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1章 黃鵠歌,天唐錦繡,公子許,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二陛下無奈的看著房俊做戲,這點事兒又不值當罵他一頓,就隻得當做沒看見,隨口說道:“都說你這字寫的不錯,朕觀之也就那麼回事兒。不過最近可有新作?寫一首下來,讓朕與歐陽率更品鑒一番。”
對於房俊的詩詞,李二陛下還是很喜歡的,尤其是那種開頭平鋪直敘、平淡若水,然後奇峰陡起,結局意境深遠的風格。
歐陽詢平複了一下心情,活了這麼大歲數,啥沒見過?雖然吃了點虧,也不當的什麼大事,尋機找補回來就是了,不能再陛下麵前慪氣,憑白失了風度。
便附和道:“是呀,老夫居於家中,對二郎的詞作也有耳聞,尤其是那首《賣炭翁》,看似平淡,實則字字珠璣、鞭辟入裡,實是不可多得的佳品,足以傳耀後世!”
房俊嘴角一抽,這老東西,報複得還真夠快的……
果不其然,聽到《賣炭翁》,李二陛下臉色就是一黑,狠狠的瞪了房俊一眼,這首詩,可把自家的青雀害苦了!
房俊一縮脖子,裝慫……
李二陛下卻沒打算放過他,冷著臉說道:“怎麼,當著朕的麵就江郎才儘,當著那醉仙樓歌姬的麵就才思泉湧?”
房俊冒汗,您可真能扣大帽子……
心裡琢磨一下,有了主意,便說道:“新作是真沒有,最近忙著春耕呢,哪裡有閒心填詞作詩?不過前些時日看書,卻得了一首古詩,頗有些感慨,便借花獻佛,供陛下一娛如何?”
“那就寫來看看。”李二陛下自胡凳上站起,將書案讓給房俊。
便有侍女走過來,皓腕勝雪,素手研墨……
房俊拿起毛筆,飽蘸墨汁,柔軟的筆鋒遊走於雪白的宣紙之上,卻顯得騰挪起伏曲折自如。
歐陽詢當然是識貨的,在旁邊撚須觀看,想要挑點毛病,卻“咦”了一聲,發現挑無可挑……
這倒不是說房俊的水平真就是達至宗室境界,已經渾然天成,隻是這一手趙體字,才是歐陽詢前所未見,你叫他怎麼挑?
你都沒見過奔馳寶馬,焉知孰優孰劣?
趙孟頫與歐陽詢皆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房俊這一手字,用筆沉穩,章法分明,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平中寓險,點畫之間呼應十分緊密,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於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書中經常有一些生動俊俏的行書筆法與結構,筆劃形態生動自然。
可以說承襲與唐楷,卻又超脫於唐楷,溫潤閒雅,輕盈流動;筆法精致秀美充滿了書卷氣與富貴氣。
李二陛下負手站立,輕輕點頭。
如此年紀便能自成一家,開宗立派,確實難得。
一時來了興致,便隨口吟著房俊寫下的詩詞。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那股子濃濃哀怨與思念躍然紙上,令李二陛下一皺眉,問道:“這是何詩?”
歐陽詢亦皺緊雙眉,苦苦思索。不過很顯然,這老家夥雖然為人沒骨氣,但學問真不是蓋的,沒過片刻,便展顏說道:“這首詩名為《黃鵠歌》,乃是西漢細君公主所作。”
“《黃鵠歌》?細君公主?”
李二陛下有些懵,這位公主的封號,他尚是首次聽聞,一點印象都沒有。不由斜眼看了看房俊,心中有些不爽。學問比不得歐陽詢咱就認了,可你個不學有術的小子,憑啥比朕會的都多?
歐陽詢解說道:“漢武元封中,以江都王女細君為公主,嫁與烏孫昆彌。至國而自治宮室,歲時一再會,言語不通,公主悲愁,自作此《黃鵠歌》,每每思念家鄉,便娓娓歌頌,以解思家之苦……”
細君公主遠嫁烏孫,遠離家鄉,出嫁時珠淚成行。
更不幸的是,獵驕靡年事已高,不久病危。按烏孫父死子妻後母的習俗,獵驕靡辭世前令細君改嫁孫子軍須靡,細君不從,上書漢武帝,漢武帝令其從俗,細君隻得與軍須靡成婚。後來其生下女兒,因產後失調,加上心情惡劣,不久就憂傷而死。
細君死時才二十五歲,隻留下那首《黃鵠歌》供後人悼念。這首詩也被稱為曆史上的第一首邊塞詩,並被班固收入《漢書》,後來又收入漢詩,稱為“絕調”。
全詩彌漫著細君內心痛苦、思念故鄉而又無力改變現狀的複雜心情。此詩從烏孫傳到長安,漢武帝為之動容。《漢書》載:“天子聞而憐之,間歲遣使者持帷帳錦繡給遺焉。”
李二陛下神色變幻,若有所思,撚須不語。
便是那研磨的小宮女,顯然也被這首詩裡那濃濃的思念、絕望、與悲傷所感染,輕垂臻首,秀眸微紅。
歐陽詢卻道:“身在帝王之家,便應有舍身為國之責任。以一介女兒之身,擔負起和親之重擔,乃是無上的榮光。否則,兵連禍結,多少男兒葬身沙場,又間接破壞了多少家庭,使得多少嬰孩成為孤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天唐錦繡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