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0章 忠臣,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作為立誌要成為千古一帝的男人,李二陛下自認為朝局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這是他的驕傲,所以他願意卻對那些前朝的遺臣、甚至隱太子李建成遺留下來的勢力示之以寬容,來展現自己海納百川的氣度。
但是最近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卻不由得不令他惱羞成怒。
先是侯君集的謀逆案,簡直是狠狠在李二陛下心口捅了一刀,這麼多跟隨自己南征北討的老部下,居然要造自己的反?
緊接著,便是現在禦史言官群起而彈劾房俊之事。
為了私欲,枉顧帝國的利益和皇帝的尊嚴,而對一名於帝國立下無數功勞的青年才俊如此肆無忌憚的抹黑、誹謗、攻殲,操守何在?底限何在?
與其如此瘋狂的彈劾房俊,還不如去給大雪之中充滿房倒屋塌危機的觀眾百姓送溫暖……
李二陛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長孫無忌卻隻是默默的侍立一旁,既不煽風點火,亦不勸解阻止。
就在李二陛下琢磨著要如何展開狂風驟雨的手段,對這些毫無操守閒的蛋疼的禦史言官施以最嚴苛的懲罰,以此來震懾這幫家夥背後的主子的時候,內侍通稟,房俊求見。
李二陛下微微錯愕,長孫無忌則細長的眼睛眯了起來。
這小子這個時候來求見陛下,是來求情的麼?
房俊求見,李二陛下自然不能不見。
片刻之後,房俊便在內侍的帶領下來到殿內。
“微臣見過陛下,見過趙國公。”一進大殿,房俊便深深揖首鞠躬。
李二陛下淡然道:“免禮。”瞅了瞅房俊平靜的臉色,又問道:“這個時辰,不在崇賢館裡修訂校書,來見朕是何用意?”
房俊恭聲道:“微臣前來,有一事相求陛下。”
長孫無忌哼了一聲,冷聲說道:“莫不是來求陛下,對你網開一麵?”
李二陛下沒說話,隻是淡然的看著房俊。
即便房俊是來求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種幾乎所有的禦史言官群起而彈劾一人的場麵,放在史書中亦是極為罕見的,在大唐建國以來,更是聞所未聞。
這種局勢所造成的壓迫感、在天下所形成的輿論攻勢,即便是那些見慣風浪的老臣,在重壓之下也難免無法承受,何況一直未曾經曆真正朝爭磨礪的房俊?
房俊麵色自如,並未理睬長孫無忌,而是鄭重說道:“微臣請求陛下,不要懲罰那些彈劾微臣的禦史言官。”
李二陛下愣住。
你要為那些彈劾你的禦史言官求情?
這畫風不對啊!你房俊不是一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對敵人不惜餘力的打擊麼?
難道這貨藏了什麼小心思?
李二陛下腦子裡快速運轉,思考著房俊此舉背後是否有什麼他尚未意識到的小伎倆……
長孫無忌不屑道:“怎麼,房二郎也要玩一出欲擒故縱的苦肉計,以此顯示你的光明磊落,讓陛下感歎你的寬宏大度,即便是全天都彈劾於你,也不舍得處置你這個光風霽月的君子?”
話裡話外,滿滿的嘲諷。
長孫無忌自認為一眼就看穿了房俊此舉的用意,這小王八蛋一定是被朝中瘋狂的彈劾給嚇壞了,眼見到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不得不跑到皇帝這裡來演示一番,以退為進。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覺得房俊這一招很聰明。
李二陛下這個人很矛盾,他能對自己的兄弟舉起屠刀,亦能對很多仇人對頭一笑泯恩仇,大肆重用;有的時候冷庫鐵血,有的時候又很重舊情。
房俊這一下,極有可能抓住李二陛下念舊情的這一點,得到李二陛下的憐惜,從而得到寬恕。隻要李二陛下不打算收拾他,就算全天下都彈劾房俊,又有何用?
所以長孫無忌乾脆挑明了,就怕李二陛下一時心軟,被這小王八蛋蒙混過去,給出什麼承諾,那可就讓房俊過關了……
李二陛下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看向房俊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他心裡的確很是愛惜房俊,長孫衝之後,年輕一代中有才能的也就是這個房俊,如何能不重點培養?他甚至打定主意,滄海到行軍大總管這個職位,便是房俊往後二十年的最高職務,無論他乾得錯麼出色,都不會再給他升官。
而等到他李二百年之後,他的繼任者再去對房俊加官進爵,以示恩寵吧!
他想將房俊培養起來,等到太子繼位的時候,房俊必將成長為帝國棟梁!
可自己寬恕房俊是一回事,房俊利用自己念舊情、施重恩的心理逃脫這一次的風波,那就不能忍受了!當皇帝的最討厭什麼?最討厭臣子們把他當傻子,將皇帝耍的團團轉!
李二陛下的臉色就難看起來,陰沉著臉,冷言道:“說說,你意欲何為?”
房俊依舊彎腰鞠躬,雙臂前伸,雙手交疊,保持這最完美的禮儀姿態,沉聲道:“自古以來,為明君者,必開通言路、廣納諍諫,所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主如果能廣泛地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就可稱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隻相信一個人的說法,甚至剛愎自用、堵塞言路,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聵的君王。君主應該兼聽廣納,這樣才能充分了解各方麵的情況,而不會受到一兩個人的蒙蔽。今日禦史言官對於微臣的彈劾雖然多是無稽之談,可若是陛下一一處罰,異日還有誰敢諍言直諫?言路想要開通,讓大臣們都說真話不易,可若是想要堵住,卻太簡單!儘管現在這些禦史言官的言論有些過分,但瑕不掩瑜,不能因噎廢食。大唐立國,靠得是陛下的英明神武,靠的是法律的莊嚴公正,一切善惡對錯,自有大唐律法去衡量,豈能因心中的好惡便擅自決策?微臣懇請陛下一切依照大唐律例來處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