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輕劍斬黃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7章 文運昌明,巴圖虎,青燈輕劍斬黃泉,新筆趣閣),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537 章:文運昌明(回曆 692 年春?大都翰林兼國史院)

鬆煙墨的幽香浸透檀木書架,蕭虎的指尖停在《蒙古秘史》漢譯本的 "蒼狼白鹿" 插畫旁。畫師刻意保留的草原筆觸與漢地工筆相得益彰,成吉思汗的馬蹄仿佛要踏破宣紙界限。耶律鑄抱著新刻的《論語》蒙文譯本疾步而入,書箱封漆未乾的雙虎紋與箱角磨損的狼頭紋形成微妙呼應:"大人,弘吉剌部世子已能背誦《孝經》,但漠北宗王仍以 '' 漢籍亂俗 '' 為由抵製譯書。"

窗外傳來虎賁書院的弦歌之聲,蒙語吟誦的李白詩行與漢地古琴的泛音在回廊交織。蕭虎望向簷角懸掛的磁石風鈴 —— 那是用漠北磁石與漢地青銅合鑄的器物,風動時發出的五音恰合《禮記》所載 "宮商角徵羽":"傳召畏兀兒學者阿魯渾薩理,明日在樞密院召開 '' 華夷文統 '' 論辯會。" 指尖劃過《至元新格?選舉條》的朱批,"再調閱本屆科舉黃冊 —— 蒙漢進士同榜之事,該讓天下見識大元文運之盛。"

樞密院晨會的青銅香爐升騰著安息香,蕭虎捧出蒙漢雙文的《文運興盛詔》,黃綾邊緣以磁石粉繪製伏羲與成吉思汗並列像,磁粉在晨光中隨角度變幻呈現蒼狼與神龍的交替投影:"太祖爺納塔塔統阿創製畏兀兒字,太宗皇帝用耶律楚材興漢地儒術,今日文統當熔草原蒼狼與中原神龍為一爐。" 他指向新懸的 "翰林兼國史院" 匾額,"本院分蒙文、漢文、畏兀兒文三局,掌修國史、譯介經典、教習雙語,各局設蒙漢提舉官共掌印信 —— 此製仿太祖爺 '' 各依風俗 '' 之遺訓,非融合,乃合流。"

蒙古斷事官忽都的狼頭符重重拍在案幾:"漢地經籍若大行,蒙古勇士恐忘彎弓射大雕之本!"

蕭虎展開《蒙古秘史》漢譯本朱批本,太祖箴言 "人生最大之樂在勝敵" 旁注有《孟子》"仁者無敵" 的對照闡釋:"此書已頒行漢地州府,讓漢人知草原英雄亦重民心。" 他命侍臣呈上磁石鎮紙壓就的《五經》蒙譯本,"同時漢地學子必修《大紮撒》選段 —— 文化互鑒如克魯倫河與長江彙流,分則各美其美,合則美美與共。" 殿中磁石燈台突然明滅,恰如他話語中的深意:兩種文明的共振,本就是大元的天命。

虎賁書院明倫堂內,一場跨文化講經正在進行。漢地大儒王惲身著氆氌蒙古袍,用畏兀兒體蒙古文書寫 "仁" 字:"此字在漢為 '' 仁愛 '',在蒙語近 '' 額爾德尼 ''(珍寶),皆為治世根本。昔者耶律楚材勸太宗皇帝行漢法,非棄蒙古之俗,乃取漢地之長補草原之需。" 蒙古學子阿魯特突然起身,以標準漢語背誦《蒙古秘史》箴言:"'' 凡臨戰陣,必以勇進 ''—— 此與《孫子兵法》'' 勇者不得獨進 '',皆言戰陣紀律。草原的彎刀與漢地的竹簡,原是太祖爺馬鞭的兩端。"

藏書閣內,畏兀兒學者阿魯渾薩理正校勘《資治通鑒》蒙譯本,朱砂筆在 "貞觀之治" 段落下批注:"李世民與成吉思汗,皆以包容治萬邦。" 他對身旁漢地學子陳默笑道:"你譯的《蒙古秘史》序文,用漢賦筆法寫草原蒼狼,竟讓我讀出《史記》風骨。當年塔塔統阿創製蒙文,不也借鑒了畏兀兒字母?文明本就是流動的河水。"

科舉考場上的製度創新更具深意。蕭虎將策論題設為 "論蒙漢政製互用",規定蒙族考生須以漢文作答,漢族考生必用蒙古文條例。當弘吉剌部世子的策論出現 "以漢法治稅賦,以蒙古法統軍伍" 的論斷,閱卷官們在磁石驗卷器的共振聲中頷首 —— 這種製度性設計,讓蒙漢精英在文字交鋒中達成共識,恰如磁石兩極相吸,看似對立,實則共生。

譯書館內,百餘名譯官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典籍工程。蕭虎親自審定《尚書》蒙譯本 "克明俊德" 句,最終采用 "?????? ?????? ??????(明辨賢能)" 的譯法:"既要達意,更要讓蒙古子弟感受文字韻律之美。昔者八思巴國師創蒙古新字,不也參照了漢字形製?" 他的目光掃過正在裝幀的《蒙古秘史》漢譯本,書脊處蒙漢兩種文字的書名相互纏繞,如同草原與漢地的命運。

當朱墨套印的《蒙古秘史》漢譯本送達江南,士紳們在 "十三翼之戰" 的描寫中看到草原版 "巨鹿之戰" 的壯闊;而在漠北斡耳朵,《論語》蒙譯本將 "己所不欲" 譯為 "???? ???? ????? ????(勿施於人)",成為牧人新的處世準則。最具象征意義的是《華夷一統誌》的編纂,輿圖上每個斡耳朵旁都注有漢地物產,每座漢地城池側必記蒙古風俗,蒙漢雙語的對照如同文明的經緯線,將大元帝國編織成密不可分的整體。

大都鐘鼓樓的勾欄瓦舍裡,新排雜劇《胡漢和親》正在上演。漢族伶人扮演的蒙古公主手持馬頭琴,以漢語唱草原長調:"藍藍的天空是父親的汗帳,滔滔的黃河是母親的乳汁。" 蒙古藝人身著襴衫飾演漢地書生,用蒙語吟誦唐詩:"勸君更儘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當唱到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台下蒙漢觀眾擊節應和,掌聲蓋過鑼鼓 —— 這一刻,語言的界限被旋律打破,共同的情感在勾欄中流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巴圖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遊戲競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