怕的?就算英國公當麵,我也敢這麼說。跟您講啊,英國公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那是除了衛公之外無可匹敵者,可若是說到動手……嘿嘿,還不見得就是咱的對手。”

這自然是玩笑話,作為當今軍方第一人,他打你你敢還手?

軍伍出身的大佬哪個不是從屍山血海中趟出來的一身血氣?李績可不是令狐德棻,武媚娘敢將令狐德棻撓了個滿臉桃花開,若是換做李績你讓她試試?

保準比貓兒還乖……

兩人喝茶吃點心聊著天兒,外邊便傳來一陣吵吵嚷嚷是說話聲,連帶著混雜的腳步聲。

杜楚客氣道:“發生何事?”

房俊道:“世叔稍安勿躁,某讓程務挺去辦點事兒,需要的人多,所以混亂了一些。”

杜楚客奇道:“辦什麼事要如此大的陣仗?”

房俊便將自己的安排說了,杜楚客隻是稍稍一琢磨,便明白了房俊的用意,頓時一臉嫌棄,搖頭歎氣:“真真是奸詐啊!你說你這小子明明胸懷錦繡、才華冠絕當世,你得那更是人皆稱頌的溫潤君子,可這些隱私齷蹉的伎倆都是從哪兒學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曆史軍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